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1章 文化大复兴
    第331章文化大复兴

    康达声音落下。

    轰

    忽然间全场响起如雷般的掌声,久久不歇。

    观众们都站了起来。

    鼓着掌。

    有人激动,有人叫好,有人热泪的盈眶,有人悄然哽咽

    娼女的悲惨经历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谁没有体会过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呢

    谁没有过因为相同经历而惺惺相惜的朋友呢

    有人企业破产妻离子散,有人半身繁华却突遭重病,有人历经坎坷郁郁不得志,有人才华横溢却惨遭横祸

    有时候人生就像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在你以为平稳的时候,突然一辆车向你撞来。

    或者突然油量告急,或者突然刹车时空,或者突然爆胎有太多意外迫使它停下来。

    娼女的经历,江州司马的经历让大家想到了自己的过往。

    而此时直播间已经彻底炸开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记得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时候,当时认识了好多公司垮掉的同行,同为失败者真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不怕你们笑话,我们真的几个男人抱在一起痛苦大哭。最后我们携手,互帮互助,终于走出了困境。”

    “五年前出了一场车祸,我的人生在醉得意时被踩下了刹车。所以听这首诗感触太多。”

    “门前冷落鞍马稀太真实了。我们家生意红火的时候,亲戚、朋友们经常来拜访,有说有笑。等我们家落难时,大家都躲得远远的。生怕你向他们借钱。”

    “深有体会。”

    “安神能写出这样的诗,跟他一年多前沉寂的那段时间有关吧,不知道为什么,莫名想哭。”

    “写得太好了,有故事,有情感。”

    “之前魔术师的知否知否让我无比惊艳,但和安神的琵琶行相比,真的差了太多太多”

    “我到不觉得。而这表达的不一样吧。但从格局上来说,琵琶行的确高明一些。特别是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各有千秋。但我更喜欢这首琵琶行”

    “我也是。”

    “魔术师小弟给跪了。”

    琵琶行惊艳了所有人。

    弹幕密密麻麻。

    而此时节目现场,如雷般的掌声终于消失。但康达却并没有坐下。

    他开始赏析琵琶行

    “我真怀疑安神不是现代人而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

    康达用这句话开场,顿时引爆观众。

    “卧槽康老师都改称安神了。之前可是称平安平安的,康老师已经彻底被安神折服了啊。”

    “康老师真相了。我也怀疑安神是穿越者。”

    “安神大家知道就好,不要说出来。”

    “安神藏不住了我摊牌了”

    观众们疯狂调侃着。

    这时康达继续说下去,“虽然我知道穿越的说法很是荒诞。但我这样说没别的意思,唯一想表达的是,琵琶行真的写的太好了”

    “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讲,就是吹爆吹爆吹爆”

    “全诗以叙事口吻书写,故事曲折感人,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诗文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感波澜起伏。”

    “描写琵琶女弹奏曲子的那一段,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生动形象刻画出她弹奏时的神态,惟妙惟肖,就像是一副动态的画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叠字词摹声,让人不由想象出音律之交错,后面又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太形象画了,精妙绝伦”

    “后面还有丰富的曲调变化,文字优美至极。”

    “凝练的文字,双线叙事,最终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把琵琶女和江州司马的类似人生遭遇交织在一起,完成了全诗主旨的呈现。”

    “绝妙”

    “我想我已经没资格给这首诗打分”

    轰

    全场宛若爆炸般响起一片哗然。

    我想我已经没有资格给这首诗打分

    将琵琶行的文学成就直接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康达之后,余曼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真正的经典应留给百年后,千年后的人来评价。”

    一旁的姚雪已经对陈平安的这首琵琶行震惊得不行。

    她心想我今天是在跟一位神仙比赛。

    她有些恍惚。

    有种非常玄妙的感觉。

    就好像这是一场梦。

    但她又清楚的知道,这是一场真实的梦。

    “安神的这首琵琶行更加贴切主题,在留白之中有想象,在想象之中有情怀,让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所以这一题我自认不如安神。”

    姚雪此言一出,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些掌声不是讽刺姚雪。

    而是每个人都看得出来,这一局陈平安赢得稳稳当当,没有任何悬念。

    姚雪大大方方认输也是一种勇气和磊落的表现。

    董洋看了一眼康达和余曼,两个人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他们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更倾向陈平安的诗文。

    但作为这张画的作者薛忠还没有发表意见。

    “薛老师,您的看法呢”董洋问薛忠。

    薛忠道“妙太妙了”

    “我这张画的确是根据芙蓉楼别高渐来画的,只是截取了其中一个画面,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但我没想到陈平安能写出一首琵琶行与之完美匹配”

    “我认为琵琶行与此画内涵更为相近。”

    “我会请我书法界的好友将这首诗题在其上,然后进行拍卖”

    薛忠的话无疑直接宣布了陈平安的获胜。

    董洋道“那恭喜安神成为诗文大会第一期擂主”

    随着董洋的宣布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直播间弹幕也瞬间炸裂

    “完了完了竟然完了”

    “我要再看一遍回放,把安神的三首诗抄下来”

    “我已经抄好了。正在学习唱琵琶行。”

    “擂主呢,下一切节目还能看到安神。”

    “只可惜安神只在最后的擂主挑战赛中出现了感觉不过瘾,但还是很期待啊”

    “希望每一期都有一首原创诗,最好还能像琵琶行那样,配乐成歌曲哈哈,那样背诵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啊。”

    “初中生表示不要啊莫名感觉考试范围被扩大了。”

    “语文老师回去把安神的原创诗全背了。”

    “我们老师已经要求背过青花瓷。”

    “好吧,同为学生党,看在安神的份上,只能接受语文老师的无理要求了。希望安神好好写国风、古风歌曲,我愿意背千万不要写英文歌到时候英语老师再让背诵,会生无可恋的”

    “哈哈哈,我怎么感觉你是乌鸦嘴。”

    “臭弟弟,你有可能奶了全国中小学生。”

    “我记住你的了,以后如果真发生了这种事,嘿嘿,小心哦”

    节目就这样结束了。

    陈平安虽然顺利成为了擂主,但他的心情却非常平淡。

    在他的计划中,本来打算每期节目最多一首原创诗的。

    没想到一上来就被地狱级难度的1号题组逼到了三首原创诗。

    “今晚网上还不得炸了”陈平安想想就有些头疼。

    原来太装逼太优秀也是一种困扰啊。

    我也想低调

    可题组不允许啊

    “太出名了怎么办”

    “戴了口罩墨镜还会被认出来怎么办”

    陈平安陷入了一种自恋式苦恼中。说实话他还是怀念没什么名气那会儿,即使不戴口罩和墨镜,也可以在街上自由行走,吃饭、看电影,购物

    可是现在。

    连将我这种完美到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甩脸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也没有。

    只能对着镜子孤芳自赏。

    “哎”他无奈叹了口气。

    然后戴上了墨镜和口罩,跟随着鲁娜离开了现场。

    保姆车上。

    鲁娜问陈平安“平安。”

    “嗯”陈平安侧头看向鲁娜。

    “你是不是人”鲁娜问。

    陈平安眉头微皱,“娜姐,你今天发烧了”

    鲁娜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那啥,于是立刻改口,“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你不是人。”

    陈平安满脸问号。

    怎么还骂起人来了

    “娜姐你今天,”陈平安指了指脑子,“是不是太累了”

    鲁娜也觉得今天自己状态怪怪的。

    她揉了揉太阳穴,道“抱歉,今天接了太多合作电话,脑子有点乱”

    “我不是在骂你,”鲁娜道“就是今天你连续创作三首诗,实在太妖孽了。你莫非是外星人穿越者”

    “你怎么知道”陈平安没有否认,而是反问了回去。

    鲁娜早就习惯了陈平安的幽默,根本没有想过这是陈平安说的实话。

    她也以幽默的方式回答“因为蓝星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你这么帅,又有才华,会唱歌、作曲、写诗、弹钢琴、画画”

    说到这鲁娜不想再说下去了,只用了一句强有力的话结尾“我发现你真不是人”

    陈平安“”

    太优秀有错吗

    都直接把我从人类大家庭中移除了。

    保姆车向着尊府一品的方向行驶。

    车上鲁娜和陈平安聊着工作,陈平安也认真听着。

    而此时网络上,

    陈平安参加诗文大会连写三首原创诗强势霸占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

    三首诗在被高度讨论的同时。

    陈平安也被冠以“诗仙”、“诗神”等称号。

    风光无两。

    除了陈平安的粉丝,古诗词爱好者,还有不少大佬级别的人物也开始关注陈平安。

    有一位叫“鲁勋”的国学大师如此评价

    “此子乃千年不遇之奇才”

    “墨梅格调高雅,将梅之气节书写得淋漓尽致。行路难立意高远,纵使路途艰辛,仍不忘初心,乘风破浪。琵琶行贴近生活,叙事共鸣,说尽人生失意,雅俗共赏”

    “前有魔术师之知否知否,再有乌贼之三体,更有陈平安这朵奇葩”

    “我有预感”

    “我们华国将迎来文化大复兴”

    “文化大爆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