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八十五章 醉生梦死
    庶女无敌挡我者跪!



    景王也是奇怪,为何南宫承煜方才还是一副冷漠的样子,怎么忽然就笑了起来,好奇的朝着南宫承煜方才所看的地方看了一眼,只一眼,就发现了正在抚琴的谢轻谣。



    不知为何,心中一股子烦躁的气息也是席卷了他,随后径直转身离去。



    大军终是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京城。



    谢轻谣眼瞧着南宫承煜越走越远,直至化成了一个黑点消失不见,这才止住了琴声。



    原本她是不打算来相送的,可是心底里一直有个声音告诫她,要去,要去,一定要去!



    她这才出了门,只是她的性子本就不是那种嘘寒问暖之人,这才站在城楼之上为南宫承煜送别。



    谢轻谣知道,南宫承煜一定会懂她的意思。



    ——



    东宫。



    “如何,先前让你往世子府传的话可是传到了?”赵文越慵懒的问着来人。



    “回殿下,奴才亲手将信件交给了世子,只是世子好似没有什么反应。”小太监也是纳闷,毕竟此次可是太子主动抛出橄榄枝要与世子合作,可是世子好似没有半分要合作的意向。



    “无妨,既然他收到了就好。”赵文越摆了摆手,满眼的不以为意。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声音。



    赵文越冲着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瞬间会意就将床榻底下的藏酒尽数拿了出来,还四下泼了泼,顺手将酒坛子一股脑的都放在赵文越的身侧。



    小太监刚刚做完这桩事情,只听啪的一声,门就被人给踹开了。



    “殿下,你别再喝了殿下。”小太监连忙跪倒在了赵文越的身侧,出声劝说了起来。



    来人一袭儒生长袍,两鬓的发丝早已斑白,正是当今皇后的父亲,太子三大太傅之首的萧太傅。



    萧太傅看着太子身形枯槁,浑身酒味,也是不自觉的就蹙起了眉头,径直走上前一把夺过了赵文越手中的酒坛子,一把就扔在了地上。



    啪!



    酒坛子被摔的个四分五裂。



    萧太傅看着赵文越,苍老的面庞之下满是失望之色。



    “你堂堂一国储君,成天醉生梦死,这样成何体统!”



    赵文越的眼眸闪过一丝松动,但很快反应了过来,故作被酒坛子摔碎吓一跳似的,揉了揉眼睛。



    “原来是太傅呀,来,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们一起来喝一杯。”



    萧太傅看着赵文越这个模样,暗自摇了摇头,看向了在一旁跪着小太监低声训斥了起来。



    “太子这样多久了,你们这些做下人怎么也不拦住!”



    萧太傅也知道这段时间的动荡,但是皇后实在是放心不下太子,这才让他向陛下求情见上一面,可是没想到太子如今都已是被禁足却还是不知天高地厚,仍旧沉迷享乐。



    “殿下,殿下要喝,我等实在是拦不住呀……”小太监此刻也是无可奈何。



    “太傅,来我们一起喝,呕!”赵文越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腹中反胃难忍,直接在一旁就吐了起来。



    “孺子不可教也!”萧太傅看到这一幕,叹了一句,径直拂袖而去。



    赵文越看着萧太傅的身影越走越远,这才恢复正常,让小太监将这些地上的残渣都收拾了。



    他是想同太傅坦诚,但眼下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距离南宫承煜离开已是快半个月。



    谢轻谣这段时间也并未闲着,一直都在为大考的事情准备着。



    因着景王赈灾的缘故,城中的难民也是减少了许多,而聚福楼也是重新开始营业,秦三原本还以为会有客人不愿意再来,可是没想到生意比以往更加火爆了几分。



    而且因着聚福楼施粥的关系,在京城之中口碑更是提升了不少。



    一时间同云兮楼的名气不相上下。



    谢轻谣整日除了学习以来倒也没闲着,更是写了不少的话本子,一并着人送去聚福楼。



    因着上次霍湘君的事件过后,谢悠然没有再次下手,也让谢轻谣过了一段时间的安生日子。



    此次大考不止是谢轻谣一人在准备,大考所能晋升的品阶最多只能达到正三品,若是再想晋升,只能立功之后才有晋升的机会。



    但是大燕设立凰仪书院百年以来,已是许久未曾出过一位正一品的闺秀。



    就连正二品都是少之又少。



    书院内的所有人大多都是朝着上品闺秀的名次前去的,但最后真正晋升之人不过是几人而已。



    转眼间就到了大考之日。



    谢轻谣更是一大早就来到了学堂,手中还是抱着书册,因着藏书阁被烧毁的缘故,不得不说,这次考试的学生确实是吃了不少的亏。



    此次大考一共有三门类目,分为燕律、燕史、燕志。



    通律法、晓史记、明万物。



    三大考试缺一不可,光是通过一项就已是极难,一项完成至合格之后就会予以晋升。



    若是三项全部通过,就会连升三品,一品即为一个品阶。



    谢轻谣此次就是冲着上品闺秀的品阶来的,不管如何她都要这次一举晋升!



    燕律之前她已经先行学习过,这一次更是细致学习了几分,而燕史她先前并未刻意学习过,此次也是好生学习了很长时间,而燕志,考的种类就更加繁杂,不仅考察燕朝各州的地志,就连周围各国的物品都是有所涉及。



    通过这些个考试,就已经不是一名普通的女官这么简单了。



    此次考试也是一天只考一项内容,大多闺秀涉猎的都只有其中一项,来确保自己一定会晋升。



    不一会,学堂内就已是来了不少的人,负责此次大考的督考学士也是早早的就到了学堂。



    等到时辰一到,学堂便再不允许进人,学士这才开始发起了考卷。



    ——



    宣州。



    离开京城已是半月有余,但景王他们却不过是刚刚抵达宣州城不久,而宣州城的灾情远比他们想象的严重。



    城内遍地都是流民,就连商铺也早都关闭了起来。



    景王先是下令将赈灾银还有粮食,护送进了宣州知府的家中,再留下一众驻守的士兵。



    京城之中一片晴朗,但是到了宣州却仍是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天色也是越发的深沉。



    赵景曜更是和南宫承煜一起早早就探查了汉江坝的坍塌情况,但是也不敢靠的太近,如今正是雨季,汉江水一路宣泄而下,目之所及,一片汪洋。



    周围的村子几乎都遭受水患影响,原本的大坝只留有两侧剩余的残渣。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知道此次修筑大坝的艰难。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宣州知府府衙。



    三人正坐内商议此次赈灾之事。



    “世子,对于此次灾情可有何建议?”赵景曜看向了南宫承煜,心中虽是有了计较,但还是问起了南宫承煜的意见。



    说起来,南宫承煜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说不准能给什么好的提议也不一定。



    南宫承煜面色凝重,低声道。



    “此次水患来势汹汹恐怕不是这么容易能够阻挡的住的。”



    “时节都已是到了六月,可是此地的大雨依旧没有要停的意思。若是雨停这大坝还好修些,但如今却是难上加难。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救济百姓,至于修筑堤坝一事还需从长计议。”赵景曜赞同的点了点头,这才开口道。



    “陆玄柏,你身为宣州知府没让百姓内乱,倒是让本王刮目相看!”赵景曜不经回想起来几日前大军进城的样子。



    ……



    因着汉江洪水的缘故,周边村子幸存的百姓都已是齐齐涌入了宣州城。



    虽是有着周围城州的帮助,但粮食到了这般时刻,永远是供不应求,城内的难民大多还都是饿着的。



    宣州城内,早就被流民所占满,但一看到大军入城,难民的眼中都扬起了亮光。



    “有人来救我们了!”



    “朝廷没有放弃我们!”



    “终于有饭吃了!”



    “陆大人说的果然没错!”



    ……



    难民们瞬间对着大军的方向跪拜了起来,语气间满是感谢之语。



    赵景曜看到这一幕,面露惊讶,众位将士也颇为的惊讶,原以为这群流民早就饿昏了头,说不准会与大军对垒,但是看到如今的这一幕,还是有些难以相信。



    “来人,将口粮先行发给难民,诸位百姓,本王是陛下亲封的景王,此次奉陛下之命,特来赈灾,定会助你们脱离苦海!”景王看了看这一众百姓,高声呼喊道。



    “多谢景王殿下!”



    “景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难民瞬间喜出望外,皆是对着景王等人叩拜了起来。



    赵景曜看到这一幕,唇角尽是笑容,看来这一次他是来对了!



    ……



    “微臣谢过王爷夸奖,这只是微臣分内之事罢了。景王殿下能够亲临宣州,实在是宣州百姓之福。”陆玄柏连忙起身,恭敬回应道。



    说起来,此次汉江坝决堤确实也有他的责任,他应该留在此处同百姓共同进退。



    赵景曜看了看身侧的南宫承煜,率先发问道。



    “关于郑茂之事,你知道多少?”



    毕竟先前修筑大坝的事情,是由郑茂和陆玄柏一同负责的,郑茂涉嫌私吞官银,也不知这个陆玄柏知道几分。



    “郑茂先前是陛下派来此地修筑堤坝事宜,他用权势不让微臣参与其中,微臣官职卑微自然不敢相抗,但却也是整日盯着堤坝修筑的情况,但某日微臣不小心发现了郑茂竟是用劣质材料修筑堤坝,他为了不让微臣上报朝廷,还用微臣家眷要挟微臣,将微臣囚禁于陆府之中不得外出,此次也是因着郑茂被抓,微臣这才得以重见天日,救治百姓。”



    陆玄柏这才开口解释了起来,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府,郑茂是六部里面的工部尚书,是正三品大员。



    “竟有此事!这个郑茂着实该杀!”赵景曜听了这话,眼底闪过一抹深意,怒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