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八十一章 事发
    庶女无敌挡我者跪!



    这次她所追求的可不是什么正四品闺秀,她要一举升到上品,同谢悠然平起平坐,既然谢悠然已经开始打探起了她身边的人,她也不是这种逆来顺受的。



    自然是要好好回敬才是。



    “不好了不好了,你们听说了吗?霍湘君在狱中暴毙了。”不知是谁得知了这个消息,连忙说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前几日不是还好好的吗?”



    “就是,她是怎么暴毙的?”



    “听说呀,她是受不了刑罚被人给打死的。”



    ……



    谢轻谣在一旁听着,心脏不自觉的颤抖了一下,她并没有要置霍湘君于死地的意思,而且刑部动手应当也不会这么重才是。



    当日她原以为霍湘君会回到漠北,只是小惩大诫罢了,没想到如今却是永远的留在了京城。



    这件事情谢轻谣纵使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做的。



    谢悠然。



    霍湘君先前和谢悠然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如今她自己被揭穿,谢悠然定然是害怕霍湘君供出自己,这才先下手为强。



    谢轻谣面不改色的看起了面前的书,只是心底到底是掀起了一番波澜。



    下了课之后,谢轻谣就回了家,心绪一直不宁。



    自刑部大牢中死去的人首先是送她的尸体返乡,可是霍湘君早就没有家人,而她如今犯了如此大罪,牵扯到了表亲,她的表亲定然也不愿意收拾她的尸骨。



    过了半晌之后,谢轻谣总算是决定了,不论霍湘君生前做过什么,如今人死不能复生,过去的都过去了。



    “浅秋,你随我去个地方。”



    谢轻谣带着浅秋来到了刑部,将霍湘君的尸体领了之后,一路搬到了城外。



    如今她没有别的去处给霍湘君,只能将其留在了自己娘亲的墓前,也可以和娘亲做个伴。



    随意从城内找到了个佃户,一番忙碌之下,总算是将霍湘君的尸体给埋了。



    谢轻谣又是和浅秋一同给霍湘君烧了些纸,谢轻谣看着面前的墓碑还是一阵唏嘘。



    “湘君,如今你已身死,往事随风,就此安息吧。”



    湘君本是一个可怜人,可是一朝走错了路,便深入苦海,只是如今人已经死了,再多计较也是无用。



    浅秋在一旁也并未说什么,虽然她不喜欢这个霍小姐,但是死者为大。



    两人料理完霍湘君的后事,这才回到小院之内。



    天色已是近黄昏,小雨又是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



    凰仪书院的日子对于谢轻谣来说,可谓是十分的平静,但是朝堂之上却是连连出了几件大事。



    ——



    啪!



    皇上一把将手中的奏折甩到了朝堂之上,怒声吼道。



    “两百万两!整整两百万两下去,你们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底下的大臣见了皇上如此动怒的样子,纷纷跪了下去,将头低了下来,半分声音都不敢出,只是各个因为惊恐,身形皆是有些颤抖。



    由于江南连绵不绝的暴雨,宣州城外的汉江坝在焦月十六日第二次决堤!



    一时间百姓流离失所,众多的难民涌入了京城。



    燕京城本就是地处中原,整日都下着小雨,更不用说降雨更多的江南,只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令人震惊的是,这次的汉江坝已是第二次决堤。



    短短三月之间,汉江坝二次决堤,皇上听闻,龙颜大怒,此刻正在问罪。



    当日陛下就曾经拨了两百万两白银下去救灾,还特命工部尚书郑茂和宣州知府一同救灾,只是没有想到堤坝修筑完成还不到三月之期,这个汉江坝居然会再次决堤。



    原本上一次的时候,宣州城的百姓就已是受灾不少。



    但是因着如今的堤坝突然再次坍塌的缘故,百姓没有防备还以为已经修好,但洪水却还是将成千百姓的性命给卷走了。



    “郑茂抓到了吗?”皇上扫了眼底下跪着的群臣,冷冷的问道。



    “回陛下,已是第一时间将其拿下,三日前已经押送入京,想必如今已是快到了。”刑部尚书路俢齐开口道。



    “做得好,这个郑茂害的这么多百姓流离失所,此次一定要好好治他的罪!”皇上赞许的看了看景王,随即开口说道。



    “陛下,眼下百姓受灾,这等庸才固然可恨,但眼下重要的还是救灾,免了百姓流离之苦。”谢丞相看了看皇上,起身出来进言道。



    皇上听了谢天明的话,怒气总算是消了些许。



    郑茂这种人死不足惜,但是眼下治水才是关键,不然宣州城如此大乱定然会影响到朝中的社稷稳定。



    而且此刻若是治了郑茂的罪,恐会影响朝中人心。



    “爱卿言之有理,先于国库之中拨一百万两白银,令宣州城周边的京州、江州城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设立粥棚,不得驱赶难民!”皇上这才开口说道。



    “陛下圣明!”底下的一众大臣又是开口奉承了起来。



    “退朝!”皇帝身侧的太监总管高玉大声的喊道。



    一众大臣听到这话,连忙俯身叩拜了起来。



    不过平静了两日,郑茂已是被押解进京。



    刑部尚书路俢齐奉皇命审问起了郑茂,可是没想到却是得到了一桩惊天的消息。



    原来郑茂当时押送的两百万两白银还未离开京城,就只剩下了四十万两,其中八成的分成全部交给了当朝的太子!



    整整一百六十万两白银,全部进了太子的腰包!



    至此才导致了汉江坝再一次的坍塌。



    路俢齐心知这一次意味着什么,也不敢私自处理,一得知这个消息,连夜进了宫。



    “这个逆子!”皇上听了台下路修齐的回禀,怒气更甚。



    “陛下息怒。”路修齐和陛下身侧的太监高玉齐齐跪了下来,高声道。



    “你可有何凭证证明是太子所为?”皇上虽然对太子不满,但是在此等大事面前还是要问清楚的。



    毕竟事关太子,大燕的储君。



    “太子平日就与郑茂来往密切,此次郑茂受不住酷刑,这才招认了下来,微臣这里他们有来往书信为证,还有郑茂的家眷可以作证太子经常在深夜来往于尚书府。”路修齐听到太子名号的时候,也很是震惊。



    也是事先谨慎的调查过之后,这才得出了结论,第一时间进了宫来向皇上禀报。



    太监总管高玉连忙将路修齐手中的书信,小心翼翼的给陛下递了上去。



    虽说太子这些年来就是庸碌无为,但是并未犯什么大错,如今私自吞用修筑堤坝的银两,关键还被陛下知道了,更是害的百



    (本章未完,请翻页)



    姓再一次遭受水灾。



    皇上接过书信,细细的看了起来,虽然只有薄薄几封信,但是皇上的脸色越发的阴沉,其中的内容寥寥数语,却几乎点明了太子的罪行。



    皇上看完之后径直将手中的书信甩到了桌前,面色变得铁青。



    原以为汉江坝是因修葺不当才坍塌的,可是谁也不想到这些银子竟然是进了太子的腰包。



    他真是养了一个好儿子,平日挥霍无度也就算了,如今对于宣州百姓也是如此压榨,试问这样的人,如何能将大燕未来的江山交给他。



    高玉伺候皇上最久,心知陛下虽是未说一言,但是此刻却是盛怒之前的平静。



    看来这次陛下很是生气,只怕这一次太子是要大祸临头了。



    过了片刻之后,皇上总算是开口说道。



    “你退下吧,这件事情暂时不要传扬出去,朕自有定论。”



    “是,陛下。微臣遵旨。”路修齐连忙开口承诺了下来,随后便立即出了御书房。



    直到清晨,上朝的时候,皇上直接一旨圣旨禁了太子的足,让其闭门思过,就连皇后也不得探视,当朝太子干出这种事,尤其是这种灾情蔓延的时刻,实在是不利于社稷安稳。



    众臣皆是不明所以,到底太子犯了何等大罪,竟然让陛下下了禁足的命令,可是也都只敢私下猜测,因为早朝的时候,皇上更是阴着一张脸,没有半分的笑容,群臣也都相继不敢说话。



    ——



    凤栖宫。



    皇后也是一早才得知自家儿子被禁足的事情,可是御书房内根本没有消息传出,一时间皇后也是心急如焚。



    一看到派去打探的琉璃回来,皇后连忙出声问道。



    “琉璃,怎么样,查出什么结果了吗?”



    “回娘娘的话,御书房的人根本问不出什么。”



    琉璃摇了摇头,并无所获,只是朝着皇后所在的方向低声说了一句。



    “回娘娘,听说昨夜刑部尚书路修平曾经去过御书房。”



    皇后娘娘面露惊讶,刑部尚书这几日不是在查宣州汉江大坝的案子吗?难道是抓到了郑茂?



    这其中定然是有什么联系,要不然陛下也不会在第二日的大清早就将文越给禁足。



    看来极有可能是文越牵扯进了此次汉江坝的坍塌上面。



    “文越糊涂啊。”皇后娘娘此刻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暗自感叹了一句。



    ——



    东宫。



    太子赵文越此刻正一脸悠闲的依靠在软塌上,丝毫不见任何的苦恼之色。



    “怎么样,外面?”赵文越看着来人,不以为意的问道。



    “回殿下,路大人已经遵照殿下的嘱咐将郑茂所说的话,尽数回禀给陛下,陛下震怒。”小太监恭敬地回答道。



    “路修平可还说了别的?”赵文越听了这话,似是意料之中,低声道。



    “路大人说请殿下再耐心等待,不日就会事成。”小太监似是思索了一下,这才开口道。



    赵文越听到这话,唇角才算是勾起了一阵微笑,眼底里尽是深意。



    赵景曜以为这样就能将他扳倒,未免太小瞧他了,这一次汉江坝的决堤更是他与景王的一次较量,只不过这一次赵景曜不会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