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4章 海南
    主要是火箭方面的问题。



    自从科研所拿到天工赠送的锂电池后,就大力研究。



    此时,天工锂电池已经发布数月有余。



    而且也开始大规模生产民用锂离子电池,并大量投放市场,此时现在国内没有这方面的厂家,所以一上来就独占鳌头。



    但是没什么用



    因为现在大家要么都使用碱性锌锰电池,要么是实现商品化的镍镉电池,或者是一些在市场上销售多年的电池。



    天工锂电池要想真正的实现快速商品化,就必须要来一次轰动全球的造势。



    火箭发射锂电池就是最佳的途径。



    所以苏辰才不惜花钱打这个广告,而且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贵的广告。



    从锂电池赠送给科研所后,天工锂电池的科技人员,就参与到这枚火箭的研制当中。



    各种紧张的调试,又是模拟各种残酷环境的测试,确认锂电池能够搭载在火箭上,就迫不及待给苏辰打来电话。



    希望他能够去现场看看。



    不过现在非常时期,要是发射成功的话,不能正大光明说这枚火箭是私人发射的,需要改口为搭载采购自天工能源的锂电池。



    对于这个方案,苏辰没有意见。



    因为还有一小撮人在反复上蹿下跳,虽然不怕麻烦,但没必要去招惹这种不必要的麻烦。



    这就好比在路上看到一坨翔,不去踩,自然就不会黏鞋底,要是去踩,恶心的还是自己。



    几分传真传到苏辰的手中。



    认真看了之后,都是目前关于锂电池的研究进度。



    从密密麻麻的一大堆专业术语从就看出一些重要信息。



    安全、可靠,可以搭载在火箭上。



    收好传真文件,再确认香港暂时没有什么事情,又陪了老婆孩子几天,他就启程前往海南。



    因为这次发射的地点选择在海南,中国第一座用于科学研究的探空火箭发射场就是在海南岛西海岸。



    随同的依旧是秘书、助理、保镖还有薛芳。



    看上去架子似乎很大的样子,但不管出于哪一方面,苏辰都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自己现在身家不菲,真要出现几个混不吝的把自己捅了,后悔都没地方后悔。



    而且带着助理和秘书也方便随时与公司保持联系,他不想把自己搞得跟外界失去联系一样。



    这会儿去海南不能坐飞机,因为民用机场还没建。



    至于军用的,就甭想了。



    得先要到广州,再转道去海南。



    毕竟从这边坐船过去不现实。



    当然,这次的行程不是苏辰亲自制定,而是专门安排有几名工作人员做向导。



    至于刘济源等人,忙着做研究,不可能专门跑来陪苏辰等人去海南。



    尽管马上就要进入新的一年,但发车的地方依旧是人山人海。



    在这些提着大包小包,脸上平静,或洋溢着激动的人的心中,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地一路向南,向南,穿越山川腹地,横渡琼州海峡,直到海南。



    而这,便是“闯海”之梦的开始。



    这些人中,从梦想到梦碎再到圆梦,有的人倒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有的人仍然站立着,成就各自事业,成为海南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有的人,选择离开这片他们神往的、挣扎着的土地。



    他们都有着颇为相似的故事在长久封闭而禁锢的环境里,从报纸和广播中看到或听到海南建省建特区的消息。



    仿佛一扇天窗被轰然推开,伴随着一场不可遏制的怦然心动,他们抛弃一切。



    背着方便面、毕业证书和简单的行李,辗转于火车、大巴、轮渡,向南、向南,奔向自由、梦想与希望之地。



    “苏先生,这些都是前往海南的。”



    一名女工作人员见苏辰看着这些人,以为他不知道这事,便过来跟苏辰客气地道,“因为今年我们那边刚建省。”



    她不知道这位的身份,只知道是一位很重要的香港客人。



    本来心里还有些别扭,因为她之前接待过一些香港人,感觉那些人都是高高在上。



    不过见到苏辰后,心里那点不爽瞬间就抛之脑后,因为这位没有那些毛病,除了随行的人比较多以外,其他方面似乎都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所以才会主动过来搭话。



    苏辰笑着道“十万人才下海南啊,没想到有一天我还能亲身参与进去。”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也就只有他懂。



    随便聊了两句,就有人开始通知上车。



    在车上,苏辰稍微打听了下,此处几分钟发一班车,车上三四个司机轮换开,一路不停,到了海南后又马上调头,沿途的店铺则不停地做生意,不分昼夜。



    薛芳看着同车的这些人,小声跟苏辰说道“那边一直是落后偏远的瘴疠之地,还是各朝各代流放犯人的荒地,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往”



    她说的没错,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海南仍被视作国防前哨和战略物资基地,落后与愚昧、贫穷与闭塞让人闻之色变。



    所以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要下海南。



    “因为他们都裹挟着保守与开放,激情与迷茫的思想火花,在启蒙与外来文化的熏陶之下,开始发现自我,寻找自我,追求自由与民主,向往创造与创业。”



    苏辰说道,“之前闻所未闻的海南岛就成了他们心驰神往的集结地,以及承载梦想的诺亚方舟。”



    正说着,车厢的后排突然有人唱起崔健的一无所有,唱得声嘶力竭,悲怆得几乎要让人落泪。



    也不知道过去是不是失过恋,还是因为别的事情。



    苏辰站起身,“哥们儿,你那首歌不合适我们现在的状态,我们是要去建设海南的,不如我们来一曲明天会更好。”



    “好”车上的人跟着道,“对,我喜欢这首歌。”



    “我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去海南就是为了明天会更好。”



    “对对对,我们就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



    后排的那名女工作人员有些好奇地道“苏先生您还知道一无所有这首歌”



    “我去看过崔健的表演,86年的时候。”苏辰说道,“不过当时领导们可不是很喜欢这首歌。”



    “真的去听过啊”女生脸上带着几分羡慕的神情。



    说话间,车厢里的人就开始合唱起明天会更好,这首歌似乎让人立刻信心百倍,豪情万丈。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如歌词所唱的那样,“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来到海南之后,又转到儋州富克。



    在周围村庄和农田的包围中,一个不很起眼的小院子,大门紧闭着,也没有挂什么牌子。



    工作人员过去敲门,大门随之打开,从里面出来几个人。



    为首是许久不见的刘济源,按理说这位应该不在此处,但之前是他与苏辰联系,所以就专门安排他来这里。



    “刘工。”苏辰上前与之微笑着握手。



    “好久不见。”刘济源笑呵呵道,“这一路上颠簸得累了吧快屋里请。”



    大家边走边谈,刘济源说道“这个地方环境十分艰苦,因为我们实在是条件有限,现在还好。



    要是遇上酷暑天气,就真的是蚊子漫天飞舞,工作人员在屋里休息时常常要躲进蚊帐里才能交谈。



    此前你们公司大批科研人员从深圳过来,部分工作人员还要临时搭起草棚居住。”



    苏辰表示自己这一行人都能克服后,便好奇问道“咱们这次要发射的火箭叫什么名字”



    刘济源说道“织女一号,而且除了你之外,著名科学家王院士也来了,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