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6章 社稷之臣
    皇帝虽笑。



    可只一句“君子从道不从君”,便让李欗等人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只觉得像是被人从头顶浇了一头冰水,又像是刚刚出了一身透汗却被扔进了法兰西国商栈仓库的冰窖里。



    一个个两股战战,却不可能几欲先走,只能是趴在地上,汗如浆出。



    谏臣、铮臣、辅臣、拂臣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荀卿给了这么高的评价。



    可前两者,如谏臣、铮臣,也就还好。



    那拂臣、辅臣算什么



    结党成团,逼着皇帝不得不听他的,这叫辅臣。



    皇帝有命,直接不听,甚至抗命、夺权,这叫拂臣。



    这俩,能被推崇吗能被皇帝喜欢吗



    从道不从君



    从的,又是哪里的道谁人的道



    如刚才皇帝反问李欗的那句话,据理力争,从的是谁的理



    你说你的是理,是道理、正理、正确,又是谁规定的



    周公也好、夫子也罢,都是死人了。所以可以为圣。



    可他们要是活了,皇帝必也要先派人把他们再塞进棺材里。圣人乱讲话,讲出一堆于君不利的道理,可怎么办



    死人,才能定“理”。



    因为,理太多,统治者可以从一大群死人说的话里,找出来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理。



    不是因为他们是圣人,所以他们说的有理;而是因为统治者需要这样的道理,所以他们成了圣人。



    现如今,针对南洋、西洋、贸易、工商之事,这些人,从的是谁的“理”谁的“道”



    这番话,身份最高的李欗,自是首当其冲之辈。



    汗珠打湿了后背,脸上全是冷汗,好半天,李欗才伏地道“儿臣不敢做拂臣、辅臣”



    “古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拂臣之重,除非故事里的事,现实里谁人可当”



    “至于辅臣,儿臣知前朝故事。衮衮诸公,清流大义,倒逼朝廷,而至天下大乱。只恐以辅臣之名,而行朋党之事,儿臣不敢为。”



    “儿臣,只愿为铮臣、谏臣”



    然而,这个答案,依旧引来了皇帝的笑。



    “呵铮臣谏臣”



    “此一时,彼一时也。”



    “荀卿言箕子,乃谏臣之典范。只说箕子劝谏不听,遂弹琴自悲、不问政事。可是,你们亦知,前朝洪武帝,何以赐朝鲜国其名为朝鲜”



    “箕子后渡东北,遂有朝鲜国。”



    “如今天下大争,蛮荒之地,亦可垦耕而成沃土。”



    “若学箕子,大道不行,于是远渡殖民地,乃求顺心中之道义、建理想之国。百年之后,人口滋生,焉知不能反客为主”



    “届时,纵你们为谏臣,焉知后世没有帝出乎震之谓”



    “到时候,殖民地反客为主,竟威胁天朝,岂可不防”



    “是故,荀卿言箕子为谏臣,彼时可,如今却不可。南洋、扶桑、印度、等等诸地,人口万万,富庶不下天朝,若道不行,则远渡重洋,效箕子朝鲜故事,日后必有反客为主、帝出乎震之事”



    “再言铮臣”



    “撞死于阶下、自刎于君前、投江于汨罗成铮臣之名、毁君王之德,于事何补”



    “比干剖心,殷商难道没有灭亡吗”



    “伍子胥自刎,取眼睛于城门,九年后难道没有看到吴国灭亡吗”



    “三闾大夫投汨罗江,难道秦国没有一统江山隳楚之宗庙吗”



    李欗闻言,更是满头大汗,一时间真的是啥也说不出口了。



    拂臣、辅臣不想当、不敢当。这他妈的,这俩谁敢当



    可按皇帝这么一说,谏臣、铮臣也不该当



    然而皇帝虽说的吓人,语气却并没有半分严苛、斥责。



    只是说完之后,明知道这些人都被吓了个半死,一个个汗如浆出者有之、汗不敢出者有之,可偏偏皇帝也没有下文了,就这么晾着众人。



    直晾了许久,皇帝才又问道“尔等以为,鲸侯是否是社稷之臣”



    “呃”



    这下子,众人更是不知所措了。



    刚说完,谏、铮、辅、拂四臣,都是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又刚刚说完,好像说皇帝觉得,谏、铮、辅、拂这四种臣子,好像最好都不要当。



    现在又问鲸侯是不是社稷之臣,这怎么回答



    说是



    那鲸侯是哪种



    谏臣、铮臣,肯定不是了。既没有一言不合就去死,也没有道不从乘桴浮于海。



    可谓既不铮、又不是谏。



    辅臣



    拂臣



    这俩,在荀子那里是好大臣。可现实里,这分明是权臣嘛。



    能发动大臣、结成党派,逼得皇帝改变主意;或者觉得皇帝的命令就特娘扯淡,直接不听,夺皇帝权柄,把事干成这是好话



    一些心思活络的,心想坏了,莫不是陛下以为鲸侯日后要当辅臣、拂臣这这我们这都是鲸侯党羽



    想到这,有几个已经是心惊肉跳,只觉得口中唾沫不成,喉咙干疼,浑身汗湿,竟在后背脊梁上汇聚成流。



    皇帝的问题不能不答。



    可皇帝问的这个问题,平日里怎么都好答,那还用说吗肯定是社稷之臣啊。



    偏偏刚讲完四种“社稷之臣”,皇帝就这么问,这就没法答。



    回答是,不行。



    回答不是,也不行。回答不是,日后怎么再见鲸侯陛下又该怎么想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好半天,皇帝也没有逼着他们回答,而是自答道“这问题这么难吗鲸侯自是社稷之臣。”



    “谁人敢说他不是社稷之臣只是鲸侯与荀卿所言之铮、谏、辅、拂都不沾边。”



    “卿等日后或镇守一方、或藩镇一地,日后也难说封侯拜相,入得朝堂。”



    “朕今日考教你们的,按说只该问南洋之事。”



    “但你们都是一时俊才,只南洋之事,卿等的回答,朕皆满意。但如说日后事,就不免要多考教些之外的问题了。”



    “你们既不答,朕也知道你们紧张,不知所措。”



    “既如此,也罢。”



    “关于南洋事的考教,朕颇满意。尤其是米子明之所谓内外有别四字,你们当可细思”



    “既然考教顺利,比起来,倒也像是武德宫夺魁、科举殿试中选。你们自该去鲸侯府上,好好庆贺一番,也好问问他关于臣道之事。问问他这个社稷之臣,既不谏、也不铮、还不辅、又不拂,竟是如何做的有利于社稷的”



    “且都退下吧”



    众人不明所以,不知是福是祸,一时间却都如蒙大赦。一个个磕头之后,亦步亦趋地离开。



    一直出了禁城,才有人觉得身体有些发虚。



    他们这些人也不是文弱书生,一个个或在东南打过仗、或在南洋炸过船。风里来、雨里去,南洋风高浪急、东洋海波肆意,他们都不曾觉得身体扛不住。



    今日只是入宫觐见天子,被天子考教一番,还说了几句,一个个却都虚了。



    荀子虽说被赶出了孔庙,没冷猪肉吃,整日被批判,但尊一句先贤也不为过。皇帝也没说别的,只是引用了先贤的几句话,就把这些人弄得浑身酸软。



    出了禁城,一个个全都愁眉苦脸。



    皇帝说,考教的非常满意,按说都该高兴才是。



    再这么说,这也类似于武德宫、科举殿试通过了,当然值得庆贺。



    可现在哪里有这心情



    就算皇帝不说,这些人和刘钰关系都很近,按理也该去登门拜谢,怎么也算半个老师。况且皇帝说了,自是要去的。



    但去了,说什么



    就一群人,被皇帝认定庆贺必要去鲸侯府上的这么一群人、手里几乎把握着朝廷大半海军、在南洋东洋日本朝鲜跺跺脚列国震动的人,去鲸侯府上谈什么



    谈什么才算是“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



    还是谈“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



    一群人,围坐一起,大谈君虽不安、君不能不听、君不得不听、窃君、反君、除君



    皇帝倒是说,众人该去鲸侯府上,谈谈荀子之臣道。



    可他妈的荀子的这些话,全篇看下来,着实有道理。但他妈的分开,动辄抗君、窃君、除君等等词汇,这怎么谈



    谁敢谈



    而且还是一大群人边吃饭喝酒边大谈特谈



    众人稍微缓过来后,齐齐望向了一样也是愁眉苦脸的李欗。



    “殿下这是不是派人去通知一下鲸侯殿下是否也去”



    李欗心道这不废话吗我能不去吗父皇难道就没考教我今天这事,不如明着去一趟,父皇既允许了去鲸侯府上,那就直接去就是。



    只不过自己贵为皇子,又封了王了,肯定也不能直接去,还是要去通知一下,让鲸侯做好准备。



    这是礼法,也是对皇家尊重的体现。不是看他李欗,而是看他李欗的爹。



    可是怎么通知



    这是私事。虽然这群人里,不少都是海军的,都是他这个总督海军戎政的属下。



    但是,现在办的是私事。尤其是刚刚经历了这么敏感的事。



    这时候直接派下属去通知,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海军军官,是你的私属吗你虽封了王,但你也没有开府,凭什么直接让这些人去办事人家都是朝廷命官,是皇帝的臣子,可不是你的私属。



    然而,不派这些人去,派自己的随从等名正言顺的私属去,怎么把今天禁宫里发生的的事说清楚



    难不成,不说清楚,到了侯爵府,大庭广众耳目众多之下,大谈禁宫里皇帝说的那番话



    李欗想了想,便道“你们自去。你们于私,与鲸侯有师生之谊,上门自该亲自去。”



    他既没说自己去,也没说自己不去,只让这些人自便。以晚辈身份,而不是下属身份当然现在他们和刘钰也没有上下属关系,去侯爵府。到时候,私下里就把今天的事说了,等着自己再去的时候,公开的大庭广众之下怎么谈,也好让刘钰提前做个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