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6章 破绽
    如今又没有个小册子,叫资本主义abc,皇帝也压根不知道自己搞的这些改革到底算什么玩意儿。



    但恰恰,儒家是真有王道三代甲乙丙的,皇帝也压根明白自己搞的这些玩意儿离这些有多远。



    但关键是,他不搞这些改革,也没说就离得很近。皇帝自己很清楚,当皇帝的和王道三代之间到底有多远。



    皇帝设想的那种“内外制衡两个政府皇权居中”的设想,从月距法星图表这件事上,就体现的很有趣。



    天下的本初子午线定在哪,这是儒家角度的需求。



    南半球金银、国家财政调控、增加国库收入,这是改革派角度的需求。



    悄悄改变经济基础,为新时代准备好温床,这是刘钰这种反贼派的需求。



    皇帝暂时还没意识到反贼派到底要干啥,因为没人教过他,原来反贼除了李自成、司马昭、王莽这三种终极形态外,还有另一种模式。



    李自成是靠小农百姓造反。



    司马昭是靠军权谋反。



    王莽是靠儒家意识形态圣王。



    所以局限性有时候也是个好东西。



    皇帝的局限性,使得他对造反的理解,也就仅限于这三种的无限多变种。



    这三玩意儿,刘钰哪个都不沾。



    而且刘钰的手那么脏,满身是血,妥妥的纯臣模板。



    于是当刘钰回京后,大朝会上,皇帝上来就先表扬了一番淮北盐政改革的成绩,让今日份的日常弹劾变得寡淡无味。



    刘钰也非常得寸进尺地上了奏请淮南垦荒疏。



    一二三四五六七,各种好处讲了一大圈后,朝堂上那些反对盐改的大臣忍不住在心里狂骂。



    淮北盐政改革,如果以盐税的角度看,大获成功;如果以王政的角度看,大获失败。



    如今改革派携胜利之威,谁都知道肯定要动淮南,众人想的反驳反向也都是针对淮南盐改的。



    却不想刘钰来了波迂回,提的角度却是淮南垦荒。



    这就真的不太方便打拳、发力了。



    七八条垦荒的好处念完,既是大朝会,各地节度使来述职的时候,这种事肯定是要议论的。



    “诸位爱卿,对淮南垦荒一事,如何看待”



    朝堂上的保守派一时语塞,垦荒,垦荒能怎么看谁也不能反对垦荒啊。



    终究,还是有人出面道“陛下,兴国公所言淮南垦荒之事,看似利民。实则未必。”



    “淮南乃产盐重地,若行垦荒,盐政必坏。”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淮北盐政改革成功,是否可以说明淮南一定可以用谁敢保证一定不会出差错若不改盐政,如何垦荒”



    “然而,淮北盐区,不过几十州县。而淮南盐,所涉地区,连绵千里。一旦败坏,则恐天下大乱。”



    “如今淮南盐政,虽有积弊,但只要多加申饬总商,严加监管即可。而若贸然改动”



    说了半天的废话,既没有一句谈到这“淮南橘、淮北枳”到底体现在哪;也没有说清楚“申饬总商、严加监管”到底能取得什么效果。



    待说了好半天,终于说完,皇帝才道“朕以为,淮南盐之大弊,既在总商,也在盐户。”



    “淮北盐改,诸多政策,不过故人之智。唯独晒盐一项,是惟新之政。”



    “盐斤既足,商贾方能行销各处,而使百姓不苦无味。”



    “这样吧,既是淮南盐牵扯极大,要行新政,也要尝试着来。既说淮南橘、淮北枳之说,那可以先栽一棵橘子树试试。”



    “众卿以为如何”



    说罢,以目送刘钰,问道“兴国公,你这垦荒疏,既然众人并不反对,那么这样如何”



    “先以一部分盐地草场,垦荒。所减少的产量,由晒盐法补足。至于行销之法是否可用,也可以先拿最难几处试试。”



    “这淮南盐,行销最难的几处,是哪里”



    这是个弱智问题,显然,此时的物流体系、交通情况,越远越难。



    但这里面有一个变动。



    之前确实是江西最难。



    所以刘钰直接说是江西。



    虽然他之前给皇帝的密折里定的是湖北。



    皇帝也跟着附和道“江西官盐不畅,早已有之,确实困难。兴国公果然大勇,上来就挑了个这么难的地方。”



    然而并不是所有大臣都是没脑子的,此时立刻有人站出来反对道“陛下,臣以为,江西官盐,另有说法。”



    刘钰卖了个大破绽,果然有人上钩。



    此大臣立刻分析了一下江西之前官盐不畅的原因,并且指出,江西之前官盐不畅,是有特殊原因的,现在只要管理得当,完全是可以解决的。



    为何



    因为许多年前,大顺的出口贸易中心,在广州。



    江西的瓷器、茶叶、生丝等,需要向南运输,经过大庾岭商路到广州。



    都到了广州了,回去的时候难道空着手



    都到了闽粤地区了,难道回去的时候空着手,自然要携带一些私盐啊。



    这些携带的私盐,就是江西官盐销售不畅的原因。



    甚至淮南盐在江西,几乎是全面崩盘,压根销不动。



    景德镇周边的百姓,瓷器是往南方运的,难道不吃南方盐



    如今,时代变了。



    大顺的对外贸易中心,从广州转移到松江了。



    这也直接改变了江西私盐的构成。



    原本状态下,可以算一算,江西吃私盐有多方便吧。



    福建的武夷山茶叶,是对外出口的重磅产品,走的路线是先去江西,经鄱阳湖打包,分成北去蒙古罗刹的;南去广州的。



    这些运茶叶的,那么老实,就不带私盐



    景德镇的瓷器,是要从景德镇向南,过岭,去广州的。



    这些运瓷器的,就这么老实,不带私盐



    这要是淮南官盐还能畅销,那也真是奇迹了。



    然而,如今贸易中心转移到了松江府。



    景德镇的瓷器,怎么出口沿长江,去松江府。



    武夷山的茶叶怎么出口沿着大顺第一条“私营运河”,通闽江,走福州,打包装船去松江府。



    贸易中心的改变,直接废掉了江西的闽粤私盐。



    商贾夹带,才是私盐运输的重要途径。



    带着枪炮、拉起队伍、闯关过卡的私盐贩子,已经不是一般的私盐贩子了,肯定会被朝廷重拳出击的,是以这反倒是最不打紧的份额。



    这个有脑子的、真正考察过盐业问题的大臣,觉得刘钰想要投机取巧。



    现在贸易中心在松江府,去运瓷器的商人,回程的时候,直接捎一些官盐,刘钰可不是直接就赢了



    那群搞瓷器运输的,都和松江府那群海商认识。



    虽然现在江西官盐依旧销售不畅,但本质上是啥



    本质上是下面把朝廷当傻子糊弄皇帝你看以前江西私盐就泛滥,卖不出去官盐,所以现在卖不出去官盐很正常。



    故而,考评什么的,就没必要卡那么紧。



    朝廷鉴于过去的经验,刻舟求剑,所以对江西基本是一个摆烂的状态。



    江西官盐默认摆烂所以,谁说私盐一定是私盐贩子携带的卖官盐的卖私盐,不是很正常吗



    和地方官员二一添作五,跟糊弄傻子似的糊弄朝廷,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每年官盐的销售额都不足,朝廷也觉得没办法治。



    然而,糊弄朝廷的,糊弄者肯定不是傻子。



    所以刘钰一说要在江西尝试改革,立刻就有人反对。



    顿时把江西私盐的问题掰扯清楚了,深刻把握住了“时代变了”这个主题的精髓。



    昨天朝堂还全以为江西盐业没救了,今天瞬间就有许多人明白江西私盐因为贸易中心改变而发生的内在变化,并且指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数条补救措施。



    刘钰则是一脸愕然的表情,似乎自己的小心机被人识破了。



    他这一招声东击西,也是把握了精髓。



    他想要的是湖北。



    可给他江西,他也丝毫不怕,甚至真的就很容易玩出花来。



    瓷器出口都论百万、千万计,这运输力,回去的时候带着盐,朝廷给点运输费,那不是很简单



    皇帝听完大臣论证完江西私盐的变化,颔首道“爱卿所言,似有道理。兴国公,你以为他说的对吗”



    刘钰出来道“臣以为应该,或许是对的吧。只是臣一时没想到,因为贸易中心改变而发生的诸多变化。”



    皇帝大笑道“哈哈哈哈是啊,你一时没想到,他也一时没想到,全都一时没想到”



    “好好好得很”



    “今天要论盐政的事,就一下子想到了。那江西私盐年年都拿着过去的行销数,年年都在论江西卖盐困难,为闽粤所侵、为闽粤所侵”



    “原来从当年西洋商馆迁到松江府后,就已经不是被闽粤所侵了这么多年,竟无一人想到,只有今天一下子就全都想明白了”



    借机发了一通火,大臣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这时候谁也不想触霉头。



    大部分人则心想,我们真的冤呐,我们作为庙堂之臣,哪里知道贸易中心改变对私盐走向的影响这压根是真的不懂,不明白,可不是明明知道却装不知道啊。



    可是一众人心里就算是冤,这时候没法站出来喊冤。难道站出来说自己是傻子、冤的很,是真傻而不是装傻



    刘钰则悄悄看了一眼反对他在江西尝试的那人,心想,你这个傻吊。



    贪污也好、也罢,皇帝压根不在意。皇帝在意的,是盐商和朝堂有同盟关系。



    今儿这个局,就是死局。



    你要不说破江西的事,我搞江西盐,借着瓷器运输回程,屁大功夫就能见效,官运商销,半年私盐就得死绝。



    那淮南盐改就更没有阻碍了,淮南为橘,淮北也为橘嘛。



    你要说破江西的事,那就是盐商已经在朝中有了坚固的势力,可以直接通过蒙蔽皇帝的方式,获得私利。



    皇帝以前不在意盐商多吃点,吃相难看,作为皇权垄断特许的寻租方,皇帝有的是办法把钱抠出来。



    吃的难看点没啥,直接蒙蔽中央和地方的信息,那可就有意思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