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七章 零售集团的发展
    一月的厦门,海风轻拂着。



    张松轩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身侧是说着本地话的民众们,一群上了年纪的大妈们,手里抓着红色宣传单,上面印刷着特价商品。



    “哎呀,你看这个超市降价了,鸡蛋便宜好几毛钱呢!”



    “不错,不错,我家卫生纸要用光了,我准备去顺便逛一逛,就是离我家有点远啊!”



    “能有多远啊,咱们坐公交,四五站路而已。”



    “……”



    他驻足在街道上,听着路人的谈话。



    早在零一年的时候,他就已经经营几家小超市了,并且开始了福州首家农改超的超市,引入了生鲜货品这一“颇为”时髦的栏目。



    当时的永辉经营这家超市的时候,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商超面积,都用以经营生鲜栏目的货品,涵盖了各种海鲜、农产品、餐桌食品。



    营造了干净、有序、舒适的购物环境,轰动了当时的整个福州市圈子。



    在经历了一阵内部争执后,“生鲜派”战胜了“全面派”,张松轩也渐渐把目光投入了“生鲜超市”概念,而为永辉自此以后的超市模板定下了基调。



    这种经营业态刚一出现的时候,就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准确的市场定位大获成功,并且取得了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被誉为当时华夏“农改超”的开创者!



    农改超,就是农贸市场改成大型生鲜超市,其早期的竞争对手的是那些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所以才能够在早期取得那么快的发展速度。



    他很明白永辉此时面对消费群体,是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高收入群体。



    而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生鲜超市的受众饱和后,他们就需要和超市争夺消费者了,虽然华夏的经济不断变好,永辉潜在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可是这个群体扩大的速度,远远达不到他扩张的“野心”。



    他不想要做小众了,他想走“大众”路线。



    当然还要保留小众的基本盘!



    “去年的营收673亿,同比增长541,净利润123亿,同比增长11……”



    他念叨着这个数据,有些无奈叹了一口气。



    远远支撑不起他的扩张步伐啊!



    他也是个有追求的人,眼看着国内的零售市场,达到了那种“大世之争”的阶段,他张松轩可以想“问鼎轻重”啊!



    可是现实的困难制约了他的脚步。



    万般困难综合起来一句话,那就是兜里的钱不够了。



    所以说,吴奇的商业生涯极其轻松,因为他大多数的时间,都不需要为钱发愁,在通晓了未来发展趋势后,股市和期市别人眼中的洪水猛兽,却成了他眼中的银行门口的at。



    “上市!”



    他心中凛然,坚定了决心。



    ……



    “今年零售集团提交的年底工作报告总结在这儿。”蒋秘书捧着一份厚厚的资料走了过来,堆在了吴奇宽大的可以做床的办公桌的一角。



    “嗯。”



    吴奇木然点了点头,伸手揉了揉眉心。



    管理一家公司并不轻松。



    历史书里,那些古代皇帝每天处理的证物,用牛车拉来的竹简都以数百斤计算。



    而到了现代,办公流程简化了,很多文件都电子化了,可是每年的总结报告都要归档,所以这些都是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一式两份的递交上来的……



    看着数以百页的文件,吴奇的嘴角也抽了抽。



    真羡慕那些一目十行,思绪敏锐的商业天才,他的天赋不低,却也不是顶尖。



    大量的数据涌入脑中,挤得他几乎思考不及,像是一团浆糊一样堵了起来。



    还好他的基础判断是有的!



    那些与时代不符的意见,只要批注红字“驳回”就好,然后等着下属们继续修改完善,颇有一种无良“甲方”的感觉。



    翻开手边的最近的一份文件。



    蒋云云已经大概整理了一遍,按照她的归纳的顺序通读,才是最省力最简单的方法。



    “截止到一月一日,华夏以及港澳台地区,苹苹便利已经有了三千六百一十三间。”



    比起国际巨头711还是多有不如的!



    但是在国内的社区零售这一行业,已经是巨无霸级别的霸主了,包括711这种国际知名企业,在粤东和魔都地区的争夺上,已经远远落后于苹苹便利了。



    当然,全国的社区超市数以十万级,这些超市大部分是家庭经营,少部分是地区性质的便利店品牌,苹苹便利在这个庞大的数据前,依旧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扩张速度不慢啊,今年扩建了一千两百多家,同时关闭了一百二十三家。”



    几乎是一天就有三家便利店开张,此时零售集团采用的是一二线城市直营,三四线小城市吸引加盟商的策略。



    “自营占到扩张部分的三分之一。”



    吴奇看着这个数字点了点头,因为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早期需要加盟商扩张版图,可是随着华夏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三四城市民众消费能力激增后,这些地方也会成为便利店的热土,到时候这些授权出去的便利店,又会对公司的自营店扩张形成制约。



    所以加盟的审核门槛极高,不然扩张速度肯定更吓人。



    而为什么以苛刻的条件挑选这些加盟商呢?



    为的就是提前消灭“潜在对手”,即使没有苹苹便利的指导,这些加盟商也不会自此消失的,反而会加入其他的阵营之中,比如地区性质的便利店品牌,又或者是711等这些外来品牌。



    而苹苹便利提前占了位置后,挤压了其他对手发展空间,这样也明面上最好的选择了,一种……无奈的妥协罢了。



    “全年营业收三百七十一亿,同比增长速度46,净利润442亿……”



    吴奇看着报告上的这一串数字后,一种“终于让我看见回头钱”的感觉油然而生。



    相对于永辉的地区性质生鲜超市,苹苹便利的扩张速度稍慢一点,但是比较于那些同行而言,它的基数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扩张就略微谨慎……个屁,吴奇看着关闭的门店数据,脸色变得略微有些发黑了!



    不赚钱自然要关闭,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不过还是要敲打一下!



    吴奇思索着写下批示不要太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