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九十九章 绝望
    杜荷微微一笑。



    当初李恪来投奔,杜荷还当这家伙是个麻烦,便将管城大队扔给他。



    哪知道,这家伙凭借蜀王的身份和管城大队,竟然成了鄠县的一大害,人人害怕。



    不错不错!



    杜荷看了看众人,问道“这第一把火,本县要修路,可有人反对?”



    大家看见坐在杜荷身边的李恪虎视眈眈,目光搜索着什么,仿佛随时要暴走一般,于是纷纷低下头。



    杜荷笑道“殿下,你看咱们鄠县的官员,都可爱得很,而且十分害羞,不说话,就是默认了,对不对?”



    李恪猛然点点头“对啊对啊,老师,他们都默认了,他们心里都在夸赞你呢,修路,老师说过,要想富,先修路……大家都是读书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这帮狗东西腼腆得很,不敢说出来。”



    众人“……”



    蜀王,你变了!



    杜荷继续说道“第二把火,便是屯田。县衙在城南的三万多亩土地,都用来屯田吧。”



    没人说话。



    就算反对,也不敢说出来。



    杜荷咳嗽一下,说道“第三把火,乃是养猪。”



    “噗……”



    第三排中间的一个年轻官员,乃是由吏部选派而来的。



    听到养猪,他竟忍不住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来。



    之其他人,也全都憋着笑。



    养猪?



    自汉以后,随着汉人和胡人开始融合,吃猪肉便不流行了。



    在如今,猪肉,只有低贱的平民才会吃。



    稍微有余钱的家庭,对猪肉都是嗤之以鼻的。



    更遑论堂而皇之地养猪。



    堂堂的一县县令,竟然要倡导养猪,这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是什么?



    杜荷眉毛一拧,指着那官员“哪来的混账,拖出去,吊起来!”



    这家伙,便被人弄出去,和戴金云挂在了一起。



    杜荷正色道“修路,屯田,养猪,将成为鄠县的三大政策,只是,修路,由建设部负责,屯田和养猪,由农商部负责,愿意屯田的,站出来!”



    哗啦啦。



    农商部的人,齐刷刷地站了出来。



    大家都知道,若是不屯田,便只能去养猪了。



    养猪?



    那一世英名可就毁了啊。



    谁也不愿意去养猪。



    杜荷脸都绿了。



    妈的,就你们聪明啊!



    “可有人愿意养猪?”杜荷问道。



    没人回答。



    半晌,角落中传来一道声音“杜兄,我愿去养猪!”



    大家扭头看去。



    只见魏叔瑜慢悠悠地站起来“我要养猪……”



    杜荷大喜,亲自上前,扶住魏叔瑜,说道“魏兄真高义啊,好,从今日起,你便负责这养猪之事了。”



    “好好,啥时候开饭?我饿了?”魏叔瑜挠挠头,问道。



    杜荷“……”



    众人爆笑。



    三把火,就这样烧起来了,也可以说是杜荷在鄠县的实行的三大政策。



    第一大政策,修路,打通鄠县到长安的道路,将原本弯弯曲曲的官道进行改良,建成一条笔直通往长安的大道。



    第二大政策,屯田,将鄠县往南上万亩的土地,划拨为试验田,用于种植。



    第三大政策,养猪,鄠县往西南,靠近秦岭山脉的地方,有一座大山,荒芜不出产粮食,也算县衙的山头,将用来养猪。



    杜荷的命令下来,莫敢不从。



    毕竟反对的人,都被挂在河边的大树上了。



    ……



    消息传出,鄠县的士族们,少不了要嘲笑杜荷一番。



    对底层的百姓们来说,却不这样想。



    满大街无家可归的百姓们,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绝望之色。



    他们盼望着,总算把仇万嘉盼死了,朝中来了一个新的县令。



    本以为这个新县令会将那些该死的士族全部杀干净,将土地、房子、钱粮还给大家。



    可这都一个多月过去,什么动静都没有。



    最近总算有了动静,却是县衙招募读书人去做官。



    这跟我们百姓,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没几天,却又传出新来的县令开始实行三大政策。



    修路?



    自古以来,修路,修河道,都是劳民伤财的事。



    屯田?



    这屯田却是和以往不同,以往的屯田都是百姓自己种田,现在却是县衙自己种田,还种什么试验田,这是与民争利啊。



    养猪?



    对贫穷的百姓来说,养猪其实是一件很纠结的事。猪这等东西,和牛羊不一样,牛羊只需要吃草,而猪若是没有经过精心的饲养,根本长不了几斤肉,而如今连人都吃不饱,又如何有粮食来养猪。最关键的是,好不容易将猪养大了,猪肉却是十分难吃,味道和羊肉差远了,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般的东西。



    总之,说白了,这三件事,都与百姓们无关。



    全都是县衙的事。



    大家都失望了。



    “免除一年的赋税,又有何用,现在我房子没了,连地也没了,免不免赋税,有什么区别?”



    “罢了罢了,就等着饿死吧!”



    “新来的县令,听说是个半大孩子,呵呵,果然如此,办事不牢啊!”



    “上天啊,仇万嘉已经够坏了,官府怎么就不为我们想想啊!”



    “一丘之貉,当官的,都没一个好东西啊!”



    许多百姓,在街头抱头痛哭。



    在某个巷子口,几个青壮年聚集在一起。



    其中一人说道“活不下去了,咱们还是逃走吧,去长安,再不济去外地,也总比饿死好啊!”



    “是啊,再留下来,每日也不过是喝粥,说不定什么时候这稀粥都没有了!”



    “可是……如今鄠县县城已经被人看守住了,说是只许进不许出!”



    “这新来的狗县令,这是想害死大家吗?”



    几个青壮捏紧拳头,愤愤不平。



    突然,周围的人疯了一样地往城南的地方跑。



    几人有些傻眼。



    这是地动了吗?



    有人问道“老丈,你们跑什么?”



    那颤巍巍的老者,拄着拐杖,拿着乞讨的碗,喘着气,说道“招工,招工,县衙招工了!”



    一个青年说道“县衙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肯定又是骗人的!”



    那老者一边跑一边说道“招工,县衙招募百姓,修路,养猪,屯田,每日,最少有十文钱!”



    十文钱?



    几个青年一听,蹭蹭蹭就往前跑,很快将大队人马甩在了身后。



    那老者见状,一拍脑袋,“哎呀,早知道不跟你们说了,一点都不懂尊老,哎哟,谁把我的裤子踩掉了,我的吉尔哦……”



    ……



    。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