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二章 动力的源头(下)
    这些人里面,其中不乏看破尘世的得到高人,也不乏报国无门的有志之士。



    无论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学术,或者为了钱财,他们都带着诚意扑面而来了。



    当何明远将自己的提议说出来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沉寂。



    没有人,从来没有人想过用蒸汽作为驱动动力。



    孙闻轻轻捋着下巴上的胡须,问道“气?气能驱动机械运转?”



    只见另一旁的刘老道便把双手提起,放在胸前,缓缓落下,同时吸气吐纳,最后将双手一摊,摇头说道“我认为并不能。”



    坐在他身边的曹师傅看着他这副样子当即笑了起来“哈哈哈哈!你他娘的到底听人家话没,人家说的是水汽!呼!看见没?是这东西!你他娘的还傻不拉几……”



    当刘师傅开始专心运气时,曹师傅渐渐闭上了嘴。



    这一举动甚至使得何明远开始怀疑此人有什么别样的本领。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孙大炮开口问道“听你的意思是水汽是一种无形之力。”



    “不错。”何明远颔首道。



    只见他若有所思地站了起来,来到了大堂的那匹白绢之前,伸手说道“笔墨。”



    见孙老头又有想法了,曹刘二位师傅也停止了打闹,全神贯注地看着白绢。



    何明远亲自磨墨,把毛笔递在了他面前,有时候,并不是他给钱多少,实在是这份儿礼贤下士,让这群老道不得不重新出山。



    有几个年纪轻轻的公侯世子有这份儿肚量?有这等远见?



    孙老头提笔在白绢上作画,一边画一边说道“尔等且看,之前咱们造的水力织布机,靠得是水流推动机械运转,连带织机,只要算好期间间隙,就能保持织布机稳定运作,适才如少监所说,以水汽易水力,非吾辈所知,欲知其理,非眼见不能穷究!”



    何明远在旁边说道“额……那种水烧开,然后推动锅盖的情景你们应该见过吧?”



    “哦!熬药的时候确实如此,嘶~卧槽!我怎么没想到水汽竟然有这种作用?”曹师傅似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还只是有些略懂,毕竟,他怎么能知道空气也有稠密?



    说到这里,孙闻继续在白绢上画了起来,说道“这么说就明白了,水道,避高而走下,汽道,反其道而行之,然其二者皆不可见,随遇而安,是故可因势而利导,大体道理我倒是懂了,可是具体怎么利用我尚需思索。”



    看到这里,何明远笑道“这些东西咱也不懂,就交给你们几位了!”



    只见孙老头摆了摆手,何明远,韦君奇这些无关人员走了出去,把一干老家伙留在了里面,没走几步,就听见里面穿出激烈的争吵。



    “唉!理科生的日常啊……”



    说到这里,他还真有点怀念当初上中学的感觉。



    还记得当初有一个不善辩解的同学,因为一个问题被另一个碎嘴子逼得面红耳赤的场景,想想都有趣。



    可惜啊可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早知道要穿越过来,就多学点东西了,要么带点儿土豆红薯什么的,也行啊!



    哪里至于这么累?



    看看人家隔壁的,哪个不是直接起飞,有几个像自己这么一波三折的?



    “难道是因为自己长得太帅的缘故?连老天都嫉妒了?”



    他拔出刀来,借着明晃晃的刀身照了照,越发觉得自己英姿勃发。



    “这小子咋就能这么好看呢?这都多少年了,愣是习惯不了,自己把自己掰弯是种什么操作?”



    看着自己在刀身中的倒影,又望了望眼前白茫茫的天地,一种孤寂涌上心头。



    “二郎啊!你竟然忍心弃我而去,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他与韦君奇一路打马进了长安,在朱雀大道分手告别。



    待来到布政坊门前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走进一看,这不正是那天送自己回家的小中官吗?



    他滚鞍下马,拱手道“张公,您好些日子没来了,都来了怎么也不进家里坐坐?”



    “奴婢在此谢过君侯,今日就不必了,圣人有要事诏您,奴婢在这儿都候您半天了。”



    “什么要紧事儿?”



    “这奴婢们哪里晓得?您老去了便知。”



    对于这些耳目,何明远从来都是乐意放下架子,与之称兄道弟的,若是像高力士牛仙童这些大官,那必须得大车小车的往家里送,这样才能在危难之际,得到援助。



    他既没有王毛仲的那份功勋,也没他那么傻。



    别看这些宦官们一个个平日里和声和气的,真要阴你,那可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与其把他们推向敌对,还不如利用这份儿关系,作为固宠的根基。



    何明远在小中官的带领下,一路来到了大明宫紫宸殿。



    一进大殿,万紫千红开遍,众目睽睽之下,唯独他一个穿黑袍的人。



    参与议政的户部郎官面对笏板,阐述着自己的见解,他的语言极富乐感,洋洋洒洒,抑扬顿挫,哪里是报告,简直就是诗赋。



    他在余光中瞟见皇帝在上面招了招手,一个黑袍青年从他身边穿过,坐到了崔涤的旁边。



    殿内朝臣一个个无不白眼相加。



    只见身为朝廷政治导向的宋相公正襟危坐,微微摇头,显然他内心感到不快,却努力隐忍。



    所有人都知道,能让宋相公闭口不言的,也就这么个东西了。



    看不惯,还干不掉。



    记得刚入朝那会儿,有一个御史想给新相公一个好印象。



    下朝时当着他的面,大骂何明远就是一摊烂泥,又臭又贱,坏了朝廷风气。



    然而何明远却笑盈盈地看着他,不卑不亢地回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驳的那位御史竟然哑口无言。



    这也使得宋璟对何明远的印象就此奠定油嘴滑舌,轻薄浮浪。



    对于朝廷里的衮衮诸公,何明远自身并没有什么错。



    贪污?满朝谁人不贪污?



    他唯一的错就是他的身份而已,虽然早已下诏洗雪,可何世仁的影子早已刻入了人们的心里,骨头里,再加上他身上的黑袍,更是令人不齿。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