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大海捞针
    仔细算算这也是这些百姓难得的一次团结,团结对抗他们的友军。

    谢轻谣在院子的时候和莫真一起说说话也能解闷儿,但是这一次从雍明申一处回来以后,心有些躁动,也静不下来了。

    谢轻谣不知道那个见过雍明申的人究竟是谁,也十分好奇如今还能有人暗中帮助他们吗

    谁呢

    难道是南宫承煜派去的人。

    谢轻谣对此有些怀疑。

    “我并非真的要查到底,只是如果我们知道是谁了,我们日后也能保护一下这位友军。”

    既如此,她也不隐瞒南宫承煜,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他,看着南宫承煜面上也微微露出的惊讶,她明白了,一定不是南宫承煜派去人。

    南宫承煜道“若非你今日所说恐怕我也不知晓,这个人,不是本王派过去的。”

    “那究竟是谁呢如果能找到这个暗中一直帮我们的人,之后的事情恐怕要顺利很多。”谢轻谣立刻转身,又忙道“要紧的是,这个人能见到雍明申,所以身份不会太低,他知道很多事情,所以一定是个不引人注意但却人脉颇广,他私下告知雍明申一些事情,瞒着我们,说明这个人不想被我们发现,我的猜测是,他不是不想被我们发现,有可能是不能被我们发现,因为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南宫承煜一笑“猜出来是谁了”

    “没有。你呢”

    “大海捞针。”

    谢轻谣大笑“我以为你要告诉我你知道是谁呢,用不用派人查查”

    “依我之见,不必。”

    谢轻谣一寻思,好像也是哦。

    南宫承煜道“父王来信了。”

    谢轻谣一紧张“挨训了吧”

    “嗯,不过更多的是教导。”

    “教导”

    “父皇让我们胆子大一些,我大燕不必在雍国面前过于卑微,至于最近出的事情,父皇命我必要详查。”

    谢轻谣点头“父皇这是在给你信心。”

    南宫承煜笑了笑。

    这么久以来,皇上送来的信都是公事公办,甚少有些问候,想都不用想,南宫承煜现在心情好一定是因为皇上这一次的信里多了不少问候的话。

    大燕的皇子,不论出了什么事,都是皇帝的儿子,别人还没有处置的权力。

    对于皇上来说,他惩处,可以。

    至于旁人,那叫僭越。

    如果没猜错雍王那边也收到信件,按着谢轻谣对皇帝的了解,这位皇帝一定是刚柔并济,两方施压。

    难怪这几日他们在院子里能好过一些,外面驻守之人也消失了。

    南宫承煜站起身来,松松身子,笑了笑“父皇的话说的有道理,该动动手了。”

    “啊”

    南宫承煜望向远处,“下面来消息了,诸国不知得到了什么风声,如今坐不住了,恐怕大战在即。”

    襄王一处经过了这么久的折腾各处调粮总算度过了危机。

    “王上之前传的有人贩卖粮食,就在这一两日了,小的准备带人去收”

    襄王点头“仔细盯着,若是有埋伏立刻撤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外面传来的消息是不止我们着急,如今送粮食那些人也着急,因为是私下的货,如今也没多少人敢接。”

    襄王嗤笑“若是连这个胆量都没有如何在西域立足如今我们缺粮食,要和这边打好关系,但凡是哪里有粮食都要调过来”

    “是”这人随后又抬头,低声道“江湖传闻,晏华副使已经回太衍府了。”

    襄王一顿,抬头看了一眼,想起了那个锦囊。

    晏华暗中帮了他不少忙,这一次的粮食,包括种种,虽不知他究竟有何图谋,但做的事情都光明磊落,没有害过他们。

    但就是这样才让襄王有些紧张。

    他宁愿用一个每日都算计着别人的人,不论是贪财还是贪色都好,这样的人用着放心。

    但是晏华不同。准确说,他不能对晏华用用这个字眼来形容。

    晏华这个人他摸不透,也不好把握。

    如今晏华回了太衍府,这样声势浩大,虽然襄王自己平日是不屑于江湖势力的,但是现在他还是有些担忧,襄城内百废待兴,他也准备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时间再怎么紧张也一定要拖延到一月,如果太衍府的人让他们在这段时间动手,这就是为难人了。

    襄王看了一眼,又问道“那边可曾专门给我们传过什么消息”

    “未曾。”

    襄王淡淡点头,“若是有了任何风吹草动立刻传消息来。”

    “是”

    雍国军营内。

    雍明琪巡视一圈后,轻轻一笑“这种干劲儿要是能一直保持下去就好了。”

    几个副将笑了起来。

    雍明琪道“这段时间还有我们的人跟着去运送粮食吗”

    “有的,正是这个节骨眼上,如今都派人死死跟着,盗贼多,没办法。”

    “嗯,做的好,不过我这几日暗暗想着,这半个月的粮食也不用运送了,暂且停下吧。”

    几个副将愣住了“二王子恕罪,这是王上定的规矩。”

    雍明琪一笑“我清楚,此事我自会和父王说起,你们暂且准备着吧。”

    “是。”

    雍明琪进宫了,这一日殿内正有几个大臣和雍王谈论着事情,包括雍明申也在。

    雍明琪来了以后拱手道“拜见父王。”

    雍王抬手让他站起身来,雍明琪随后又对着雍明申客气的行了礼。

    雍王道“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但如今修葺城池劳民伤财,动不得,且再等等吧。”

    几人应声低头。

    雍王看向雍明琪,问道“你此刻前来所为何事”

    “儿子有一事禀奏。”

    “说吧。”

    “儿子提议将与外的粮草运送停止。”

    几人错愕回头,有些惊讶,雍明申也不动声色的看了过去。

    雍王皱眉“这乃是城内与外的商贸往来,只是停止一日便会损失不少银两。”

    雍明琪道“儿子并非此意,不是全部停止,而是分拨派往。这几日儿子在军营之中,早先前也跟着队伍走过一趟,危险的时间段大多都在每月月末,又或者是走阳平关一路时,儿子建议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如将每月的粮食运送提前,也等同于停止了月后的运送。”

    宋将军也在,他笑笑“二王子聪慧,短短数十日便能意会至此,老臣佩服。只不过这个办法之前军中并非没有想过,运送粮食的日子从来不是我们来定,而是诸国共同商议了一个日子,大多都是在月末,匪徒多在月末也不过是赶着时间,若是我们提前,匪徒自然也会提前,避不开的。”

    雍明琪道“倘若每月时间不定呢。”

    雍明申道“这样外面的敌人摸不准我们的时间了,而来往的商人采粮也会摸不住时间。”

    雍明琪一笑“每年运送损失的粮食数量与采粮的数量几乎对半,任凭采粮之人与我们无法对接,但是这样我们也不会亏损,如今我方士兵在外也多有驻扎,若是无人购,大可送到驻扎之地。减少亏损。”

    雍明琪将自己已经写好的册子呈递上去,上面都是关于他准备的计划,写的十分详细,可见下足了功夫。

    雍明琪道“儿子已经询问了不少大臣,他们之中也多有此想法的,不过未曾实践,如今正好休战,千载难逢。”

    雍王看过以后,轻轻道“明申,你觉得如何”

    雍明申沉声道“不妥。”

    他只说了两个字来表明态度。

    雍王有询问了其他几个大臣,几个大臣摸不清雍王的意思,对于此事也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犹豫了,只能委婉的应付了几句。

    雍王最后看向了宋将军。

    雍王道“宋将军也是军营中的老人物了,有何想法。”

    最后一个问题落在了宋将军身上,这几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雍王不会听他的话做判断。

    但是,在雍明琪第一次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如果现在站在殿内的其余人都反对,不论是否委婉,那么这个提议也就没有必要拿到朝堂上去说了。

    就像是初选,只要有一个人同意,这个提议才能到下一轮。

    所有人都看向了宋将军,知道雍王这是扔了个难题过去。

    宋将军这些年一直不争不抢,低调内敛,对人和和气气,他现在的话可是得罪人的事情,但是按着惯性,其实现在站在殿中的人已经猜测到宋将军很有可能也是委婉的说些话。

    宋将军笑道“二王子为民操劳,短时间内能悟到这一点实属不易,不过此法不够完善,还需深究”

    果然,也就是委婉的客套话,等于没有表明态度。

    “但是老臣同意二王子这个想法。”

    忽然的一句话打的众人都看了过去,这样肯定的话竟然是从宋将军口中说出的

    几个大臣赶忙收敛神色,随后静静地听着宋将军的话。

    雍明琪也有些诧异,他眉心一跳,默不作声。

    雍王也好奇了,他笑着反问一声“何解”

    宋将军悠悠一笑“二王子如今新上任,正是朝气蓬勃之时,我等也不该多加劝阻打击,有想法是好事,便是先王时就多多鼓励集思广益,故而老臣赞同二王子的想法。”

    雍王大笑“你这不是赞同想法,是赞同这一番勇气啊”

    雍明琪对着宋将军行了礼,委婉的笑笑“多谢宋将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