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0章 第一百九十章
    属于太子二哥的课程时隔一个月, 又开始啦!



    上一回太子带他们在课堂上玩磁铁的欢快还记忆犹新,小阿哥们对新的“科学课程”非常期待。



    果不其然,胤礽这回带他们玩了新的花样, 他带来了琉璃官窑做出来的三棱镜。



    胤禔错过了上一回,在军中学习着, 自然不会像胤礽这么“有空”回上书房来, 他只觉得自己错过了许多, 这回为了过年而休假一月, 说什么也要回上书房里看看。



    曹珍作为太子殿下的伴读, 却跟着三阿哥在上书房念书了一个月, 想他想得是眼泪汪汪, 也许是因为他懂得太多, 学识又好,三阿哥总将他当做太子殿下的“替身”, 找不到殿下解答疑问,就来找他解答疑问, 以至于为了解决三阿哥层出不穷的刁钻问题, 曹珍不得空闲,愣是拿出了当初跟着殿下学习的刻苦劲儿跟进上书房的学业。



    这回胤礽一来, 不仅有了小助手曹珍的帮助,还多了一位年长的兄长来旁听。



    “今天孤要教给大家的知识, 与光有关,关于光的书籍, 古籍记载有北宋时期的《梦溪笔谈》,元代的《革象新书》等。《梦溪笔谈》中曰‘虹乃雨中日影也, 日照雨则有之(1)’, 所以, 今日孤以三棱镜,为各位呈现出‘虹’。”



    一块小小的三棱镜在阳光底下转出彩虹的色彩,多么神奇的事儿!



    “关于三棱镜的制造,是孤学来的,并非是孤所创,可是孤读了一本书,发现海洋的另一边的有一位叫做牛顿的学者早在孤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造出了三棱镜,并发现了光的七种颜色,既赤橙黄绿青蓝紫,但你们来数一数,这彩虹有哪几种颜色?”



    要仔细分辨散射出来的光色并不容易,尤其还是人的肉眼难以辨别蓝与紫,以至于小阿哥们数来数去,都与胤礽说的其中不同。



    几个小阿哥没有胆子,不好意思开口来反驳胤礽,胤祉胆子最大,知道跟着太子二哥学习一定要提出质疑,二哥喜欢他提出质疑,无论是对是错,只要他提出来,总能得到赞赏与鼓励,这也让胤祉从小就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与探究,只要不畏惧学习,又没有下意识的自卑,成绩自然而来就会有的,慢慢地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信心,不再逃避太傅与先生们的教导,这就是在胤礽影响下,越学越爱学,天生对文学敏感,并且真很有天赋的胤祉。



    由于太子与大阿哥都去了前朝,有人私下教授,在上书房里,胤祉是成绩最好,也是年龄最大的,很有大哥哥的样子了。



    “太子二哥,这似乎并不是七种,一共只有六种颜色。”



    “确实是六种,因为我们的眼睛只能够看到其中的六色,”胤礽颔首道:“唯有依靠精密的仪器,才能让大家看到其中混在一起的两色,蓝与紫。但是牛顿在自己的书中可不是这么记录的,他这样写道‘六是不详的咒语,是恶魔在诱惑世人,上帝是多么仁慈,怎么会让光芒有六种颜色呢?’于是他将其归为了七色。”



    胤礽笑道:“大清其实也有不少相信上帝的传教士,他们是乘坐大船从海洋的另一片路子来的,与大清这儿的本地人可不一样。有一些人有一头黄色的头发,蓝眼睛,是不是很古怪?他们竟然以为六是个不详的数字,就像咱们自古以来,就避免四这个数字,因为它与死谐音。”



    胤祚张大嘴巴,露出了惊叹的神情。



    传教士,多么陌生的词汇,大海与大船又是什么样的呢?



    太子的课总是令他们浮想联翩,想象的翅膀就像是鸟儿一样飞向空中,恨不得快快长大能够去探索这个未知又充满了吸引力的世界。



    从光的散射、光的折射,接着说道小孔呈现,带着弟弟们玩凸透镜,凹透镜,胤礽还让人给他们搬来了哈哈镜,让弟弟们绕着三面有着扭曲弧度的哈哈镜自己照着玩,可把几个小的逗得眉开眼笑,徘徊在镜子前照来照去。



    胤禔十四岁了,按照汗阿玛的意思,明年选秀开始就要为他物色福晋人选,太子妃也一块开始物色起来,后宫里的惠妃开始了“蠢蠢欲动”,而他自己,还没觉醒那根弦,尽待在全是大汉的军中,一回来听说自己马上就要开始物色福晋了,正懵着呢!



    一旦成家立业,那就是“成年皇子”了,意义可就不同了,到时候他就可以去施展自己的抱负,去做许多还是年幼皇子不能做的事。



    无论是领兵打仗,还是别的,他会成为汗阿玛第一个派去外头的成年儿子。



    就像勒德洪说的,自家人当然比外人要令皇上信任,觉罗宗室必定在军中掌握大权,在朝中有一席之地。



    却不知,亲儿子可比宗室更令汗阿玛信任。



    可能是感受到了来自胤禔的地位威胁,勒德洪以配合皇上与太子殿下进行军队革新为由,将胤禔渗透入军中的亲信给换成了他自己人。



    若宗室自视甚高,不够识趣,那么即使是汗阿玛,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也不知道保成知不知道他所提出的军队改革给他带来了多少麻烦?他知道汗阿玛开始考察八旗贵女,给他物色太子妃人选了吗?



    已经有了事业烦恼的胤禔正出神发着呆,这边几位小阿哥们嘻嘻哈哈笑开了。



    “哈哈哈,六弟一下子变成了矮冬瓜。”



    “哇,五哥瘦成了细竹竿!”



    胤禛内心:哼,这些不过是太子搬来逗弄小孩子玩耍的,我才不会上当。



    “四弟快来照照,可好玩了,”胤祉拉了拉胤禛,将他拉到了镜子面前。



    也不知道四弟在闹什么别扭,矜持地跟在后面,真把他拉到镜子前,又止不住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瞧。



    胤礽笑问:“怎么样,好玩吧?”



    胤禛一脸冷静:我是那样没见识的人吗?凹凸镜是什么早就知道了。



    其余小阿哥:“好玩——”



    “好了,接下去要说到我们如今的天文现象,大家快坐回自己的座位上。”



    胤礽拍了拍手,一口令下,几个小阿哥一点不反抗,乖乖坐回自己座位上等着他继续授课。



    尤其还有胤禛的同胞弟弟胤祚,眼巴巴地瞅着太子,身后仿佛有一根看不见的尾巴正在摇来摇去。



    胤禛心塞了一阵,之前还冷眼旁观的神情变了,转而开始仔细听讲起来,为什么太子总是能将几个小的哄得乖巧听话,他究竟是靠什么做到令他们崇拜又喜爱,这些都值得他深究。



    【大朋友,四弟弟在悄悄地偷学哦,他一定是羡慕您获得弟弟们的喜欢。】



    胤礽乐了:四弟弟如果别总是冷着脸,每次见到弟弟们都扬起亲切温暖的笑容,他也就不会这么被小六嫌弃了。



    可惜,好像是受到了前世影响太多,带着记忆重生的胤禛抛不开自己的节操与下限,也做不到像真正的孩童一样与小孩子们打成一片,玩到一起。



    他两辈子加起来超越六十岁的老爷爷,实在没有心思去猜猜孩子们在想些什么,做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皇帝,自从他继位以后,从来都只有别人来猜测他的心思,没有他来猜别人的心思。



    这辈子重生至今每一次被太子打击,他也习惯了,只希望太子别老想起来,他这把老骨头,实在受不起折腾,心也不是一般的累。



    胤禛甚至还有些怨念:若是太子也是带着记忆重生就好了,他要是有前世的记忆,哪里还会这样闹腾。



    前世的太子胤礽虽然孤傲,可他有自己的太子包袱,才不会做一些有损自己太子尊贵形象的事儿。现在的太子胤礽,根本就是个孩子王,连汗阿玛对他难以招架。



    “接下来,孤要说的是月的阴晴圆缺,关于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这件事,早就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解释啦!”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2)”



    胤礽知道,上理论课程总是很枯燥,可在讲解的同时,又把圆滚滚的夜明珠给掏了出来当做太阳做演示,又让人拉下帘子,给屋子营造黑漆漆的环境,课程就又变得有趣了起来。



    授课完成以后,胤禔本打算与胤礽私底下见个面,说一说最近获得的情报,再提一下他最近层出不穷的动作将朝臣与汗阿玛都累得够呛,连带着他也给打个措手不及。



    胤礽却想要先与四弟弟好好交流一番,奈何图图哥哥盛情难却,三弟弟也用小鹿斑比的眼神瞅着他,他都舍不得拒绝。



    不过,既然汗阿玛放松了他,答应他来上书房与弟弟们培养感情,那他又岂会错过这样好的机会?不搞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汗阿玛都不知道他有多么努力!



    于是等小阿哥们跟着先生们去上文学课,他招呼三位兄弟们一起聚到了杜立德原先在上书房中修书的地方,里面藏着不少文书,经常有人来打扫,可太师不在了,这儿却彻底空了下来,反倒成了胤礽歇脚的地方。



    胤礽清了清嗓子,招呼大家围着小桌坐下,为兄弟们递上纸笔,开启了自己新的计划——拉着弟弟们一起写年终总结。



    今年弟弟们写年终总结,明年大臣们写年终总结,到了后年,那全大清都在写年终总结,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件良好习惯,胤礽在心里对小美道:孤觉得孤可以将这个好习惯传火,啊不,传递给其他人,让大家在忆苦思甜中积极进取,努力突破自我,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大朋友说得对!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值得提倡!】



    胤礽这么想了,也这么干了。



    “又到了一年年终的时候,几位兄弟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大家不如来开个总结会,吸取过去错误的教训,展望未来,希望明年会更好。孤觉得,年终总结有利于我们回顾过去的一年,为新的一年做好计划,新年新气象,我们再长大,世界也在变化,不能原地踏步着等待,唯有向前看,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去迎难而上,解决未来会出现的各种难关。”



    胤禔感慨道:“保成说的极是,过去一年,你我兄弟聚少离多,我原以为跟着兵部会学到一些,收获一些,却到底还是败在了太胆怯,不敢去下手,以至于错失了许多良机。比起在礼部与吏部学习的你,到底还是差了一截。”



    胤礽开始了他的发言,他神色落寞,低沉道:“孤很遗憾,在过去的一年里,孤一事无成。”



    胤祉:“啊?”



    胤禔:“……”



    胤祉欲言又止:“太子二哥为什么这么说?您如今对朝政的贡献,都已经传到上书房了,弟弟们都羡慕仰慕着您呢!”



    胤礽叹息道:“人们总是羡慕别人身上的光芒,却不知道自己也正被人羡慕着。小的时候,总盼着快快长大,去探索外边的世界,如今长大了,却怀念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如果有人问孤长大后想干什么,那么孤可能会回答‘长大以后,想做个孩子’。”



    胤禛:可拉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