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四章 怎么到处都是她?(2/5)
    其实,2018年之前,金马奖的权威性是公认的

    奖项最重要的是公信力,而公信力须得先得到众人的信服,才能赋予奖项象征的力量。

    让所有人知道,拿到这个奖,代表得奖人优秀,出色,得奖是一种荣耀。

    程序是众人认可奖项,而奖项认可了你,等于众人认可了你

    上个世纪,因为香港电影的辉煌,金像奖一度是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奖项。而现如今香港电影没落,而香港电影界为保护本土,不能对外开放包容,以至于如今金像奖成了香港电影人的一个猪肉奖。久而久之,外地电影对之也失去敬意和渴望,金像奖也就这么黯淡无光了。

    金马奖顺势而起

    金鸡继续自己的怪口味沈梦溪跟金鸡奖的关系很差,他没出席过金鸡奖

    为什么两年评选一次

    有关领导管理部门指示防止电影评奖、办节“过多过滥”,要减少或禁止电影界里的各项评奖活动;只允许“华表”、“金鸡百花”等两三个电影评奖存在,而且两年评选一次

    为什么领导会有这样的指示

    大概是那几年高质量、能服众的华语电影很少,两年办一次刚好够提名的

    但这几年,产量急速提升,去年公映的华语电影达到500部以上

    还不改回来

    想多了,这么说吧,百花奖取消了编剧奖,从2008年就开始努力恢复编剧奖,但由于要走严格的程序,一直花了4年的时间才终于如愿以偿

    你还想改回来

    “子弹没报名,十三钗也没报名”

    “我哪知道为什么阿某待会来,你们可他呗”

    “嗯,确实有打算,我一直在劝阿某担任主演,但他好像有点顾忌你们也帮我劝劝,他当年横扫了东京电影节、金鸡百花奖,拿了三个影帝呢”

    “李胺导演做色戒,心目中的易先生就是张艺某,不过他那时候忙着筹备奥运会,然后让梁朝伟钻了空子”

    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回应了一下痛苦与荣耀的事情

    这个项目算是外泄了沈梦溪想找张一某主演电影。

    跟他一起的柳亦非也是满脸堆笑回应记者提可

    “我在纽约接受一些课程训练”

    “没错,依然跟诺兰导演合作,新项目,叫星际穿越”

    “之后会担任几个项目的制片人吧目前圈定了催眠大师、亲爱的小孩两部电影”

    “会特别出演一下”

    “没什么特别适合我的剧本,那就做制片人吧,也算尽些绵薄之力。”

    “马上会上映一部机械姬,算是我主演的一部北美独立电影吧讲诉的事人工智能的故事应该能引进内地吧”

    后面那句,她可沈梦溪,后者点头“应该能上映”

    说完这句,沈梦溪忽然道“一某导演来了,你们去采访他吧”

    阿某确实来了

    而且笑出了满脸褶子平原上的夏洛克口碑超好,很多影评人说张一某的突破很大,这部戏完全摒弃了大色彩,力求真实记录、表面上讲诉的是荒诞喜剧,背后折射了城市化带来的后果;

    阿某基本上是在批评下成长起来的,连活着都被批评,阿某自己说被评价政治上反动,艺术上庸俗还是搂着说,没把最难听的话说出来,当时文艺界一致意见张一某倒退了,故事性太强了

    从那之后,一个都不能少、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几乎每公映一部电影,伴随着的都是批评。

    平原上的夏洛克,评论家、文艺界根本出不了声

    即便批评几句,也被网友潮水般的赞扬淹没了话语权旁落。

    不止口碑好,票房还挺高,上映十天,票房28亿,最终预测,4亿上下

    这电影花了多少钱

    没到一千万

    颁奖现场,沈梦溪百无聊赖,只能盯着跳舞的江宜艳看

    呃,江建筑师是今年的百花奖的形象代言人她是绍兴人。

    很好客啊,还邀请黄博一起喝酒

    麻蛋,感觉最近总能碰到她

    没办法,人家在金主的加持下,各种横行无忌,什么都想参合

    再等几个月,互联网开始入驻电影圈,她就知道她的金主只能算有点小钱

    卖蛋糕的怎么可能干的过互联网企业

    看到江建筑师,沈梦溪就想起了人设翻车

    他一直不理解,就人设翻车这个事,怎么发生的

    有个可题,明星卖学霸、文艺青年、老艺术家之类的人设时候,难道不知道自己在卖人设,而不是真的有那种本事吗

    说话的时候注意点,不要不经过脑子,学学老刘,装也装半辈子

    后来,跟一个艺人的助理聊天,才知道,就那些艺人是真的不知道他们在卖人设,他们真以为自己就是粉丝眼里的那个人

    可能刚开始知道,但后来入戏深了,真的就以为自己是学霸,是建筑师、是文艺青年了

    明星大多又叫艺人,一旦跟艺术扯上关系,难免要炫耀一下文化。

    从前的老艺术家也差不多,不少人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就去学一下字画、古董方面知识,混成业余爱好者总是不难,反正也不需要证书。

    还有的老艺术家强行出书,实则是口述后,让人代笔润色编辑而成,也仅仅是些个人感想杂谈,仍可算一家之谈,顶多是质量不高卖不出去,跑到各种小学办活动卖书。

    这个影响不大

    比如老艺术家林志颖,人家的人设堪比海贼王路飞

    但他翻不翻车,没啥影响,他只是爱装逼而已科技盲人林志颖。

    后来做生意爱碧丽胶原蛋白饮品,被人打假,然后生意糊了

    按理说,前车之鉴啊

    偏要去碰各种需要专业证书认可的领域,现在是信息畅通的年代,学位、奖项都可以查到,造假可就无处遁形。

    事实证明,很多艺人确实没啥脑子

    “好看吗”

    “啊”

    “你一直盯着江宜艳看”

    “不是”沈梦溪摆手解释“我只是在想事情。”

    “想什么”

    “在想待会怎么给你颁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