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2章 弱国之悲哀
    清军一旦决定退兵,走的那是叫个干脆利落,第二天就拔营启程。

    辎重、火炮、火枪、步兵先行一步,骑兵依然留在南关附近断后,防备金州军尾随追击。

    甚至清军还有等金州军出来追击时进行伏击的打算,看能不能有意外的收获。

    可惜金州军稳如狗,就是龟缩在南关里不肯出来,让清军的诡计成为泡影。

    步兵追骑兵,金州军才不会那么傻。有好好的城墙守着,才不会出去冒险,完全没有必要。

    金州军真要出关的话,那也是等兵强马壮、一鼓作气可以直捣龙庭的时候。

    清军即使退兵,也不能放任金州军不管,所以清军在新金城留驻了五千人马,复州更是驻有三万大军,随时准备应对金州军的可能进攻,而新金与南关之间的广阔区域就成了双方的缓冲区。

    以清军现在的战备水平,这些人马已经是他们能够派出来的极限了。毕竟清军都不是职业军人,而是战时为兵、闲时为民。虽然不用负担这些人的军饷,但吃喝拉撒还是要管的,就这已经给满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满清有心少安排一些人马又对金州军非常的不放心,毕竟金州军不比明军,是非常有攻击性的,为了辽阳和盛京的安全,这些兵马不得不布置。

    这次对金州军的征讨对满清来说损失是非常巨大的,这些损失不仅仅是在人员上,更是在粮草和物资上。

    二十万大军远征,没有任何的缴获,想想也知道消耗会有多么恐怖。

    这还只是有形的损失,无形的损失更加致命。

    蒙古人在清军退兵后,虽然没有明着跟满清唱反调,但是态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恭顺了。偏偏此刻的满清四面皆敌,唯有蒙古人算是比较坚实的盟友,绝对不能轻易丢掉。

    蒙古人现实得很,他们跟随满清四处征战,甘愿做满清的马前卒,除了摄于满清的武力压迫之外,还在于跟着满清出去作战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

    这次南关作战,蒙古人伤亡不小,但是没有任何的收获,已经让他们有不小的怨气了。

    怎么办给钱、给粮、给好处是唯一的办法。

    只是满清此刻也比较困难,只能是羊毛出在狗身上了,反正满清是不会掏一文钱的。

    “什么二十万石两万匹布这绝对不可能”朝鲜将领朴正勇脸色铁青,难得的硬气了一会。

    实在是满清的要求太过分了,朝鲜出人、出粮帮满清打仗,死的人他们最多,最后要犒劳蒙古人的钱粮居然还要朝鲜人出,这个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让朴正勇感觉自己的肺都要气炸了。

    “大胆你这是在跟本王说话吗”阿济格见朴正勇敢出口反驳,顿时勃然大怒。

    不过是大清养的一条狗,敢跟主人龇牙咧嘴,是嫌主人的刀不够快吗

    朴正勇顿时被阿济格的一声大喝镇住了,这才反应过来满清可不会跟自己讲道理,野人嘛。即使要说也是用刀子来说,马上就态度大变,苦着脸哀求道“王爷,我朝鲜对大清是忠心耿耿,大清一声令下我国立马出人、出粮,更是舍生忘死冲杀在最前面,死伤惨重。末将还在发愁回去后如何跟我王交代,这些人的抚恤金都还没着落呢,哪里还有钱粮上贡给上国啊。”

    阿济格连自家的满人都当奴才用,随意打杀,想要他对朝鲜人大发慈悲,怎么可能

    “为我大清效死原本就是你们朝鲜人应该做的,当初我大清没有灭你们朝鲜李氏的宗庙祭祀,你们就应该感恩戴德,否则你们哪里有如今的荣华富贵不过是死一些贱民罢了,有什么好心疼的。还抚恤,别把我当傻子,你们什么时候给过这些贱民抚恤了”阿济格不屑的说道。

    见被阿济格当面拆穿,朴正勇一点也不觉得尴尬,本来就是借口,能骗过去最好,骗不过去也没什么损失。

    “王爷,朝鲜土地贫瘠、物产微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为了凑齐给大清的贡品,每年都有好多百姓冻饿而死,实在拿不出粮食和布匹了。”朴正勇说着说着声泪俱下,跪在阿济格身前,悲痛的心情无以言表。

    阿济格却戏谑的看着朴正勇的表演,讥笑道“既然贵国如此困难,那怎么还有那么多的粮食和矿产卖给贼军啊”

    说完阿济格将一叠纸扔向了朴正勇,朴正勇诧异的拿起其中一张,只见上面详实的记录着朝鲜与金州军的一笔笔交易,涵盖了粮食、矿产、木材、杂货等,显然花费了不小的心思。

    朴正勇心中泛起惊涛骇浪,下意识的看向了坐在一旁看戏的范文程。

    满人可没有这个耐心和功夫,只能是这个铁杆汉奸干的,此刻朴正勇在心底里咒骂了范文程的祖宗十八代。

    哦,人家做了汉奸,早就不要祖宗了,那就诅咒他断子绝孙。

    “王爷,这些不过是一些刁民走私,与我朝鲜王廷可没有关系啊。”认肯定是不能认的,朴正勇直接将帽子扣在了刁民走私上。

    “没关系据我们所知,朝鲜的大臣们与金州军做生意的可不少啊,就是你们大王好像也没少掺和,那个叫金忠义的太监在济州岛可是活跃得很啊。”范文程在一旁阴恻恻的说道。

    “这个,这个”人家已经将你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再狡辩就没什么意思了,朴正勇被范文程说得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你知道你们这是什么行为吗这是私通敌国是对大清的背叛”阿济格怒喝道。

    “王爷,我们也没有办法啊。要上缴的贡品那么多,如果不想办法赚点钱,我们也活不下去啊。”朴正勇这个时候只能叫苦了,为了满足满清的胃口,朝鲜也不容易啊。

    “要不是看在你们还算恭顺的份上,我大清的铁骑早就直接渡过鸭绿江,灭了你们这帮三心二意的家伙。”阿济格这个时候语气稍微松动了一些。

    “是啊,王爷,我朝鲜对大清忠心耿耿,绝对不敢背叛大清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给大清更多的财物罢了。”朴正勇连忙接着阿济格的话头表忠心。

    “王爷也知道你们与金州军不过是虚与委蛇,并没有真的准备怪罪于你们。不过既然你们在我大清的保护下赚了这么多的钱粮,是不是更应该为皇上分忧解难”阿济格唱了黑脸,就轮到范文程来唱白脸了。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朴正勇还能怎么办,满清明显是要在朝鲜身上再割一刀,要是朝鲜敢不答应,这些撤退的清军明显不介意打右转向灯,去朝鲜半岛“旅游”一番,反正近得很。

    “这个末将无法做主,还要请示我家王上。”朴正勇可不敢随便答应,否则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给你半个月时间,要是不能给本王满意的答复,本王不介意亲自去取。”阿济格威胁道。

    “是,是,末将马上请示。”朴正勇额头冒着冷汗,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这就是弱国、小国的悲哀,面对大国之时,为奴为婢,予取予求,悲哀啊。

    也只有大明对朝鲜要好一些,至少不会在意朝鲜的那点财物,还时不时的给机会让他们赚一点,那才是君父之国啊。那里像满清,简直就是土匪,与这样的国家做邻居,实在是朝鲜的悲哀。

    看着朴正焕踉踉跄跄的走出去,阿济格和范文程不自觉的发出了愉悦的笑容。

    这笔钱粮妥了。

    范文程随后前去觐见皇太极,汇报情况。

    “怎么样那边可曾答应下来”皇太极漫不经心的问道,仿佛过问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大清威名赫赫,朝鲜撮尔小国怎敢拒绝。”范文程马上恭维道。

    “这次无功而返,只怕我大清的威名也会受到影响啊。连一向听话的蒙古人都开始有了异心,局势艰难啊。”皇太极并没有因为范文程的马屁而开心,反而有些忧心的说道。

    “皇上,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此次我大清虽然进攻南关失利,但是局面也并没有皇上想的这么严重。”范文程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摸着手中的胡子,仿佛是在召唤皇太极“快问我啊,快问我啊。”

    皇太极此时顾不得范文程卖弄文人的那点架子,连忙问道“此话怎讲”

    毕竟满清不是大明,稍微卖弄一些就可以了,太过了的话主子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范文程马上说道“皇上,我大清以往的大敌是朱明,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都恨不得除对方而后快。现在我大清在南关小挫,崇祯和他的朝臣们就真的希望看到我大清被金州军压一头吗”

    皇太极马上有些明悟了“你是说”

    “没错,明廷与金州军始终不是一条心,要是让金州军坐大,对明廷的威胁比我大清更甚。我大清入主中原还需要争取那些汉人的民心,金州军要是改朝换代的话,可要比我们容易得多。所以明廷最希望的就是让我们两败俱伤,谁也奈何不了谁。”

    “以前是因为我大清将朱明压着打,让他们有亡国之危,不得不借助金州军的力量与我们抗衡。如果我们主动释放善意,与明廷修好,皇上觉得明廷还会支持金州军吗”

    “明廷内忧外患,巴不得与我朝罢兵,早已不复以往之强硬自大。只要我们给一个台阶他们下,只怕双方修好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明廷会暗中相助都有可能。因为只要我们不再攻打明廷,金州军对明廷的威胁比我们还要大得多。现在能够制衡金州军的除了我们,还能有谁”

    范文程的一番话让皇太极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局势未必有自己想的那么险恶。

    “与明廷交好,只怕朝中上下不会同意。”皇太极有些担忧的说道。

    “皇上,此一时彼一时,要是之前朝中确实可能会有争议。但是南关一战让大清上下都明白,金州军才是我大清的生死大敌。为了对付金州军,暂时与明廷虚与委蛇又有何不可。诸位王爷旗主们都是顾全大局之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范文程倒是对于与明廷议和没有什么担心,毕竟两面作战对大清实在太不利了。

    皇太极听了点点头,觉得满清的那些贵族确实应该比较好说服。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明廷接受满清的善意,不至于认为是满清向明廷服软。

    “明廷那边要如何做才能相信我们的诚意”皇太极问道。

    范文程笑了笑,“皇上,此事简单。只需要派人在明廷京师大肆宣扬金州军的战绩,将他们说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朱明的擎天之柱、不可或缺,无论是崇祯还是那些朝臣都会乐于与我们议和的。”

    皇太极听了也是莞尔一笑,这是捧杀啊。

    以崇祯的那颗玻璃心,以及朝中大臣们的高傲,怎么可能受得了这样的刺激。只怕心里不说,但是对鲁若麟的不满会更甚,也会更加防备。

    但是鲁若麟不是那种可以随意拿捏的武将,是真正的明代“节度使”,想要对付鲁若麟,可不是一纸圣旨就能搞定的,麻烦着呢。

    朱明招收金州军的最大目的是抵御清军的进攻,现在如果满清服软的话,金州军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从合作的伙伴变成了防备的对象。

    朝廷不相信金州军,也更加不会相信满清,一切不过是利益使然。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满清和金州军打生打死谁也奈何不了谁,让朝廷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这里,皇太极的心情好了不少,笑着对范文程说道“爱卿真是朕的子房啊。”

    范文程马上一脸激动的跪在地上“奴才得皇上赏识,才能有些许的用武之地。此生惟愿我大清入主中原、君临天下,造福天下万民。”

    皇太极亲自将范文程扶起“好好你我君臣合力,何愁大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