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二章 围堵
    就在刚才主线任务完成的那一刻,荀礼在意识之中察看了这个新收到的道具。



    那是一尊奇诡莫名的佛像,不见多少慈悲和蔼,反而面现愁苦,佛身瘦骨嶙峋,只有一件半袒的袈裟,右胸的肋骨根根分明,左手托着一座天平,右手反握一把利刃。



    唯一职业报名资格的容器。



    渊海世界的职业种类看似繁多,可在巨幅的人口基数面前也微不足道,即便是最偏门的职业,也有着数以千计的就职者。



    但在所有职业的顶端,有着数量稀少的唯一职业,一人就职,则无空位,那是最为宝贵的力量,即便是渊海,也无力分化太多,只能以竞争的方式挑选出最为合适的人选。



    ……



    浮夸到令人心动的描述,俏皮到让人胆颤的备注。



    用,干嘛不用?



    ……不过也没有必要那么急,现下自己对渊海世界所知实在太少,对虽然有点概念上的判断,手中也有一个的转职道具,但具体有何增益,又有何限制,全然不知。



    荀礼挑了挑眉毛,将佛像和那把蠢枪丢在一起,意识重回剧本世界中。



    待得荀礼的意识回归,场中的二人已经拆到两百招开外了。



    苦智禅师与火工头陀,均是当今世上最为顶尖的高手,二人举手投足间内力澎湃汹涌,场中飞沙走石,呼啸之音不绝于耳。



    荀礼眨了眨眼,凝神观看二人的交手,如无意外,火工头陀将在五百招后因苦智禅师的容让而获胜,最终取了苦智的性命。



    他期望苦智此次不要留手,直接重伤了火工头陀,这样他就能找机会上前补刀,顺利躺下一个主线。



    不过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考虑得更多的则是拦住火工头陀逃离出寺。这也是他在读原著时最纳闷的一点:全寺的武僧都在,方丈和首座俱全,你们就看着火工头陀装完逼走了?



    考虑到之前得到的主线完成奖励毫无战斗之能,他不指望可以单靠自己解决掉火工头陀。



    二人所擅长均为拳掌功夫,尽管火工头陀在先前的比斗中曾以金刚腿法击敌,可在与苦智的交战中,却只敢对以自身最为精深的掌法,方能勉力抗衡,招式有半分不纯,心思有半点驳杂,怕是要立时败倒在苦智的手下。



    他们越是交手,众僧提着的心就越是轻松,尤其是苦字辈的禅师们,都已无原先那般神情紧绷,而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关照受伤的达摩院弟子身上。



    火工头陀与苦智同在寺中的时光也有二十余年了,这二十余年间,也不知多少苦智所食的米粥是火工头陀所熬,多少碗筷是其所清洗。



    然而直至今日,这二人才算是正式的相识。



    火工头陀一身本领七分天授,三分偷师,从未受到过正统的教导;与之相反,苦智禅师自幼在寺中修行,无论是心性还是根基,均为上上之等,早年也曾在江湖中行走,闯下了赫赫威名,经验方面更是远胜只能独自苦练的火工头陀。



    两人战至三百招开外,局面已经完全被苦智所掌握。只是一来苦智年事已高,那火工头陀正当壮年,二来苦智手下容情,火工头陀使的却是招招杀手,所以这优势始终难转化为胜势。



    荀礼目不转睛地观摩着两人的出手,暗自印证自身小成的般若掌法。只觉苦智与火工头陀各有千秋,竟是说不上何者更优,何者更劣。



    诚然场面上苦智已然略具上风,但那并非单纯的招式之差,内功修为、交手经验,均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火工头陀能撑至此时,全凭一身不畏死的豪胆。



    仅以二人所使之般若掌而言,风格迥异。



    “般若”源自梵语,意为“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创立者以此为掌法之名,无论其是否真是达摩祖师所创,也足以见得这门掌法之精深广博了。



    而般若掌也不负“般若”之名,其真意以“空、无、非空、非无”为要旨,掌法虽有限,运使之变化却可无限,这点在苦智禅师的手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仅一招“峡谷天风”便使出了三种变化。



    而另一边火工头陀却截然相反,出手狠辣迅疾,毫无佛门慈悲之意,变化也是稀缺。但所谓大巧若拙,火工头陀所使之般若掌——且如《倚天屠龙记》一书一般称“金刚般若掌”,这金刚般若掌势道逼人,不留余地,不求自保,只求杀敌,少林般若掌的诸般精妙变幻均化成了金刚般若掌中用以困住敌手的牢笼。



    两派宗师对这一门掌法的解读可以说是不分高下,眼前之胜负,不过是掌法之外的修为经验之胜负。



    荀礼自忖即便都不用内力,二人中的任何一人他都难以抗衡……也许十招?或许苦智禅师手下可以多过几招,毕竟对方出手容情,招不用尽。



    而遇到火工头陀这般凶猛不要命的掌势,尚未对敌,心下先胆怯三分,若非武功胜过他不止一筹之人,取胜之机却也难言。



    大校场中众人圈起的空地越来越大,一灰一黄两道身影交错翻飞,声势愈发地浩荡,火工头陀那看似瘦弱却充满爆发力的黝黑身躯在苦智禅师宽大的袈裟之下显得格外的顽强,但旁观的武功高深之辈,已然看出这是火工头陀最后的余响了。



    刚不可久,即便强如火工头陀,连战达摩院九人后再迎战苦智,也已然到了极限。



    两人战至五百合外,此时的火工头陀是最虚弱之际,却也是最强横之际,不顾一切地挥掌、出拳,凭荀礼现下的武学境界能得到的已然不多,但他已然不敢放下心神,不出所料的话,在五百合左右,这场盛大的较量就要迎来他的尾声——当然,对于这之后的少林内乱、苦慧出走之事而言,这才是个开始。



    他瞪大了双眼,身旁师傅与师兄弟们的话语听而不闻,只想着有机会能出言提醒苦智有所防备,若真是让火工头陀毫发无损的离开,凭他一人万难将其击杀。



    可到了这种境地的交手,就算是旁观也已没有他的立足之地,就像山底的人看着山巅,总是看不真切。



    头晕目眩之感不时传来,他有些支撑不住,恰在此刻,一声“退开罢”如惊雷般在他耳边炸响,这三个字像一阵凉风吹开了脑海中的浓雾,在雾的深处,和某些记忆重合在了一起。



    荀礼不顾身份和局势,在周遭僧人讶异的眼光中,一步踏前。



    “首座当心——”



    ——却还是迟了,纠缠在一起的灰黄二色分开,明黄色的袈裟跌落至地。



    众僧惊呼中齐齐抢上前去,方丈与罗汉堂首座两位场中武功最高之人,最先行至苦智的身边,一人扶住其身连点周身要穴,一人以掌抵背,雄浑的内力奔腾涌入苦智残破的身躯。



    火工头陀趁着苦乘与苦慧等人围在苦智身边时,三两步腾挪至场边,双掌震退来阻的僧人,就要脱身而走。



    突然斜刺里伸出一只灰色的僧袖,火工头陀不欲纠缠,随手一挥,本道能将这手臂的主人推倒在地,却反被对方搭上。



    他惊觉不对,手臂挺直,气劲冲拳,一式金刚神掌中的“无损无患”打了出去,这一式要旨在坚不可摧,掌力刚猛,无可损毁。



    出手之人也识得厉害,不与他对掌,托靠在他的手臂之侧,掌心连震三下,转以三道柔劲层层而阻,将这刚猛无俦的掌力化开大半,正是少林真传般若掌中的“三门解脱”!



    只这么一耽误,火工头陀身后已被击退的两名僧人又缠身而上,与先前交手那人形成合围之势。



    火工头陀凝神一看,有些惊讶,又有些恍然,大笑道:“原来是你!原来不独是我!”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