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4章 犯了眼红病的大清
    此时的宜兰码头,人山人海。



    他们望着不远处的军事码头,只见一艘艘的大船回归了,从面搬下大量货物。



    还有大量箱子,看起来十分地笨重。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搬了下来。



    不少长官大声地喊道“小心点,小心点,要是碎了就不值钱”



    “还有你,小心搬,里面可全都是花瓶。”



    众人见到那些长官忙碌的身影。



    此时街道又来了大量的带有弹簧四轮的马车,将这一箱箱的货物小心翼翼地装到了马车,缓慢前行。



    众人都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



    议论纷纷。



    “他们到底带回了什么东西怎么跟宝贝似的这么小心翼翼。”



    “就是,难道箱子里面装的都是瓷器不可能,这种东西到处都是,便宜得很。”



    “若是金银财宝,或许是这些。”



    百姓们七嘴八舌,都讨论着箱子内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东海军这般小心翼翼地搬下来。



    此时越来越多的百姓都聚集在此地。



    瞧着大船不断将大箱的货物搬运下来,然后运回到远处的营地。



    看起来有成百千吨,从早一直运到了下午。



    到了翌日又是同样。



    大船将货物搬运下来,之后又运输了大量的物料,辎重,离开了码头,朝着琉球群岛的方向而去。



    过了三日之后。



    众人便得知了一条消息。



    经宜兰政府深思熟虑之后,为了宣扬和平,打算东海军合资建立一个大型的博物馆。



    里面展示的是大量日藩文物,以表达战争对这些文物的破坏,向世人宣传和平,反对战争。



    这消息一经发布。



    便引起了舆论的导向。



    特别是消息传到了福建省,不少书生士子看到这份报纸之后,忍不住地谩骂起来“真是给脸不要脸,说得这么好听,无非就是展示自己的战利品,显得自己强大而已。”



    他们此刻还不懂得一句“老凡尔赛”



    但众人又通过这些报纸了解到,东海军在日藩本土作战获得了大量的收益,战利品多到都能开博物馆了。



    消息很快又传到了大清内部。



    两江总督李世杰看到这一份报纸,眼睛有些通红,但表面的神情却是一丝不屑“哼花这么多钱打倭寇,简直就是败家,倭寇哪有什么财富,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玩意而已,



    这些倭寇,还不是乖乖地跟咱们贸易,还买咱们的茶叶丝绸,他们都是一群穷光蛋”



    李世杰似乎越说越气。



    旁边的幕僚看到,也默不作声。



    他们都感觉李世杰此刻真是复杂,让人完全猜不透,之前还买了前朝余孽的战争债券。



    现在又去骂他们,简直是吃了奶还骂娘。



    一名老者悠悠地感叹道“制台大人怕是得了眼红病。”



    其他的巡抚也是相同表情。



    有兴奋的,有高兴的,也有羡慕嫉妒恨的。



    其中最为咬牙切齿的是湖广总督毕沅,他通过报纸得知,中兰经历过倭寇的战争以后,将变得更加富有。



    这对于大清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而是一场灾难。



    他派出的阮元,也是处处碰壁。



    原本打算通过云南,接触到外面的洋人,购买他们先进的武器技术装备,甚至让洋人训练自己的军队。



    可现在发现,其他巡抚总督早已经跑到了他们的跟前。



    比他们还早两个月就已经跟大不列颠人达成了条约。



    而阮元过去之后。



    那些大不列颠人只是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带着一丝高傲地语气说道“请先排队。”



    顿时将他给气炸了。



    这些巡抚总督一件好事都没有办,倒是给自己人下起了绊子。



    更让他咬牙切齿的是,居然还帮大不列颠人兜售鸦片,而赚到大把的银子全都落入到自己的口袋之中,一分钱都没交给朝廷。



    简直就是吃里扒外。



    如今朝廷都这么穷了,赚了钱不给朝廷就算了,还不断地奏朝廷,说自己穷要求朝廷拨款。



    简直是欺人太甚。



    湖广总督毕沅书了好几次。



    嘉庆皇帝也无可奈何,因为此时的京城也是一团糟,大量的巡抚总督有了兵权之后。



    他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京城里的官员收买一空,嘉庆皇帝现在都不知道到底谁是自己人,谁是这些掌握兵权的总督巡抚的说客。



    而且他正在打算扳倒一个人和珅,只是碍于现在的局势不明朗,还是小心翼翼。



    所以先将巡抚总督的事情抛在脑后,先将京城的政权掌控再说。



    至于官员们又气又爱的表现。



    底下的商人就没有这么矫情,个个都是闻风而来,感觉将会有一笔大的生意。



    曹文又被派了出去。



    此刻他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大掌柜,多年与宜兰方面打交道,使得曹氏家族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他的资历特别老练。



    特别是在宜兰已经有了一部分的人脉。



    此次他被派往宜兰,只是要去看看东海军到底在倭寇那里获得了什么,再仔细地判断一下,可不可以喝点汤



    二话不说,翌日就已经出发了。



    此时不仅仅他们,李氏家族,常氏家族也都派的代表。



    他们最近有了一个新的走私通道。



    那就是池州府。



    原本池州府北岸属于大清的领地,后来听说地主老爷害怕南方的起义闹到北方来,所以他们干脆就将大量的土地都卖了。



    由一家刘府接手了。



    如今此地早已经变得热热闹闹,大量的东西都在此地走私,县城也变得极度繁华。



    到处都是来此地贸易的商人。



    而县城老爷也赚得盆满钵满,合不拢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以南方的中兰势力穿一条裤子。



    “这些地方真是热闹非凡,看来南方的前朝遗民,有能力变出金子。”曹文感叹地说道。



    以前见到这样的县城。



    无不是非常地萧条没落,都没有这么多的街道,更没有这么多的商铺。



    但池州却大变模样。



    似乎因为走私通道的原因,大量的工人马夫脚夫都聚集在此处,帮着商人运送货物。



    随着商人的增加,茶楼酒肆也日益增加,走在街道,到处能够听到叫卖的声音。



    而且此地也有好几家叫做噶玛兰专卖行的店铺,进去里面瞧一瞧,全都是噶玛兰生产的东西。



    这个县城几乎是依靠着前朝遗民才兴旺发达的。



    曹文头也不回地来到了岸边。



    之后乘坐船便来到了南岸,一路前往宜兰。



    大约经过七八日。



    便来到了宜兰,而他在码头刚刚下船,就见到另一边的军用码头,停靠着大量的战船。



    似乎正在卸下大量的东西。



    到处都是前来围观的百姓,围成了一团。



    曹文好奇地走了过去,逮到一名百姓就问了起来“这位兄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你们全都围在了此处”



    一名老农摘下的帽子,看了他一眼,便指着前方的码头说道“看来你是外地来的吧,现在东海军正在卸货,许多都是从岛国那边运过来的好东西,



    我们天天在这里数,到底用了多少好东西看着就让人着急。”



    曹文也是很着急呀。



    他过来此地就是为了看倭寇的东西,然后猜测自己的战争国债能换多少钱。



    毕竟不仅是曹家购买了大量的债券,就连他自己也用私房钱购买了大量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