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一章 出远门(2)
    汤铁匠费了两天的时间做好了尺寸相当的模子。然后又在赵普的指导下锻造百炼钢。



    百炼钢的工艺在这个时代极其复杂,几乎整整三天,汤铁匠加起来只睡了五个时辰不到,才终于炼制出了足够打造一杆纯钢长枪的百炼钢。



    最后的熔炼加上锻造枪尖,差不多又是两天时间,直到第七天,终于完工。



    赵普第一次设计的武器才算是大功告成。由于这杠枪是纯钢所造,枪杠只有少部分是中空,重量有二十多斤。



    这在武器当中算是很重的了。



    像演义中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有十二斤重,这就太夸张了。骑马挥动十二斤的武器,即便关羽天生神力也很难持久。



    赵普把这杠钢枪送到赵云手上,赵云喜不自禁,在院中施展赵氏枪法,只觉得更加的勇猛无匹。



    “阿叔,给它起个名字吧!”赵云一边把玩着,一边对赵普说道。



    关于名字,赵普自然是早就想过,“就叫白虹吧!取自于白虹贯日。”



    “好,那就叫白虹。”赵云很喜欢白虹贯日的寓意。



    锻造好赵云的武器,赵普就决定要出发了。



    临行前,除了向崔超告别,并托付他代为关照赵信夫妇,赵普还去看望了汤铁匠。



    一为致谢,二来,这位技术精湛的铁匠,对于将来推广钢化武器或许有很大的作用。



    “汤兄,我这几日想了很久。我觉得你的名字叫做汤武就挺好,字我也给你想好了,叫做元庆。”



    汤铁匠只是军营的低级铁匠,无人重视他。平时来往的都是军营的大老粗,都是老汤老汤的叫。



    这时突然有人给他起了名字,一时反应不过来,过了好一会,才汤武汤武这样念了两遍。



    “这名字忒好了,俺以后就叫汤武。”



    告别了汤武,赵普、赵云叔侄就牵马由南门出城。



    从元氏县到豫州谯县要跨越多郡,甚至还要穿越兖州,路途在古时算是很遥远了。



    赵普粗略估计,如果每日行六十里得需要半个月。



    两人此次出行可谓是轻装简行了。除了带有一套换洗衣服,预防下雨的斗笠蓑衣,再没其他了。



    这么做,一为减少马匹的负重,更有利于赶路,二来也为了不引人注目。



    带得行礼物品越多,越容易被当做富家子弟,遇到劫匪的概率就越大。



    还有一点,赵普不得不防着赵忠,在地方上有太多的官吏大户人家想要结识十常侍这等权势滔天的人物。



    如果有人想杀掉他,赵普一点都不意外,如果没有那才叫意外。



    赵普规划的路线是从元氏县南下,途经魏郡邺城然后转兖州境内,过济阴郡进入豫州。



    整个冀州范围内,他们叔侄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境内最大的叛军流民组织黑山军,其大首领张燕以及头目之一周仓都曾与他们有过交集,不会加害他们。



    邺城赵氏遭遇重创,家中男丁成年以上几乎全被格杀,也不足为惧,何况他们简装出行,除非有人刻意跟踪,不然也不会认出他们来。



    叔侄二人费时近四天抵达魏郡境内。



    “阿叔,要不要去拜访一下岑太守?”



    两人由邺城北门而入,赵云想起去年末,他们还曾在此地血战,不由问道。



    赵普道:“我们一路最好是隐匿身份,去太守府太招摇,他日有机会再说吧!”



    于是两人穿城而过,自南门而出,途经韩陵山。



    韩陵山据说是韩信屯兵处,相传大将军韩信在此驻守期间,一日在山脚见一白发老媪正在洗衣。老媪慈祥的面容和缕缕白发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于是就把她认作了义母。



    老人抱病而亡后,韩信就将她葬于此地,此山故称韩陵。



    韩陵山高不过百里,方圆也不过十里,山势平缓,自然就无险可守。



    赵普对这个传说是抱有一些怀疑态度的,反正如果是他领兵,不会在此屯兵,起码战时不敢以此山为屏障。



    两人自山间缓缓而过,突然山上传来一声呼喝,成百上千个绿林中人自山道的密林冲出。



    “看来,我终是不能用兵。”赵普一声叹息。



    赵云身手敏捷已然解下背上所负的两杆钢枪。



    那批贼人为首者乃是一虬髯大汉,他头缠黄巾,身着战袍大喝道:“我乃飞燕将军账下大将,来者留下马匹钱财可饶性命。”



    飞燕将军即张燕,张燕身轻如燕,骁勇善战,于是军中都称他为飞燕将军。



    赵云由是大笑,“既是黑山军,可知我常山赵子龙?”贼首大惊,问道:“那这位便是别驾从事史?”



    赵普道:“正是,周仓周首领可在?”



    贼首顿时滚鞍下马,拱手请罪,“惊扰先生和赵公子,多多见谅。”



    赵普问其性命才知是周仓的结义兄弟裴元绍,此刻亦在张燕账下效力。



    为表歉意,裴元绍亲自送他们叔侄过韩陵山,到了山脚下,临分别时再次致歉。



    “无妨,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这点小事,赵普自然不会放心上。



    双方已然拱手告别,山道之上一骑自山道之上背驰而来,口中大喊,“先生且留步。”



    赵云回头看去,只见来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乃是之前一起共事的周仓,“阿叔是周首领。”



    赵普到了这时忽然觉得此情此景似曾相似,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途中,正是遇到了他们二人。



    “先生这是要赶往何处?”周仓本是去邺城置办粮草归来听闻赵普叔侄途经韩陵山,匆匆赶了过来,总算是追上了。



    赵云道:“我与阿叔欲过兖州到谯县。”



    周仓由是大为担心,“先生、子龙,这一路路途遥远,你二人只身前往,路上恐有不测。我等护送先生前去如何?”



    路上凶险这点赵普是知道的,《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哂、罗市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



    途经山林荒野无人处,遇到贼寇可说是家常便饭。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