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1章 房玄龄的私心
    大殿里众人看着老迈的房玄龄跪在地上,都觉此老很可怜。



    不免心下叹息,难道为大唐拼尽一生就得这么个结果吗



    李世民感觉到大殿里的气氛,也觉得有些对不起这个老朋友,但是他也知道李承乾不可能再让步。



    就算李承乾让步,李世民也不可能看着谋逆之臣逍遥法外。



    李承乾眼神冷漠地看着房玄龄,淡淡地道“房玄龄你是不是觉得,你这一生忠于大唐,大唐亏歉你很多啊”



    “臣不敢!”



    房玄龄连忙道。



    “不敢没错你替大唐替父皇立下过汗马功劳,原本你也该安享尊荣。



    可是你想一想,这些年你为了使房家成为千年世家,你做了多少布局”



    房玄龄闻言惊恐地抬头道“臣没有,臣……”



    李承乾抬手止住他,冷哼一声道“没有你的大儿子娶妻雍州杜氏,二儿子尚公主,三儿子娶郡主,大女儿嫁韩王,二女儿嫁荥阳郑氏,还有你的夫人出身范阳卢氏,你说你的四儿子准备跟哪家士族定亲啊”



    房玄龄听李承乾一一说出他给子女结的姻亲,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傻子都听得出来李承乾对他的做法十分不满,这种不满几乎代表着房氏极有可能被灭族。



    见房玄龄不说话李承乾继续道“你这么大野心,却不懂得教育子孙。你的儿子一个个都是一心想着重复你当年推父皇登基的老路,总想着一举成为开国功臣。



    你自己扪心自问是不是大唐就应永远乱下去”



    李承乾这一问李世民脸色先难看起来,但是这个时候他也没话反驳。



    就算李世民有理由他也不能反驳,毕竟他自己也不希望大唐以后都这样乱下去。



    成功的经验总有人想复制,唐朝数次关于皇位的政变都有模仿李世民玄武门政变的痕迹。



    而大殿上李靖、高士廉心里却都是暗道树大招风啊!



    房玄龄听李承乾说出他的私心,心里已经全乱了,过了半晌才磕个头道“臣有罪!”



    “你有罪孤王知道,孤王也给过你机会,让你去九成宫养老不算委屈你吧”



    房玄龄不敢吭声。



    李世民一脸尴尬地道“承乾,是朕召房卿北征的。”



    李承乾闻言无力地翻一个白眼,知道既然已经点出房玄龄的私心,其他大臣多少都理解他一点的,便不再多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李承乾见众人都看着他,便对众人道“既然事情已经解决了,那就用膳吧!”说着便挟起一块鸡肉放在嘴里开始嚼。



    众人没有想到李承乾心这么大,到了这个时候居然还有心和他们这些人一起吃饭



    不由看着李承乾的眼神变得更加惊讶。



    李承乾咽下嘴里的鸡肉,见众人都惊讶地看着他,脸上露出不解地神色道“怎么都不吃呀这可是父皇专门给你们设的宴,你们都不吃岂不浪费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里可不许浪费粮食!”



    此语一出李世民简直有一种揍他冲动。



    坐在下面高士廉、李靖等人也是哭笑不得,他们这么一堆老头子,竟然被李承乾教训了……



    “太子殿下说的很是,臣等这就吃。”



    最后还是李靖笑呵呵地道拿起筷子开始吃。



    因为李世民还病着李承乾直接不准饮酒,几个老家伙怕再被李承乾教训,都赶紧吃完告退。



    待外人都走了,李承乾和李恪两人送李世民回后世殿休息。



    李世民一边走一边道“承乾,玄龄这为了建立一个千年世家,费尽心思,他也替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就得这么个结果恐怕会使人寒心呐!”



    千金市马骨是给别人看的,房玄龄为李唐操劳一辈子,若不得一个好结果,其他臣子也不会再忠心于大唐。



    李承乾闻言只是淡淡地道“房玄龄的子孙不能撑起他的野心,这怨不得旁人。



    而且出海也不是坏事,若是他的子孙在海外繁衍生息的好,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千年世家。”



    说到出海李世民又转身看向李恪,眼神十分温柔,半晌道“只是苦了恪儿。”



    李恪闻言神情坚毅地朝李世民行礼道“父皇儿臣定为大唐在海外打出一片天下来。”



    “嗯!”



    李世民点点头便直接往前走,有很多事情他也无法改变。



    李恪出海是李承乾布局了一年多的事情,李世民现在就算再舍不得李恪也拦不住。



    尤其是今天以后大唐出海更牵连到几十个涉及谋反的勋贵大臣,若不能成行只能看着李承乾举起屠刀了。



    安置好李世民,李承乾又跟李恪说了一些关于出海的事情,告诉他制造望远镜和指南针的大概方法,然后便回东宫处理政务。



    李承乾一回崇教殿就见工部尚书薛大鼎已经等在这里了。



    “参见太子殿下!”薛大鼎慌忙迎出来行礼。



    “薛卿家平身。”李承乾一边往里走一边摆手道。



    李承乾走上宝座坐下,薛大鼎也来到宝座前。



    “薛卿家来见孤王有何事”



    “回太子殿下,臣有两件事请太子殿下定夺。”薛大鼎老实地道。



    “薛卿家请讲!”



    “太子殿下,去年千议政会,长安城南乡民说以无水可引,每逢旱年就无法灌溉良田。



    太子殿下曾命臣考察挖渠引水,臣于去岁秋天量定引水渠道,去岁冬天挖了一冬,因为春种才把工程停了下来。



    前些日了长安城南少雨,乡民想立即开通引水沟渠。



    可是途经杜固,城南杜氏族人说那里是杜氏一族风水所钟之地,不许挖。”



    李承乾听的心里火起,冷冷问道“水渠挖通后可以灌溉多田地”



    薛大鼎诚实答道“回太子殿下,若是挖通杜固引白马河下南,蓝田县境内数万亩良田都能得以灌溉。”



    李承乾面色严肃地道“事涉数万亩良田那就是数万百姓的生计,不能被杜氏以虚无之论挡住,直接派禁军去,有敢阻挠者杀无赦。”



    “臣遵旨!”



    “还有何事”



    “回太子殿下,长安城内下水道臣已经丈量好了,准备三天后开工……。”薛大鼎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见状莞尔一笑道“孤王说去干活,那是一定要去的,你去找郝学士商量一下,看看在哪里立动工碑。



    到时候孤王带着文武百官去挖第一铣土。”



    “臣遵旨!”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