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3章,许家往事
    史书对于李元吉的评价并不高,说他猜鸷骄侈,甚至还有人抨击他和李建成,与李渊后宫有染,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李元吉当时有着争夺储位的心思,而李建成更是已经被立为了储君。



    想要成就大事的人,岂会管不住自己的裤裆,去跟自己父亲的女人发生关系?



    事实上,我们只要仔细读史书,就能从中寻找出答案。



    史书是这么记载的,武德九年,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要把李世民骗到昆明池,派勇士把后者杀了,谎称暴毙而亡,顺便夺取后者手中的兵权。



    结果事情败露,被人提前告知了李世民。



    天策府一众文臣武将,得知此事后,纷纷劝李世民,让他先下手为强。



    在众人的劝说下,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要除去二人。



    所以他诬告李元吉和李建成与继母尹德妃、张婕妤有染,这是他除去二人计划的第一步。



    李渊知道自己头上戴了两顶绿帽子,而且给自己戴帽子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第一个反应当然是不相信。



    可向自己检举揭发的,却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这就由不得他不采取措施。



    作为男人,作为天下之主,他有必要弄清楚,自己头上是不是有一片大草原。



    作为父亲,他也必须想办法调解三个儿子之间的矛盾。



    所以找李建成和李元吉问话,就成了必然。



    李渊下令,命李建成和李元吉,次日一早到太极宫和李世民对峙,就连中间人都帮他们找好了。



    结果他的长子和第四子,却在途径玄武门的时候,被二儿子给杀了。



    所以说,诬陷李元吉和李建成与李渊后宫有染,这不是目的,只是一个玄武门之变计划中的一部分。



    李世民之所以会选择编造这么一个借口,只是为了确保李渊会召见李建成和李元吉,增加玄武门之变的成功率而已,是请君入瓮之策。



    当然,私通父亲后宫的帽子是没了,不过猜鸷骄奢却是实实在在的。



    史书上有这么一段,“李元吉爱好打猎,光是装载罗网的车子,就有三十多辆。



    他曾说“我宁可三天不吃东西,也不能一天不打猎”,还放纵身边的人掠夺百姓的财物。



    宇文歆多次劝阻无果,只能向李渊呈递奏表说:“齐王在并州,经常穿上便装出城,和窦诞一起游乐打猎,践踏农田庄稼,放纵身边的人,公开掠夺百姓的财物,境内的家禽家畜,几乎被他们抢光。



    他站在大路中间放箭射人,观赏人们躲避,以此为乐。



    还把兵卒分成左右两方,做打仗游戏,直到互相殴斗砍杀,造成伤残甚至死亡才终止。



    更有甚者,到了晚上,他还敞开府门,到别人家里公然干些淫|猥勾当。



    黎民百姓对他,都是满腔愤怒,只因为他是皇子,这才敢怒不敢言。”



    这段记载,淋漓尽致的描绘出了李元吉的本性,更是与许泽轩手中拿到的调查报告,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事情发生在武德二年,当时并州的最高统治长官,便是李元吉。



    根据李世民给出的调查结果,许文宝就是在那个时候,和李元吉发生的交集,而许家也是从这个时间节点,渐渐走向衰落的。



    “怪不得我追问福伯,当年许家衰亡的原因时,福伯一直缄口不言,只是说事情过去了,祸害许家的最大元凶也死了,原来这真凶便是那李元吉。



    怪不得福伯不反对我为朝廷办事。



    当年李元吉祸害百姓,李渊也确实惩罚过他。



    但惩罚力度实在太轻,根本不痛不痒,只是除去了李元吉并州总管的职位,而且没过多久又让他官复原职。



    这样纵容包庇,作为受害者的福伯,心中肯定是有不满的。



    可这不满,针对的也是李渊,是李元吉,而不是现在的皇帝是李世民。



    李世民杀兄囚父,得位不正,一直被后人所诟病。



    但是从福伯的角度,从便宜父亲的角度来讲,李世民这番举动,恰好给他们许家报了大仇。



    这番作为不但不会让他们感到不满,反倒是会让他们的念头更加通达,心情更加顺畅,说是大快人心,也丝毫不为过!”



    许泽轩虽然没见过许文宝,也没有与之相处的记忆,但身为人子,他的立场绝对是跟父亲一致的。



    既然福伯心中的怨气都已经消了,他怎么可能还会对朝廷抱有怨言?



    了解了前因后果后,他当即一揖到底,作严肃状道:“小臣感激陛下还来不及,又怎会对朝廷抱有怨言。



    如果小臣真的对朝廷有怨言,又岂会献上贞观犁,改灶之法,以及这造纸之术?”



    “你这番话倒也中肯!只是让令师这样一位大才遗落人间,实乃朕的损失,天下人的损失。”李世民略带遗憾的叹了口气。



    之前,他也是因为求贤若渴,这才脱口而出,怀疑许泽轩对朝廷还有怨气未消。



    现在仔细一想,许泽轩若是真的对朝廷有意见,根本不会献上这几样利国利民的奇物。



    “家师的行踪一向神秘,且来去如风,就连教授微臣学问的那段时间,微臣都只能被动等待师长上门。”许泽轩也跟着感慨,顺便加深一下这个虚构人物的高人形象。



    “贤才遗落人间,着实可惜!”李世民再度感慨。



    他知道,高人往往有着独特的行事作风。



    一部分高人,不愿意受世间礼法的约束,所以隐居于山野之间。



    这部分人,即便他花上大力气、大代价,再像刘备一样三顾茅庐,也很难将之打动。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李世民看的很开,所以感慨了一阵子后,他就迅速恢复了过来,重新变回了之前那个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话题也被他转移到了许泽轩身上。



    “朕曾经听程咬金说,你小子不但能文,而且拥有一身武力,能开四石之弓,可有此事?”



    “回陛下的话,程叔只说对了一半。



    小子粗通些文墨,力气也不小,却从来未学习过武艺。



    平时切磋,小子或许能在程叔几人手下撑几十个回合,但若真的到了战场上,小子怕是连三招都挡不住。”许泽轩这回说的,可都是大实话。



    他力气大没错,可一点搏杀技巧都不会,如果把他放到战阵上去拼杀,十有八九连个普通的老兵都打不过。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