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6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升官发财,也是百姓的愿望
    这些书生文人还想要煽动民众。



    却发现根本没有人理会,一点民众基础都没有,只有几个人在街不断地叫嚣。



    却意外发现没有人管书生,他们误以为这个新的国家对于文人,不会像大清那般,动不动就文字狱。



    于是更加明目张胆的抗议。



    郑轩看了一眼窗外的景象,“这些书生还真的嚣张,以为老子不治他们,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是吧”



    陈南要是自己的脾性,早就动手抓人了。



    但郑轩没让他动手,而是悠悠地开口道“让百姓去治他们,我就不信这些死读书的人,这么有骨气。”



    这些楞头青容易被人教唆。



    倒是那些当过官吏的通透,跟他们不一样,人家善于变通,一切都跟着政策走。



    而这帮楞头青,没有受过大清官场的毒打。



    “陈南,你却让报社刊登大学的政策,所有百姓的孩子,都能凭自己的实力考学院,



    更是告诉他们,在学院读过书,优先被政府选入成为官员,就连在学院的奖金奖励制度,贷款读书,都一并报道,最好让普罗大众都知道这条消息。”



    郑轩开口说道。



    对付这些楞头青的只有人民。



    这些书生不过是想要减少阶层的升通道,如此一来他们的利益和地位就不会受到威胁。



    郑轩索性将利益分配给所有的公民,如此一来,读书当官就成为了全体公民的权利。



    陈南点头之后。



    便开始去打点了。



    两日过后,福州报社刊发了新的政府政策。



    一时间“说书人”的身影,在酒楼茶馆频频出现。



    如今,说书人成为了一个正当的职业,他们还有更为重要的身份“说报人”,专门负责分析当地报社新闻,以及政府的工作报告,甚至是政策导向。



    这里很大一部分人是为报社工作的,并且领着是报社的钱,成为舆论导向。



    此时茶楼内,人头攒动。



    说书人啪的一声,扇子就被打开了,茶杯被人给满了,抿了一口水,之后就悠悠地说道



    “最近你们可是听说学院的建设,我可是得到消息,以后这两所大学,将会以考试的形式招收学子,



    这可就不得了呀”



    许多人满脸狐疑,觉得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



    一名汉子开口问道“考试招收学子与我们何干”



    “就是,我们又不是读书人”



    许多人都点了点头,嚷嚷地说道。



    他们最多也就在意学府的工地干活情况,工钱到底怎么样,是多是少呢,包吃住没



    说书人啪了一声



    又将扇子合了回去,之后敲了一下桌子,周围的声音才渐渐地止住了。



    他怒气不争地说道“你们这些憨货,你们不用读书,那你们的下一代也要读书吧,



    可要知道了学院之后,你们的孩儿都能进入官府工作,吃的那可是官家饭,学识越厉害,官位升,那祖坟都冒青烟了”



    众人一听有官做。



    顿时眼睛一亮。



    他这一代做不了官没关系,要是他的儿子孙子能够为官的话,那真的是光宗耀祖,祖坟冒青烟呀



    到时候说某官员是我儿子,这听起来倍有面子。



    老来落叶归根,乡里乡亲恨不得来巴结自己



    瞬间众人的态度,180度转换,甚至有人急忙地问道“这大学什么时候开要收多少学子”



    有人问学子的年龄。



    有人问读书需要多少钱。



    更有几个年轻人为自己而问,是否需要读四书五经。



    问的人也越来越多,整个场面热闹非凡,犹如菜市场吵闹的景象一般。



    不多时,说书人声音就盖不住众人。



    于是只能敲了一下桌子,“诸位安静安静,且听我分析”



    随后场面便安静下来了。



    说书人很满意自己的效果,于是详细地说道“这两所大学呢,每所先招募数百人当学子,之后再慢慢地继续加,



    你们且瞧瞧官报,面写着,若是学子成绩优异,能获得学院的奖赏,最高能奖金二十两银子”



    他话音还未说完。



    底下的百姓又开始议论纷纷。



    “这是真的吗二十两银子,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屋呀,能够买好几亩田地”



    “回去我也要叫我的孩子,寒窗苦读,先把这一笔钱挣回来再说。”



    这二十两银子,说多不多。



    但对于普罗百姓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巨款,许多人一辈子或许连二十两银子都赚不到。



    有七八两银子都属于富户了。



    说书人无奈地敲了敲桌子,继续大声喊道“安静安静诸位且听我说,



    这只是其中之一,若是有人嫌读大学费钱,可以向银行学貸,也就是钱庄帮你们先出钱,之后学有所成,再还钱庄的钱,



    若是以后出来,想必这等人才,各地的官府都抢着要,而且听说这大学学的是蒸汽机动力,造火车,造船舶,那些大厂可要抢人。”



    说书人话音刚落。



    众人都不解,有一人耐不住好奇地问“学院不该读书吗为何学的是这些工匠人的东西”



    “就是,那不就成为了工匠吗”



    百姓们纷纷不解。



    他们觉得匠籍只是奴隶之一,又没有地位,又没有财富,老是被那些富人子弟使唤。



    而且听说匠籍连下一代人,也都是工匠,难以跳开这圈子。



    在吵闹的声音中,说书人似乎习惯了,自己先是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



    之后才开口悠悠地解释道“如今新来的官家,可不同往日,他并未规定士农工商,在此地难道你们无察觉吗



    一律皆是平等,不管读书人也好,还是佃农也罢,有称之为贱籍吗就连疍家仔都岸做主人,你们还觉得工人身份卑贱”



    被他这么一说。



    众人思索千万,觉得说得有理,此地对于工人农民的照顾有加,平地权,工钱不含糊,更没有存在疯狂压榨劳动力的行为。



    并且还设立一个劳动局,专门解决工人们的纠纷。



    曾经他们在大清的时候,就是生活在地狱中。连当学徒,大多数连工钱都没有,只给一口饭吃就不错了。



    可现在,这新势力却是天堂,不仅有一口饱饭吃,而且工钱不少,更重要,即便当学徒也不会被压榨。



    说书人见众人不断点头,便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神色“你们要知道,读过书的学子不是不一样,



    想必各位有不少在工厂里工作的吧,也清楚那些熟练的工匠师傅,什么也都不用干,只盯着你们工人,就能拿不少的月奉。”



    在工厂里工作的百姓都点了点头。



    这位说书人说得没错,工厂里分工明确的,比如有专门的工匠负责出草图或者木制模型。



    然后就由他们这些工人,一手一脚搭建。



    更重要的是这些熟练工匠,活不用干,拿的工钱却不少,听说一个月有三四两银子,要是厉害一些,能够拿五六两银子,加各种奖金那就更多了。



    这些工匠师傅干的活,俗称脑力活。



    而且还是官家饭。



    不管工厂是否开工,他们每月的工钱都是固定的,福利待遇都比较高。



    一时间众人都明白了说书人的意思,只要过学院之后,就能成为这些厂区的高层,不仅吃得官家饭,收入也不低。



    一年下来数十两银子都是有的。



    顿时让他们有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