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8米壳花
    “小艇是谁?”丛明晨顺嘴反问。



    等把名字念出口,才觉得耳熟,但一时也没想起来是谁,直到听老太说“小挺就是梦梦弟弟啊!”才恍然大悟“哦,您是说王挺,我知道他,就是那个一直在国外的弟弟!”



    老太点头“可不就是他。”



    “他怎么了?”丛明晨追问,“他不是在澳大利亚吗?难道回来了,什么时候,来看过您吗?”



    被丛明晨连续追了一串问号,老太反而不说话了,表情沉重,若有所思。丛明晨怕露馅,赶紧解释“我就是好奇,您要是不方便说就算了。”



    “唉……”老太重重叹口气,又是好久没说话。



    丛明晨等了一阵,始终没等到老太开口,以为她不会再说了,正想着再把话题引回到王亭亭身上,忽听老太神神秘秘问她“米壳花你知道吗?”



    丛明晨只知道鸡米花,从没听过米壳花。



    老太抬头看月亮——虽然看不到——边回忆边说“不知道哪一年,村里开始有人种米壳花。一开始种的人少,说是从哪的花坛里移出来的,在院子里当花种,没想到结了果有人来收。那会儿大家都穷,听说这玩意儿有人花钱收,就都跟着种,还越种越多,家里种不下,就把地里的苗拔了,种它……”



    丛明晨对农作物的事情一窍不通,但听老太说到这里,也意识到这个“米壳花”非比寻常。于是边听老太讲,边掏出手机来查。这一查,竟然大吃一惊。



    原来,所谓“米壳花”,跟“御米”、“阿芙蓉”一样,都是罂粟的别称。米壳花她没听过,但罂粟,上过学的都知道,那可是鸦片、大烟、海洛因的原料。就算不是警察,只要是在中国长大的小孩,从小上历史课、看武打电影,那就不可能不知道“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东亚病夫”这一系列词儿!而知道这些,就绝不可能不对毒品深恶痛绝!



    只是,打死她都没想到,眼前这位目盲又耳背的八旬老太,脸不红心不跳地跟她聊半天,说的竟然就是令人深恶痛绝的毒品!还说小马村都种它!这信息……



    丛明晨心突突直跳,骆马湖这地方,还真是不容小觑。还有小马村,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村落,谁知道还有这种历史?



    震惊之下,她拼命对罗浩挥手,要拉他过来一起听——无论如何,小马村这趟浑水,不是她一个人能趟得动的。



    罗浩悄无声息走近,看了丛明晨递来的“米壳花”的解释,不动声色听老太讲“……后来种的人太多,上面就来人都给铲了,还罚了款,说以后谁再种,照死里罚。我记得当时铲的时候,大家都站在地头,好多女人都哭了,但没一个人抱怨。”



    丛明晨心想种大烟还有理了?抱怨个屁!



    老太说“毕竟都知道是什么,心虚着呢,哪敢抱怨?”她用手绢擦去眼角溢出的分泌物,顺便揉了揉眼睛,继续说,“那之后,还真没有人再种这米壳花了。只是,村里人也都变了,变得不爱说话,谁家跟谁家都藏着掖着,还个个都忙。那一阵,狗都不怎么叫。”



    四下特别静,虫声歇了,也没有狗叫。只有月亮明晃晃的,又大,照着小马村窄而高耸的楼,特别诡异。



    “之后,这村里的小楼一个接一个,旱地拔葱似的,全长起来了。”老太太迎着月亮,表情安详,声音却很凄凉,“虽然把地里的米壳花都铲了,但人们心里的米壳花,却从那一年开始长起来了。”



    丛明晨听得唏嘘,尤其是老太最后那句,竟然还用上了象征手法,意味深长,发人深省。这个瞎眼的八旬老太,真是不简单。丛明晨连连感慨,对老太的理论水平五体投地,拐弯问起了她的身世。



    原来,老太以前是村里的老师。她娘家成分不好,所以虽然是大家闺秀出身,也只能嫁给农民做老婆。之后就在村里做了一辈子的老师。老太说幸亏她退休得早,要搁到现在,连一个学生都收不到,全进了城了。



    丛明晨初听到她讲上个世纪的事,觉得又遥远又陌生,没有一点代入感。直等到最后吐槽没学生这句,才感受到一点新时代的气氛,接话道“原来您是老师啊,您姓什么,王老师还是马老师?”



    “都不是。”老太摇头轻笑,“我姓余,‘苟余情其信芳’,余信芳是我的名字。”



    “余——信——芳。”



    丛明晨一字一句默念,心想那个年代的女人,动不动就是什么张王氏、赵李氏,能有个正经名字已经极为难得。而眼前这个老太,不仅有自己的大号,还如此诗意,看来果然像她说的,是大家闺秀出身。念及此,丛明晨态度郑重很多,认真喊了声“余老师。”



    老太开心应了,一时气氛其乐融融。



    但罗浩却觉得怪。且不说这老太为什么大半夜不睡,站在路当中发呆。就说对初次“见面”的丛明晨,她连名字都不知道,就敢讲这么多小马村的秘密。坦诚到这个程度,难道只是因为相信他们是王梦的人?老人家孤单寂寞,难得有人来,一时忍不住打开话匣子他懂,但讲到这种程度,是不是太不设防了?



    这可是骆马湖,遍地毒品的地方!怎么从姜医生到这位余老太,个个都如此热情坦诚,这真是骆马湖吗?还是怪他想太多,敏感过度?



    罗浩想不通,只好一边观察老太,一边提醒丛明晨回归正题。



    丛明晨得了师命,马上问余老太道“余老师,您说了半天米壳花的事,跟王梦——我是说梦姐,有什么关系吗?还有她弟弟王挺,不是一直在国外吗,您怎么会从他联想到米壳花?明明按您说的那个年代,他俩都很小才对啊。”



    “嗯,是不大。”余老太点头,眼睛里又开始分泌东西,她熟练地拿手绢擦掉,用力揉着。



    老太说她并不是从小就盲,而是上了年纪生眼病才这样的。“年纪大了,不能做手术,挨一天是一天吧。”



    她说得云淡风轻,罗丛二人听得却很沉重。



    老本身就是一种折磨,而它所带来的各种病变和退化,更是对人生理和心理的重度摧残。每一个变老的人都像在打仗,面对这场明知会失败却不得不打的仗,有人乐观,有人消极,但无一例外都会被磨去尊严。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普通农民,在衰老面前,最终都会变成无用而惨遭遗忘的对象。这真是个令人难过的事实。



    丛明晨不愿催,等老太太整理好眼睛,自己娓娓讲道“富了之后,有人就开始忘乎所以,好好的地不种,整天打牌赌博、跑洗头房,还有人迷上那个……”



    “哪个?”丛明晨问。



    “打牌赌博、跑洗头房”她懂,但对“那个”的含义,还需要明确一点。



    听到余老太直言不讳地说“就是吸毒。”丛明晨耸耸肩,确认就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方才不问。



    余老太继续讲“梦梦爸那阵也是,不老实,她妈跟她爸赌气,就吸上了那个。”



    “赌气?!”



    丛明晨不解,吸毒是多严重的事!从小学校就教,电视里也老放,沾上就是一辈子的事,这么可怕的东西,就为了赌气就去碰?有病啊!那些人的脑回路到底是怎么长的,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正常人吗?



    丛明晨的不理解从她的语气里透出来,余老太听了,半晌没声。丛明晨不得不继续发问“所以他们妈妈是吸毒死的,那她爸呢,也吸毒吗?”



    余老太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叹气说“她妈是真可怜,我记得,也就不到一年,人就瘦了一大圈。”老太眼睛和鼻子皱起,一脸可惜和可怜,“原本挺肉头的一个人,胸也瘪了,肚子也没了,有人说是像气球撒了气,光剩一个瘪瘪的皮囊。但这还没完,又过了一段时间,皮囊也没了,脸凹进去,剩一对颧骨支棱着,跟骨头架子似的。那俩眼睛,又大又没神,黑洞洞的,像死人,连她自己孩子看了都怕,不敢偎……”



    丛明晨想起姜艳。姜艳那时候也瘦得脱相,她抓她胳膊时,就像直接抓在骨头上,没一点皮肉弹性,不像个活人。接着又想到电影和书上那些清朝大烟鬼,个个瘦得像骷髅,面无血色,没人样,怪不得叫大烟鬼。



    丛明晨有种感觉吸毒的人,就好像提前买好下地狱的门票,倒数着过日子。王梦妈是,姜艳也是——她要是没被杀,早晚也得死毒品上。



    “……死前那几个月,更是连床都下不了,满身窟窿,血都流不出来——她那是血流干了,没血了,就剩那些窟窿……”



    余老太眼里不停渗出黄褐色的液体,但这次却没顾上擦,而是心痛到连连摇头。“你不知道,我那时候还没瞎,啥都看得见。就因为看得见,才知道她那个样子……那段时间我白天照顾她,晚上躺床上就做噩梦,别提多吓人了。唉,真恨不得当时就瞎了……”



    她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王梦妈临死前的惨状正翻涌出来,历历在目,无法摆脱。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