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章 第 34 章
    姜尚宫这两日亲自带着人打扫夕佳楼, 数十日未住人的屋子,经了一番清扫,又热闹起来。



    赵九方才来禀, 说进宫的马车已备好了。



    永嘉带着姜尚宫主动入宫, 有关文思皇后死因的真相, 如今看来只能依靠人证。她要先查一查曾经伺候文思皇后的宫人, 看看如今还有多少人在世, 可还留在宫中任职, 会不会有人知情当年的事或是窥见到一些有关的蛛丝马迹。



    永嘉入宫后, 直奔皕宋楼, 宫女的名册都存放在此处。她寻到何皇后宫中的册籍,见许多名字上都被勾画, 何皇后近身的陪嫁和一等宫女已全部不在人世。



    二等和三等宫女除离世外, 全部遣散出宫,何皇后生前伺候过她的人, 现今竟无一人留在宫里。



    永嘉看着这些记录, 不禁心惊,她猜不透这些用无数人命掩盖起来的真相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永嘉将尚在世的宫女名字和籍贯全部记录下来,她要想办法找到她们, 万一其中有人会知道些什么……



    永嘉进宫的消息, 很快传到了沈邵耳里,她来不及带着姜尚宫离宫,便被御前人的叫去了御门。



    沈邵说不出是惊喜还是意外:“朕原想批完折子就命人去召你, 难道你竟然肯自己主动进宫来。”



    永嘉默默听着, 她帮沈邵研磨, 又听见他问:“朕听人说, 你去皕宋楼了,干什么去了?”



    “想起一本古籍,在府上书阁没找到,想来是在宫里,便去找找。”



    “朕就知道是白夸你,本想你终于长进些,原来是为了本书。”沈邵摇了摇头,继续批折子,写了几个字,又抬头问:“是什么书?可找到了?”



    “臣也是忽然想起,一时很想看,已记不得什么名字了…方才找了找,又没了兴致,不看它也罢。”永嘉懒懒的道了句,她见砚中的墨汁足够了,便停了手。



    永嘉又恢复以往,随着沈邵的心情在御门和雀阳宫之间辗转,她仍是每三日可出宫一趟,去看望母妃。



    沈邵这日下朝,回御门寻永嘉,刚踏入内殿,便闻到一股扑鼻的香。他听朝臣们聒噪了一早,还未用早膳,正饿着,便走上前,从后环住永嘉的腰,瞧她手上端着的汤盅:“好香啊。”



    永嘉被突然抱过来的沈邵吓了一跳,她将汤盅放下,推了推他:“…陛下。”



    沈邵依旧抱着不放,他继续打量那汤盅:“那是什么?你做的?给朕做的?”



    永嘉顺着沈邵的目光看去,有些迟疑的点了点头:“…是,是臣向何院首学做的药膳……”



    沈邵闻言,再瞧永嘉的反应,瞬间明白,他‘哦’了一声,环在她腰间的手松开,转身便朝外走,边走边唤王然传早膳。



    永嘉见沈邵走了,将汤盅装入食盒,想着时辰差不多了,便带着姜尚宫出宫。



    沈邵正坐在外殿用早膳,眼看着永嘉提着食盒,携着姜尚宫头也不回的出门了,他闷坐了一阵,撂下手中的筷子,他朝殿门处走,想看看她出了御门,是不是还像方才急忙忙的,好似他会眼馋她那一碗破粥。



    沈邵走了两步,忽然脚下一绊,他低头看去,是一只藕粉色的荷包。沈邵识得,是永嘉常配在身上的,怪她走得急,落了东西。



    沈邵弯腰拾起,正欲派个下人追上送去,忽然他手上一顿,隔着柔软的料子,轻轻捏握。



    ***



    皇宫的马车停在行宫外,永嘉刚下马车,竟看见数月未见的陆翊,他似乎瘦了许多,也黑了些,整个人看起来更硬朗了。



    永嘉有些意外,她走向陆翊:“陆将军何时到京的?”



    陆翊早早就来了行宫,他站在行宫外一直犹豫,心想若直接命人通传拜访,可否会唐突了些,他正左右纠结不定,便在此遇上了前来的永嘉。



    陆翊心底有些心虚的尴尬,他望着永嘉,饶了绕额头,面上笑起来:“臣昨日回来的,今日见过陛下,刚下了朝,想着来拜见太妃娘娘,没想到这么巧,遇上了殿下。”



    永嘉望着陆翊,忽对他低身一礼:“多谢陆将军对桓儿的救命之恩…‘谢’字本宫着实说得太多…将军的大恩,本宫真的无以为报…”



    陆翊见了,连忙扶起永嘉:“这是臣的职责,殿下切莫太过放在心上,且臣本答应过殿下,会护好桓王殿下的,却还是不小心让王爷遇险,臣很惭愧…”



    永嘉听着陆翊的话,心上说不出是何滋味,她只道自己何德何能,能遇上这般好的人,数次的救了她一家人的命,却不图丝毫回报。



    永嘉请陆翊入行宫:“陆将军请。”



    陆翊连忙跟着永嘉入内,他走在她身侧,忍不住侧眸偷偷打量,几月不见,她似乎比他离京时又瘦了许多,原本雪润的肌肤,如今竟带着几分病弱的苍白,陆翊看着,心上没由得有些沉闷,像是压着什么,教他透不过来气。



    陆翊见永嘉朝自己看过来,连忙躲闪开目光,装作直视前路。



    “本宫原想着将军归京,再登门致谢…不想竟错了时辰,反而让将军劳动看望。”



    陆翊闻言,转头去看永嘉,他忽觉得有些紧张:“殿下…您不必和臣这般客气的…”



    两人行到淑太妃房门前,永嘉先抬手敲了敲门,很快陈尚宫从内将屋门打开,正要将永嘉迎进去,忽看见站在屋外的陆翊,陈尚宫一愣,待回过神来,忙将屋门大敞,转身快步去告诉淑太妃:“娘娘,陆将军来了!”



    永嘉先请陆翊入内,两人一同走进去,母妃今日的气色较平日里好上许多。



    陆翊向淑太妃恭敬见了礼。



    陈尚宫搬来两张椅子,请陆翊和永嘉坐下。



    陆翊忽想起什么,他从怀中贴身抽出一封信,双手递给永嘉:“这是惠王殿下让臣带给殿下和娘娘的信。”



    永嘉闻言,忙接过来,她拆信的手因着急而带了几分颤抖,那日她在御门写给桓儿信后,不知是忌惮沈邵还是因为旁的,桓儿并未给她回信。



    永嘉抽出信展开,她跪坐淑太妃床榻旁,手执着的信与母妃一起看。



    陆翊瞧见此幕,觉得自己留在这有些不妥,他该留些空隙,让殿下和太妃说些亲密话,他思及,便站起身,开口告退,不想却听淑太妃道。



    “陆将军留下来一同用早膳吧。”



    陆翊闻言一愣,永嘉也略有意外的看向母妃,她转头见陆翊还未回过神来,便也开口:“本宫做了些药膳,还不知道味道如何,陆将军留下来一起尝尝吧。”



    陆翊听见永嘉也开口,连忙点头应下。



    “姝儿,你去问问陈尚宫,药煎好了没。”淑太妃说着拍了拍永嘉的手。



    永嘉应了一声,留下信,出了房门,往一旁的小厨房去。



    房中只剩淑太妃与陆翊,淑太妃看着还站着的陆翊,笑了笑:“坐。”



    陆翊闻言规矩落坐:“太妃娘娘进来身子可好?”



    “病得久了,不过时好时坏的一日挨一日,倒不如真解脱了。”



    陆翊听淑太妃此话,不由生了些担忧,他忙道:“太妃娘娘吉人自有天相,一看就是长命百岁的人,您…您千万莫要灰心,待开了春,您的病一定能大好。”



    “那便承将军吉言了,”淑太妃望着陆翊,眼中神色更深了几分,她忽叹了一声:“如今本宫最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姝儿…本宫若有一日真走了,桓儿又在西疆回不来,只剩她一个女儿家孤身在京可如何是好……本宫总想着,若是她能有个依靠,本宫便是现在闭眼,也能瞑目了。”



    陆翊听闻此言,暗暗的直觉教他怀中紧张,他不知道是否是自己想多了,还是淑太妃真的暗示,他一时僵坐在椅子上,不敢唐突开口接话,只格外认真的听着。



    “陆将军,”淑太妃直直望着陆翊:“本宫瞧得出来,你待姝儿格外的好,本宫私心里也是喜欢你的,你若愿意,本宫很想将姝儿托付给你。”



    陆翊心跳如鼓,他看着淑太妃,听见她的话,耳廓最先开始烫红,他愣了好一阵子,才猛然回神,站起身来,他躬身对着淑太妃行礼:“臣…臣惭愧,臣…只怕自己配不上殿下。”



    “都不过是凡世俗人,她和别的女儿家一样,但求知心人,互相扶持,走好人世这一段艰难的路。”淑太妃朝陆翊招了招手。



    陆翊连忙上前两步,在床榻前蹲下身,让淑太妃低头看他。



    “姝儿年岁不小了,你若真有心,便莫要耽误岁月…本宫觉得你们是有缘的。”



    陆翊那日在行宫用过膳后,匆匆告退,永嘉瞧着陆翊反常的举动还有些心疑,问了母妃,母妃告诉她:“许是陆将军家中有什么急事吧。”



    永嘉一直在行宫待至午后,不得不启程回宫,她回到御门时,外头日头已落,天边云朵透着明淡的紫,像是绣品上的祥云,格外的悦目。



    沈邵这个时辰,一如既往的批折子,见永嘉回来了,头也不抬,只唤她过来伺候笔墨。



    王然忙放下墨石,对永嘉行礼后退下。



    永嘉便走上前,在沈邵身旁坐下,她伺候他笔墨时日久了,大抵摸出了他对墨汁浓淡的喜好,已很少能教他挑出毛病。



    永嘉在沈邵旁边坐了一会,她暗暗打量沈邵的面色,似带着几分不悦,却又不甚明朗,她猜他许是恼了,可她今日一整日都在宫外,自觉并非是她的过错。



    永嘉不想哄沈邵,只要他不疯起来,她大抵可以将他无视,全当看不见。



    永嘉继续装作丝毫不知情,默默研磨,她正低着头,忽听案上‘啪’的一声响,沈邵将笔摔在了案上,溅了四下的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