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七章 军令如山
    一声令下,整个唐军方阵开始向前移动,大食弓手在盾牌的掩护下也再向前靠近。



    数万人的脚步声哗啦哗啦地响着,乱中有序。



    双方两翼骑兵按兵不动,等待着最佳的入场时机。



    张孝嵩紧锁眉头,时刻注意着战场上的形势。



    士兵,将军,所有人在上场的那一刻,生死置之度外。



    两军如潮水般向前涌动,黑色与白色逐渐靠近,军官们长期的沙场经验让他知道该什么时候放箭,什么时候冲锋。



    唐军弓矢如倾盆大雨,噼里啪啦地打在大食人的盾牌上,铠甲上,但这些箭雨并不能让他们的阵线有丝毫的动摇,他们用命在为自己手中更具杀伤力的重箭争取着杀伤范围。



    一百步,五十步,潮水逐渐相近,相连,黑色与白色在这一刻相互融合。



    冲锋的喊杀声震耳欲聋,每个人都被场上的氛围所感染,即使懦夫在这一刻也会变成勇者!



    盾牌与盾牌相抗,长矛与长矛相拨,双方的箭矢你来我往,双方的战士也一个个倒下,搏斗进行了一个时辰,仍然不分胜负,就在双方都筋疲力竭,快要达到极限的时候,大食军队两翼的吐蕃人出击了。



    与此同时,唐军两翼的十姓部落,也向着吐蕃人的方向,迎头撞去。



    红色,白色,黑色,所有人卷入其中,混杂在一起,乱刀砍来,乱到砍去,千万杆长枪,刺击如飞,又是一个时辰,仍旧难分伯仲。



    就在这时,只见己方阵线稍有动摇,这着实把张孝嵩吓了一跳。



    兵败如山倒,他对于这一点实在是太清楚了,战场上每一处失利都揪着他的心。



    当他看到唐军快要支持不住时,从身边陌刀将的手中接过了武器。



    副将劝道“将军,您是三军之主,不可轻动啊!”



    张孝嵩冷冷地看着他,说道“今日之事,当以身啖贼,不然,我属无孑遗矣(不然,就死定了)。”



    说完,他手持陌刀,独立阵前,大呼道“为将者!受命忘家,临阵忘身,以身殉国,正在今日!唐家的儿郎啊!跟我杀!”



    最后一千唐军投入了战场,如果非要打比喻的话,他们不像是潮水,而是钢筋混凝土墙。



    他们就像绞肉机一样,连同退缩的唐人和十姓部落,夹杂着大食和吐蕃,一股脑儿的扫到了自己的陌刀之下,在这堵刀墙的压迫下,此消彼长,联军阵线逐渐松动,在一个个人马立碎的例子下,吐蕃人率先溃败,但顽强的大食人仍旧坚持着不让自己陷入被屠杀的境遇。



    又是一个时辰,双方的体力都达到了他们的极限,谁也再难继续坚持下去。



    “铛……铛……铛……”



    只见大食最后一千人也杀入了战场,但他们并非是像张孝嵩一样,用来改变战局,而是为了撤退。



    今天的这一番较量让曼苏尔明白,他没法一口吃掉张孝嵩,所以在被切断退路的情况下,只能尽快有序撤退,突破包围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而张孝嵩也没有全歼敌军的意图,他所要的,就是大食军离开这个地方,并且顺手干掉何明远,或者,给他一个理由,让他亲自干掉他也行。



    可是,假如何明远胜了呢?



    张孝嵩又想起了阿史那献上次问过他的那个问题,不由地笑了起来。



    六万大军奋战大半天尚不能将敌军击溃,何明远他是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取胜的,无论如何!



    ……



    ……



    夜幕笼罩着整个东曹,城中的点点灯火,仿佛象征着这里依旧和平。



    在这个充斥着美酒艳姬的地方,何明远为了不使自己的队伍变成一群软脚虾,只好以身作则,搬到营帐里。



    美人和酒虽然说不上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但一缺了就感到生活有些无趣。



    “等打完仗,等打完仗,就让你好好放松一下。”



    何明远低着头,安慰着他的小兄弟。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帐外传来。



    “阿郎!探子到了。”



    他猛的抬起头来,问道“快!快让他进来!”



    探子单膝触地,双手抱拳,说道“禀郎中,我军小胜,俘斩数千级,曼苏尔正向西撤退,预计两三天内就能到达这里。”



    “张孝嵩呢!他们没有追击吗?”



    “目前没有!”



    营帐里陷入了一片沉寂,他正要说话,只听外面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士兵跪在地上说道“禀郎中,张御史派人来了!”



    “这么快?”



    何明远看了看高仙芝,点头说道“带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亲兵将信使带了进来。



    只见那人的手持一杆鎏金铜节走了进来,铜仗敲击在地面上的声音十分清脆,他年纪大概五十岁左右,看上去有些眼熟,但他想不起来和谁相似。



    没等何明远开口,那信使便从包裹里拿出了军令,喝道“兵部郎中何明远听令!”



    整个营帐中的人都跪了下去,何明远也不例外,他抬眼看着使节脚下的铜仗,听着他说的每一句话。



    “大食主力将入东曹境内,尔务必督帅本部兵马全力拦截,不得有误!贻误军机,定斩不饶!”



    说完,那人收起了军令,递在了他面前,笑着说道“何郎中,接过军令吧!”



    只见何明远犹豫了一下,方才接过了军令,他强颜欢笑道“敢问信使,这军令……”



    “军令如山,郎中何须多问?小人不过是个办差的,御史有什么计划也不会和我说,不过郎中还请放心,御史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既然来了这安西,咱们还得同舟共济,尽心竭力,为圣人分忧,就是真的到了舍身报国的份儿上,那也得把一脑袋血灌上去,您说……不是吗?”



    这套词就像提前编好的一样,让何明远无从反驳,他怔了一下,旋即笑道“哈哈哈哈!说得不错,阁下果然是御史身边的人,家国大义,看的比在下还要清楚啊!”



    那人拱手道“军令已经传达,在下还有公务在身,那就告辞了?”



    “不送!”



    ……



    ……



    。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