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六十七章.牵连酒楼
    ,最快更新庶女无敌挡我者跪!



    任谁都没有想到怎么还能牵扯出一个宸王妃呢。



    这两位大人也是忧心,这种事回禀了以后见了宸王府的人也不好说话,不回禀,若是皇上怪罪又是麻烦。



    皇上静静道“此事朕不希望还有外人知道。”



    两位大人一齐出声“是。”



    这种话还用皇上来提醒?



    有几个脑袋敢将这种事情在外面胡说?



    若真的和宸王妃关系也深的话,这可……这可就是皇室丑闻了。



    便是天家颜面还是要的。



    之后皇上又传了谁,不得而知,关于宸王妃的事情,却没有一个人再提,所有人到现在为止还只是知道公良文轩被继续关押。



    公良文轩当真是舍得,一大笔钱,全部交了,他交的痛快了,但是有人不痛快,甚至是愤怒。



    太子一直不打算出手此事,但是公良文轩这个人有意思,也不怕死不怕惹事。



    太子去见了公良文轩,私下见的。



    小牢头将铁门打开,随后悄悄的退了出去守着。



    太子环顾牢房四周,觉得这里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看着脏兮兮的墙壁杂草,还有着偶尔爬过的虫子,他不由得拍了拍袖子,隐藏不住的厌恶之情。



    反观公良文轩,则是像是坐于明月高台之上,一身华衣还未沾染半点凡尘,当真是清净自如。



    听下面人说公良文轩在牢里过的自在他还不信,现在信了,当真是信的彻彻底底。



    “看来是本宫多虑了。”太子道。



    公良文轩睁眼,歪头一笑,看着面前素金色薄裘长衣的太子,头上衔冠,明珠璀璨,一举一动都是皇家天威,也不亏是皇上亲自教导出来的,当真是有一股王者风范。



    公良文轩叹一声“臣有伤,不便行跪拜大礼,殿下赎罪。”



    太子皱眉“有伤?用刑了?”



    公良文轩笑笑“不过是臣早年落的旧疾,如今在牢中,阴冷潮湿,旧疾复发罢了。”他说的轻松,但是太子却心中了然。



    公良文轩身上的旧疾都是拿药控制着的,他曾经见过一次。



    那日,推开门,看见公良文轩满身是汗,青筋暴起,一直砸向自己的腿,看着他滚在地上痛不欲生的样子,惊讶了很久。



    之后才知道,这是公良文轩在外历练时落的伤,这辈子都好不了了,换句话说,公良文轩这辈子都不可能征战沙场,虽有精湛的武艺,却受限不能常用,一辈子只能当个文人了此一生。



    也是可惜。



    但这样更好不是吗,一个废人,更好利用。



    太子轻声“本宫听说你在这里过的不错?”



    “四方墙壁,一碗沉汤。确实不错。”公良文轩不疾不徐的答道。



    太子靠近他面前,蹲下身来,两人相隔很近,轻轻吐气都能感觉到温热感,太子将声音压的很低“胆子够大。”



    公良文轩“殿下何意?”



    “你知道本宫在说什么。”



    “殿下不说,罪臣怎知?”



    “你当真不怕本宫就这样让你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殿下说笑了,罪臣已是戴罪之身,总有一天说不定要尘归尘土归土,既是人,便逃不过此劫难。消失也好。”



    太子用手抓住公良文轩的衣领,冷冷沉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给父皇说过什么?”



    公良文轩就算有伤,却依旧有力气,他嗔笑“罪臣并未告知皇上……贪污的欠款是从您那里来的。”



    太子脸色一变,起身,他看了一眼公良文轩。



    如果现在能杀死这个人,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但是他不能,他不能杀了公良文轩,这个人……还不能死。



    公良文轩温和的笑笑,似春水涟漪,任凭太子再怎么动怒,他心中仿佛都不会有半点波澜,就像是看着一个无关乎自己的人在讲话,他静静的盘腿坐着,忽的一笑“罪臣效忠于殿下,又怎会陷殿下于不仁不义之间,殿下当初对罪臣有恩,罪臣不敢冒犯,自当尽心竭力,为殿下效劳。”



    太子嗤笑“冠冕堂皇!”



    “冠冕堂皇也罢,虚情假意也好,罪臣无话可说,罪臣挪用殿下之下名目银两,也是迫不得已,心中愧疚。”不知道的人,乍一看,还当真以为面前这个一副诚恳面孔的人是无辜的,公良文轩将自己的态度放低了很多,他回忆道“殿下放心,罪臣只想保命的,其余的,无所谓。”



    太子冷笑“如今本宫不动你,但你莫要以为,这世上就没有人动你了。”话锋一转,又道“收敛一些吧,了解你的人,并非本宫一人。”



    这句话令公良文轩的风轻云淡瞬间消失,面色也是一变,他缓和了许久。



    铁门忽的一震,可能是年久失修,连带着整个牢房都传来滋啦滋啦的刺耳之声,回音空旷,在这个大狱内仿佛临死的宣判。



    刚才送人进来的那个牢头听见这么猛烈的一道声音后,又想起之前听见断断续续里面的争吵声,更是恐惧,连忙缩在角落里,恨不得钻到地缝里。



    他暗暗想着,会不会太子殿下出来拿我撒气?



    真是造了什么罪了……自己半年前好不容易求了个看大狱的活儿,为的就是这里清闲没事干也不用担惊受怕,自己交了一大笔银子买了这个位置,当时那个人还说“你就放心吧,这大狱啊,常年没人来,看大狱的人俸禄还高,怕什么?”



    现在倒好,直接出了这么大的事。



    小牢头还沉浸在自己的脑海中,却听脚步声传来,还带着一声冷笑“好好看着里面的人吧。”这句话意味深长,但小牢头却听不懂其意。



    公良文轩在牢里笑了。



    小牢头则是赶忙卑躬屈膝的跟在太子后面说着“是是是……明白明白……”



    公良文轩静静的坐在牢里,自己笑了笑,看着之前有人送来的一壶小酒,轻轻拿起,在手中轻晃,宛若琼浆玉液,他轻轻的喝了一口,瞟到了那边小牢头擦着汗担惊受怕的走来的样子。



    “是我被训斥,怎么你比我还害怕?”公良文轩笑道。



    他又饮了一口,随后将酒壶的送到了铁门外面,笑道“压压惊。”



    在此之后,皇上专门成立了禁卫调查组,专查此事。



    小牢头拿起来喝了一口,说实话,他这些日子和公良文轩经常见面,这里少有人来,就当做是解闷了,偶尔说一两句话,也觉得此人真的……不错……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个想法,面前之人不是好人啊。



    “这吓人了……太子殿下脸色黑的能杀人……”小牢头长呼一口气道。



    公良文轩轻声问“都怪我,我也不想让别人生气啊,唉……”他抬头,露出微笑“刚才你在哪里?怎么也不知道进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太子殿下请出去呢?”



    “我?我不敢我不敢……你看看我有几分胆量,这里面声音那么大,我听得都心惊。”



    “哦?这么说你刚才在外面是听见我们说话了的?”



    猝然,小牢头身子一僵,面色陡然一边,他看了一眼公良文轩,连忙就道“我没有!我什么都没听到,我什么都不知道!”公良文轩将话轻而易举的套了出来,但却没有任何在意。



    他笑笑“别怕,我就是随便说说。”他笑的和善。



    小牢头身子有些发抖,他看着还在牢里的公良文轩,突然觉得有些渗人,连忙扔了酒壶,碎一地,水渍浸染,他跑走了。



    几天后,已经不见这么一个人了。



    大狱内换成了几个新人来看守。



    偶尔间,他们谈论起了之前那个牢头,说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说是之前那个在牢里有邪气还是怎样,回去了人也跟疯了一样,说话也说不清,浑身乌青,哎呀,死的太惨了!你是没见到!听说临死前还在支支吾吾着什么酒???”



    “行了行了,快别说了,怪渗人的!”另一个人连忙避讳的不再提。



    牢中如何不得而知,因为镇国公已死的消息被传开了。



    从京中派往的金驰禁卫,乃是皇亲亲卫,一路飙回,将镇国公已死的消息传回宫中。



    先是到了皇上处,虽不知禁卫与皇上如何所说,但却只皇上闭眼悲伤许久,当真是一瞬间身子颤抖,随后从金銮殿内传出消息,宣旨“镇国公在被调回时,因山路雪崩,丧命。发以国丧。”



    随后便是皇后宫中,是琉璃来传的话,琉璃恭着身子,连忙碎步进殿,忙跪下,神色慌张,道“娘娘,刚才传了旨意来,镇国公……发国丧……”



    皇后手下抓紧,起身,眉头紧皱“镇国公?”



    满殿下人皆以跪下,沉声不语。



    琉璃也不再答话,随后让下面跪着的人都下去了,起身,扶着皇后,问道“娘娘……”



    皇后沉声“镇国公……”她坐了下来,侧首先是问一句“皇上如何了?”



    琉璃道“听下面人来传,说是皇上听到消息后,直到现在滴水未进,殿门也未曾踏出半步,连高公公都不得近身伺候……”



    皇后道“吩咐下去,不得让人去叨扰皇上……”皇上心中不好受啊。



    别人不知道,但是皇后知道。



    当年皇上和镇国公还年少时,当真是双杰称世,令人加赞,一个为皇家血脉,一个为宗亲世家。两人几乎当年应为知己,是远比如今云鹤先生的关系都要好的。



    镇国公征战无数,战功赫赫,当朝无人能敌,便是先帝在时都是多为提拔。



    皇上登基后,第一个提拔赏赐的便是镇国公。



    之后……



    之后宸王被送到镇国公处养着,一开始也是因为皇上对镇国公府的看重。



    但是人情啊,人情是捉摸不透的,也正是因此,之后关系慢慢疏远……



    但再疏远,人人心中都有杆秤,之前的相交不可能淡于水而浮于云,镇国公被诬陷时,此等大事,皇上虽有惩罚,但却意味不明,只是发配蓉城,多想一分便知其意。



    “发以国丧……这可是大燕第一位啊,吩咐内务府好好准备,外有礼部,相与详谈,不得有误。”皇后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