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7章 第一百六七章
    如果有人问梁九功:皇上与太子在做什么?



    梁九功一定会笑着答道:“皇上与太子殿下在捉迷藏。”



    这天傍晚, 御花园中的侍卫们都瞧见了皇上与太子殿下在“捉迷藏”,他们愉快地在夕阳下奔跑追逐,太子殿下悦耳动听的清脆说话声, 远远依稀能够听见。



    从远处看见, 只令人羡艳他们之间的父子之情温馨真挚, 原来天家父子, 其实与寻常百姓家中的父子一样, 会有说有笑,玩闹打趣。



    康熙今天如愿以偿揍到胤礽的吗?



    没有!



    不仅没有, 还不小心闪了腰。



    三十岁的男人, 再也没有二十岁的活力四射了,那腰腿儿也不如从前,康熙虽有养生, 却久坐案前,一不小心,就在追儿子的过程中扭伤了。



    胤礽见康熙脸色骤变, 突然冷着脸对周围人说要回乾清宫就感觉不对劲。



    他停下了躲藏的脚步, 满面狐疑地凑了过来,担忧问他:“汗阿玛怎么啦?”



    孩子到底还是敏锐的, 康熙一有不对劲,马上就察觉到了, 比那迟钝地梁九功不知要好了多少倍。



    到底是一手养大的儿子,血浓于水,亲近着自己呢!



    “朕突然想起有要事待做, ”康熙姿势出现了些许别扭, 硬是强撑着酸酸的腰部, 恨不得立刻回宫。



    后宫之中传言帝王与太子在御花园, 接到消息的人有不少,有人自觉回避帝王与太子,亦有人急于出头,顺着传言,匆匆赶来渴望见帝王一面。



    康熙南巡两个月在外,一共只带了二妃二嫔,算上大皇子,这出行队伍人算是清减了许多。



    扭伤了腰的康熙那儿还有闲空与妃嫔闲聊,只听那句“臣妾参加皇上,见过太子殿下”,康熙就脑阔痛,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妃嫔,叫住胤礽就匆匆而去。



    胤礽正一头雾水,待到了昭仁殿,帝王直接给趴了,要求梁九功去唤善于治腰病的太医前来。



    太医用那跌打损伤的药,在康熙腰上搓揉揉捏,那药似是活血化瘀的作用,散发着红花的独特味道。



    胤礽目瞪口呆:不会吧不会吧?汗阿玛真的年纪轻轻就有腰病了吗,难道是肾虚?!



    【还不是为了追大朋友,大朋友已经长大了,可不能再淘气了啊!】



    整个治疗过程,康熙都咬紧牙关忍着,胤礽对对手指,低头低声认错:“儿臣错了,儿臣不该跑那么快的。”下次再也不这么遛汗阿玛了,呜呜呜……汗阿玛那老胳膊老腿的,万一闪着伤着,日后国事谁来操劳啊?



    胤礽心肝儿一颤,待太医带上药箱走后,忙赌咒发誓:“下次儿臣一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儿臣再也不与您追来追去了,呜,汗阿玛要是还不解气,那就拿拂尘来揍几下。”



    康熙躺着,只觉得哭笑不得,还能怎么地?钱已经借出去了,总不可能刚借出去隔天就再要回来,那太子的面子往哪儿搁?



    户部国库的账目也给填平了,唯独胤礽自己毓庆宫的账目,惨不忍睹。



    康熙一躺着,胤礽终于就机会与冷静下来的汗阿玛好好沟通了。



    “汗阿玛,三年以前问户部借钱的账目应该来还钱了,儿臣的打算是要为三年了还不还钱的人算上利息。”



    康熙冷哼一声:“他们若是还不出来,你就想要在他们的俸禄之中扣?”



    “克扣朝廷命官俸禄,放利给朝廷命官,这样的事儿,你做出来,也不怕给人指着骂。”



    “可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啊,没道理借出去的钱变成泼出去的水,那要是回不来,国库是不是迟早会被掏空呢?”



    “你要是想要朕将国库的债问朝臣讨回,又何必用这样的法子!”康熙语气重了一些,气得腰更加痛了。



    “汗阿玛,朝臣日子过不下去,是因为俸禄低,您一边提高朝臣的俸禄,一边又令人将欠债还上他们就还得起了,欠债多的,定是日子过不下去,去看看他家中情况如何,若是住着破院子,家中连奴仆都没有,还矜矜业业地干活,这样的大臣您就多赏赐一些,让他有机会还上钱。”



    至于家中奴仆不少,住着大宅子,妻妾多多子孙多多的还来借钱,那就把值钱的财务抵押,把房子抵押就行了呗!



    胤礽小声嘀咕:“这哪能算太子放利呢?孤前三个年都没要利,利息也比外头乱七八糟的放利少,孤还的是国库的债,帮得是大清国库。”



    康熙瞥了一眼这倒霉孩子,已经计算起了给朝臣加俸禄的事儿。



    “汗阿玛,前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给朝臣开的俸禄太低了,比唐、宋、元都低上许多许多,大清沿袭旧制,这一块儿稍稍增添一些吧!”



    “一个七品知县一个月可以使用的俸禄收入为三两银子,若是家中有一个奴仆,一位夫人,一个孩子加上一匹马,那么这一笔钱都不够花几天的,日子过不下去,这不是逼着做官的去贪墨吗?”



    “儿臣查到文书,发现大清发的俸禄是参照明万历年时的规定数目来发放,改动地方却是增加了亲王、郡王的收入,朝中一品大官的收入一年六百零九两,而亲王一年年俸禄一万两,这差距也太大了。”



    一个是三位数,一个是五位数,贫富差距这般厉害,也难怪朝臣都要借钱过日子了。



    康熙最初开放借钱给朝臣的口子,也是因为大部分朝臣日子过不下去的关系,尤其是没有额外收入的汉臣。



    “此事,于成龙也向朕提过,”康熙轻叹一声:“他去任上时候,连路费都是借的,做官十年下来,连一辆马车都买不起。”



    “最初朕允许朝臣借钱时,也是有此原因。”



    另外还有一原因,则在于先帝留给康熙一个由四大辅臣把持朝政的朝堂,一个看似完好,实则满、汉矛盾尖锐的江山,最初答应借钱,也是为了拉拢朝臣,巩固权力,为了缓和矛盾。



    康熙伤了腰,不能瞎跑,只能躺在塌上,索性语重心长地与胤礽说起了这其中的道道。



    “朕最初借钱的口子一开,几年过去,户部欠债的数目倒越来越大了。”



    “一开始不给朝臣涨俸禄,还是因为高位大官,全都由满臣占据,而汉臣被提拔上来的寥寥无几,从先帝年间至今,才逐渐形成了官职一满一汉的平衡局面。朕提拔汉臣,打压高位满臣,也是不想让他们形成一家独大、几家独大的局面。”



    毕竟最初的时候,朝政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决定的。



    增加内阁权力,再分散权力设立南书房,种种举措,皆与此有关。



    “之前不能涨俸禄,那么现在可以涨俸禄了吗?”



    胤礽坐在床榻边细数:“涨大臣的俸禄,减少王公们的开支,也免得国库被这些需要荣养的人拖垮。”



    康熙一个栗子敲在他头顶,笑骂道:“说得倒是轻巧!需知涨俸禄容易,减少俸禄难啊!你想一想等你长大后做了皇帝,对你的兄弟们说要扣他们的俸禄,这事儿你干得出来不?”



    胤礽:“……”



    “王公宗室确有荣养在家的,可是他们有兄弟,有亲人任职高位,领兵在外!你啊,想得太简单。”



    康熙戳戳胤礽的脑袋瓜,一想到毓庆宫里的银两空了,心里就肉疼,到底还是疼爱自己儿子的老父亲,这就下令内务府从自己的私库中掏出十万两银,一股脑地塞入了毓庆宫,完了跟个老妈子似的絮絮叨叨,瞧那模样就像是另一个徐嬷嬷。



    “省着点用,可不能再挥霍了。”



    康熙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想要索额图快一些回来,索额图要是回来了,太子做事的时候,至少还有人能劝劝他别总那么大公无私。



    做帝王的,总不可能教导自己儿子别太仁义,要利于己,这种话康熙是不会明着说出口的,那会教坏了孩子,万一学坏了怎么办?



    次日早朝,憋了一夜的康熙感觉到腰好了许多,这就将酝酿了一夜的火,直接给提到朝堂之上。



    “朕听说南巡时候,太子将户部账目给平了。”



    此话一提,两位户部尚书忙出列,恭敬答道:“太子殿下高义,国库因空缺账目而周转不开,此账一平,国库再无亏空。”



    “近些年满朝文武,一共问户部借款多少?”



    梁清標回答道:“总计一百万两银,二百五十万斛禄米,折合成银共约六百五十七万两银。”



    一共七百万银,全都让太子给还上了,这样的财大气粗,也唯有拥有琉璃官窑红利的太子能够出得起。



    康熙在御座上叹道:“朝臣入不敷出,要靠问户部借钱借米过日子,还是俸禄太低的缘故,俸禄低,则易生贪婪之心,生**吏治,而今朕欲提升满朝俸禄,内阁且拟定个章程出来。”



    要给大家涨俸禄?!



    这敢情好啊!



    帝王话语刚落,朝臣皆上前来谢过万岁隆恩,马屁精们夸赞的话语都要抛出去了。



    谁知康熙话锋一转,手掌排在御前桌上“砰砰响”。



    “国库账目亏空,太子填平账目是其宅心仁厚,放言要借钱给诸卿,也是其好心,偏有些人得寸进尺,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寻太子借钱,这算什么?!满朝文武日子过不下去,指望着一个十岁孩子的善心来度日?!”



    帝王怒极斥道:“朕不过两个月不在,太子东宫所有余银全空了,现在不得不靠内务府接济度日。你们看看你们,一个个自诩文成武就,尽骗一个孩子的钱,害不害臊?!”



    帝王涨俸禄当然不是为了别的,这俸禄涨了以后,你们还不快将问太子借的银钱与俸米还上?



    胤礽正襟危坐在下边,老老实实不发一言,纯良又无辜。



    哦~汗阿玛回来了,腰杆子硬朗了,孤有人撑腰啦!



    涨俸禄好啊!涨俸禄就有钱来还,这钱,还不是从汗阿玛的左手,到了汗阿玛的右手。



    自南巡回归后,大皇子也加入了朝堂,与满朝文武立于一处,立于各部尚书之前。



    胤禔个儿比胤礽高多了,长相已经有了少年人的长身玉立,眉眼间英气勃勃,少了一些稚嫩,多了几分英俊。



    帝王发怒的时候,胤禔也去瞅倒霉弟弟。



    余国柱借钱来的孝敬,可都送到他手中来了。



    胤禔拿着毓庆宫中的银票,只觉得烫手的很啊!



    待朝会一到,胤禔找找机会就偷偷来寻胤礽,将银票塞给他。



    胤礽惊道:“你做什么?干嘛给我银票,我就算再穷,还有汗阿玛养着,哪儿还需要兄弟来出钱呢?”



    胤禔没好气道:“你好好看看这银票上的标记。”



    胤礽:“咦?东宫的标记。”



    “朝臣中确实有借钱度日的,多的是靠问户部借钱发财,甚至是借此出去放利的手段,你长点儿心,平国库是那样好平的?!”



    “孤知道了,清算的时候只清算官员,不会牵扯到大哥的,大哥放心,加班还债制度不会落到你头上的。”



    胤禔没好气的话,与胤礽的话一起说出了口,两人皆微微一怔。



    胤禔:“……清算?”



    他回味起了汗阿玛在上朝时大怒的模样,一副满朝文武都是欺负朕儿子的护犊子样,恍然大悟。



    好哇!平国库之事,原来是傻弟弟在给人挖坑呢!



    “大哥放心,谁借钱就问谁要,不会出现牵连的事儿,汗阿玛也不会想要看到因为这些事牵扯出大批人罢官免职。”



    胤禔沉吟片刻,拧眉提醒他:“追债时,小心自己的名声,别落得个太子放利遭人弹劾。”



    “不会的,孤打算新成立一部,用来放贷和计算还债,现在正是需要打响名声,民间放利钱是黑心官员与坏商所为,为何不经营一个朝廷的借款部门呢?现在正好是经营口碑的时候,这样可以在急需用钱的时候借出去,然后分期还款再慢慢还回来。”



    “孤之前还说要给大家三年加上两年的还款,汗阿玛直接改成了一年期限。”可见是气狠了。



    胤礽笑道:“其实要债这事儿不难的,只要汗阿玛下决定,一切要看汗阿玛的态度。”



    至于还不上钱,还骗他的人,那就让他在牢里一边坐牢一边干活,以身抵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