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九十九章.正式相见
    ,最快更新庶女无敌挡我者跪!



    一日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很快,似乎一天的时间就慢慢过去了,谢轻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比今天轻松快乐了。当然,除了一日三次的用药。



    晚上的时候,谢轻谣问道“你明天是不是就要去城北了?”



    “本王还没说,你就知道?”



    谢轻谣笑笑道“看你忙了一天,就知道你最近可能要出去一趟,是和云鹤先生一起去么?”



    南宫承煜道“是啊,云鹤突然提出想要更换上层材料,必要先考察一番。”



    谢轻谣奇怪道“现在这个时候更换?会不会来不及了?”



    “本王也是这么跟他说的,但他说可以一试。”



    谢轻谣点头。



    云鹤若是说可以,恐怕就是真的可以了,毕竟建筑大师,哪里轮得着他们这些人去反驳,如今事事都要遵从云鹤的意见,平常堤坝的修建都是要来给南宫承煜这边问候一声,如今不同了,全部都要来双重告知,先去云鹤先生处,然后再来南宫承煜这边。自然这也是南宫承煜默许的。



    一天的时间,南宫承煜将手里的图纸全部观测完了,之后又命人去送给云鹤先生,等云鹤那边再看几眼,明日便是去城北一趟。



    谢轻谣在深夜,悄声道“我也想出去呀。”



    “病还没好,明日留在府里,城北那边温差大。”



    南宫承煜说的自然随意,但谢轻谣却身子一翻,背对着他,委屈道“我就去一下下呀,再者,明天的天气也好,干嘛不能去?我保护你呀!”



    南宫承煜将她的被子向上拢了拢,轻声道“府里不好么,院子里想要什么玩的给下面人说,都有送来,城北有什么可去的?”



    谢轻谣道“人是会闷死的!”



    南宫承煜看着谢轻谣咋呼的样子,叹一声“像你这样折腾下去,恐怕等回了京城这病都好不了。”



    谢轻谣道“大不了我回了京城在王府里养着?总归你不能把我锁在这个小院子里吧?”



    外面刮起了大风,树枝被吹的咔哧咔哧作响,卷风嘶响,竟有种还要落雨的模样,但谢轻谣有把握,明日一定是晴天。



    第二日一早,南宫承煜起身穿衣裳的时候,谢轻谣就去开了窗户,光着脚,攀着榻,笑道“呐,我说是晴天吧,你不信。”



    南宫承煜站定,问道“真要一起去?”



    谢轻谣皱眉道“当然啊,我今天穿厚点就行了。”



    就这样,里面的衣裳裹了两层,当真是厚实,谢轻谣感觉自己浑身都被束缚了起来,但就这样也是乐得自在。本来打算留下莫真,但莫真的一腔热情不亚于她“主子,凭什么你都能出去,我不能出去?这不公平?”



    谢轻谣道“你比跟我提公平,我就问你,你去了城北还吃不吃果子?”



    莫真犹豫一下“……不吃了吧?”



    谢轻谣冷笑“别去了。”



    莫真道“不吃!绝对不吃!”



    就这样,又带着莫真一起去了,去前,两个人还比较耽搁时间,外面的人等着,院内的两个人还被催促这喝最后一口药,满口苦涩的走出门。



    郑含看着他们二人一脸难受的样子,问道“你们……?”



    谢轻谣摆摆手,随便问道“军师也要一起去?”



    郑含一笑“不了,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日我和方城主还有事,就不同去了。外面的马车和官兵已经配好了,出了府门便是,我只是来交代一声。”



    谢轻谣感觉身上有些紧绷,于是松松腰带,正好露出了里面的几层衣裳,正好看见了,奇道“这才什么时候,你就已经穿了这么多?”



    谢轻谣一讪:“哈哈哈,保暖嘛,万一城北那边冷呢。”



    郑含皱眉,突然想起来昨日南宫承煜让他准备的药材,他本以为是南宫承煜身上不爽快,要点取风寒的药,现在看来……



    里面拖拖拉拉的南宫承煜总算收拾好了,只见他手里拿了一个竹筒杯子,里面装着温热的水,他出来后,递到谢轻谣手上,没说话,但谢轻谣却面上一喜。



    郑含离开后,谢轻谣赶忙喝了满满一口,刚才的苦药味借一些,也缓解了口中的干渴,那个药本来每次喝完就口干舌燥,也幸好南宫承煜思虑周到。



    谢轻谣又陷入了自责,她刚才心中还抱怨过南宫承煜怎么那么慢……



    出了府门,上了马车,谢轻谣和莫真单独坐后面的一辆,云鹤先生和南宫承煜坐的是前面的一辆,两辆马车行驶走后,刚才套马车的两个人那叫一个感慨。



    “当河督大人的护卫都这么好的吗,出门都坐的是马车?唉,我要是能在河督大人身边干个什么就好了。”



    “你?就你?算了吧,我还差不多呢!那个柳护卫我可听说了,大人对他可好了!”



    这两人的议论之声是被郑含打断的,郑含正是出门一看,却听见了这两人的话,他并没有停下步子,而是轻笑一声,足以让那二人听见。



    郑含走远了以后,那两个人都有些害怕,面面相觑,心中嘀咕着,刚才郑大人究竟有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



    马车上的谢轻谣和郑含则是什么都不知道,两人躺在马车里,要多潇洒有多潇洒,如今正街的路面平整了,也不存在马车颠簸。像之前的话,坐都要规规矩矩的坐着,姿势不对,马车稍微颠簸一下,人都能前仰后翻的倒了。莫真都已经被摔出阴影了,有段时间,她是十分厌恶马车的,宁愿自己骑马或者走路,也不愿意在马车上受罪。



    路面平整了,没一会儿,城北就到了。谢轻谣和莫真赶紧下了马车,去前面那辆马车等着南宫承煜和云鹤先生。



    马车外面都是前来相迎的人,看来他们是提前得到消息了。



    相迎之人大部分都是周围的工匠,各个都是伸着脖子,瞧着里面的人,有些人没见过云鹤,但云鹤所教习的修建堤坝的知识却是让他们崇拜不已。



    莫真没想到城北这边这么热闹“主子,怎么我们来的时候没有这么多人迎接呢,我觉得我们没有了面子。”



    听着莫真打趣的话,谢轻谣笑道“咱两个护卫要啥面子?”



    仔细说起来,今日才是云鹤先生第一次正是的来城北,之前虽然云鹤来过,但也是暗访,身边却一直没有跟人,也没有叫人来问话,今日恐怕是要切实商谈了。



    南宫承煜能一道相陪,更足以见重要性了。



    云鹤先生下车后,立刻由他身边的小厮前来搀扶,一身白衣,仙风道骨,为人带笑,十分和善,看见谢轻谣时,也是致意微笑一下。



    谢轻谣退到南宫承煜身后,只见那边已经等着的樊顺赶紧上来行礼道“拜见河督大人!”众人跟着纷纷行礼。



    随后,樊顺又转身对着云鹤先生告礼道“云鹤先生有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云鹤很客气道“不必多礼。”



    南宫承煜看向樊顺,淡淡道“有人提前给你通知过了?”



    樊顺道“回大人,是郑军师说今日是大人和先生要一起来,让我们提前准备好。”



    樊顺身边的工匠道“大人,昨儿来人传了以后,草民这边都是准备好了的,只要大人想问的,都能回上话。”



    南宫承煜点头,随后负手道“本王和先生只是来巡视,不可耽搁下面修建的进度。”



    工匠连忙点头道“您放心!绝对不会耽搁。”



    谢轻谣往下面看了一眼,确实,该干活儿的人都在干活儿,几乎没有人在闲着,那边都是忙碌的,下面人接人,高喊声不断,压根就不理会上面来人来巡视。



    樊顺在一边笑道“其实不论大人们来不来,这边堤坝的修缮都是这模样,没有人敢耽搁的,您看,恐怕下面的人还不知道这里来人了呢。”



    南宫承煜淡淡的应一声。



    云鹤先生身边的小厮一直搀扶着,云鹤先生到了这边,也是远眺一眼,笑道“梁城这地方,水产丰富,气候适宜,山峰连绵,乃是粮仓之地。”



    一边的人听到了,都是满脸笑容,他们立刻就道“可不是嘛!梁城当初还好的时候,那叫一个风调雨顺四季分明!这各地哪里闹了蝗灾哪里受了难,都是从我们梁城第一手运的粮食!”



    “就是啊,梁城当初好着的时候,来往的商客都是挤不进来的,想要进城?等着吧!而且!每年给官府报的税收,也是诸多城池中最多的!”



    “我还记得!梁城每年纳兵都是梁城又出人力又出财力,都是居首的。前几年皇上对我们梁城都是多加封赏的。”



    众人听着下面人一句接一句的话,没有拦着,都在听,那些人说的高兴,云鹤先生也是温和一笑,缓慢的说道“也正是梁城如此至关重要,所以朝廷从来不会放弃梁城,圣上之心一直牵挂于此,更是为梁城日日担忧,朝堂之上朝野之下,也都是人人挂心,纷纷关怀。”



    这一番话说完,立刻有人跪了下来,纷纷道“草民们叩谢圣恩!”



    谢轻谣看着云鹤先生,心道“刚来就能做到用一番话让人心口诚服,明明他也没说什么啊……怎么就这么厉害……”



    看着众人敬仰的目光,云鹤先生继续往前走,有人沿路介绍道“先生您看,这里是之前您商议说让留一个水槽,我们已经留下了,就等您安排了。”



    再走几步,又是前面一个坑坑洼洼的地方,那人又继续介绍道“这里是您之前派人来通传,说此处不能动工,所以这里到现在都没有修整。”



    云鹤颔首一笑“王爷看看此处是不是昨日图纸上画着的?”



    南宫承煜轻轻看一眼,笑道“真是先生标记的。”他将此处又更深的观察了一遍,道“图纸。”



    谢轻谣在身后赶忙将手里一直拿着的图纸送上去,南宫承煜打开以后,上面已经快要画的看不清了,一旁的工匠只是看一眼图纸上一处处的勾痕,就已经知道面前的两位大人一定是下了功夫的。



    对照着图纸,上面刻写的一清二楚,就连谢轻谣也已经看明白了这里为何云鹤阻止不让动工,只听南宫承煜道“原在平京古论里写过,凡是疏通、堵塞、调节、修整,必要以以点为面,一分一毫皆是要计算清楚。”



    云鹤先生赞同的说一句“不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