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241 挨家去找
    信是东平学府后门,每日挑担子过来卖果子的一个老妇所送。

    信上画着极为潦草的图纹,还有一行小字帮我留存。

    就这么点,信上没提其他东西了。

    云从先生将这图纹颠来倒去,横看竖望,没有半点熟悉。

    郝伟峰道“先生,这姚子德可真缺德,浑然不知我们寻他寻得快挖地三尺了。”

    “你说得极是,”云从先生道,“子德为人厚重持稳,但看他这信,却没有其他交代,他的确不知我们在找他。”

    “那便怪了,”松韵堂的另一个先生道,“那衙门的人为何寻他呢”

    “不知,”云从先生将信纸折叠,递给郝伟峰,“既要你帮他留存,你且留着吧。”

    “那,要不要去跟衙门的人说”郝伟峰问。

    “子德既能写信于你,所处之境便未见危患,那便还是不说了,待他回来后再论吧。”云从先生道。

    郝伟峰点头“是”

    一路跟踪郝伟峰和许席一过来的董延江就藏在院子外面,他的眼睛滴熘熘转,掉头离开,朝衙门跑去。

    于是半个时辰后,这张纸终究是被送到了知语水榭。

    夏昭衣合上书中册子,侧过头来看着书房门口的几个书生。

    之前曾在衙门让他们写过千字文,所以她对他们有印象。

    领着他们过来的詹宁重新介绍,着重介绍了一旁的董延江“这位董姓学生,那日写了两千字。”

    夏昭衣微微一笑,看着董延江道“爱告状,爱打小报告。”

    董延江分不清她这到底是何意,他主动跟他们汇报实时状况,对他们而言,不是一件好事吗。

    夏昭衣接过詹宁递来得纸,一望到上面的图纹,她的秀眉轻轻扬起。

    詹宁轻声道“二小姐,您识得这图纹”

    图纹虽潦草,但潦草得不是姚臻的笔线,而是他对图纹看得不深刻。

    “你不觉得眼熟吗”夏昭衣笑道,将信纸递回去。

    詹宁将信纸上下左右一顿看“我不觉得啊”

    “那些剑客的剑鞘。”夏昭衣说道。

    詹宁恍然,惊讶“是了还真是二小姐,您好眼力,竟一眼看出这大致形状来”

    “拿去给这位董书生过目吧。”夏昭衣笑着朝董延江看去。

    董延江冷汗涔涔,少女生得月清花媚,海棠标韵,笑起来更好看,像是秋日清晨带着露珠的花,可是,董延江不敢正视她的笑,总觉得狡黠灵动,颇有深意。

    詹宁将纸递来,董延江瞅了阵,看向少女,不明所以。

    夏昭衣道“之前你所写得两千字文章中,称卓昌宗去世前一直在寻城里的工匠们,你说他手中拿着张纸,你看看,是不是这个”

    董延江愁眉“阿梨将军,我只是远远跟着他,我未看见那纸上的图纹。”

    “那你便带着这张纸,去原路走一遍,问问那些木匠、铁匠、绣匠,画匠,是否是它。”

    董延江面色一白“那,我得走多少路啊”

    “詹宁。”夏昭衣看去。

    “二小姐”

    “备马车,供董书生代步。”

    “是”

    许席一和郝伟峰看着董延江随詹宁等个头高大的士兵们离开,心里将姓董的一顿咒骂。

    “郝伟峰,”少女忽然道,“你的文章写得不错。”

    郝伟峰一顿,抬头朝她看去“将军指得是,我那篇文章”

    “自赴世论学后,你所写得所有文章,包括几篇未得文和楼入门牌的文章,”夏昭衣笑道,“吾尝不喜谦卑二字,若有才干,定现才干。怀才不遇乃荒谬之词,或才不够,或人之过。我若有大才,我定教天下人皆知我有大才,决计不会躲藏矫饰,谁知别人几时才能知我有才岂非亏了这才”

    郝伟峰脸颊大红,不自在道“将军竟,竟还会背下”

    “未必认可你所说的所有,但你这狂气颇为了得,此豪情,百人中难有一人。”

    郝伟峰的脸越来越烫,眼睛却变明亮“谢将军赞赏”

    “说来,我与贵学府渊源颇深,”夏昭衣澹笑,“除却在京的先生们,来这衡香后,也遇见了个老熟人,便是你们的又见先生。”

    “将军竟和又见先生认识”郝伟峰说道。

    “还很熟。”夏昭衣说道,看向史国新,令他过后,在他耳侧吩咐。

    “是”史国新应声。

    很快,史国新从隔壁书厅回来,手里拎着一个小包袱,交到郝伟峰手中。

    “将军,这是”

    “这里面皆是宝物,有劳你们一日一样,悄然替我送给又见先生,或放他书桉上,或放他房门前。切记,不要让他发现是你们。”

    包袱非常沉,听声音,里面都是珠玉配饰。

    郝伟峰点头“嗯我定照办”

    “便先谢过,”夏昭衣道,“为报答二位这苦劳,我先行许你们前程一诺,他日你们想去何处效力,我皆为你们举荐书信。”

    二人闻言大喜,彼此对望后,赶忙揖礼“多谢将军

    ”

    二人离开时,一直站在门口的徐寅君从外进来,回头看他们身影一眼,收回视线道“大东家,那包袱里装着得是”

    “能吓到那又见先生的东西,”夏昭衣说道,脸上再无笑意,转身去书架上找书,边继续道,“总有一日能让他患得患失,身心衰弱。”

    “但这两位书生若见到那又见先生被吓,未必就会一直照办了。”

    夏昭衣停顿了下,看他一眼,澹澹道“一人的确未必,两人却可商议,而他们,是聪明人。”

    “聪明人”徐寅君琢磨她这句话,忽然,徐寅君大惊。

    少女说得没错,一人去做这事,或会因道德负罪感而停下,不再继续。

    而两人,哪怕会彼此动摇,但更多得是有人认同和陪伴,尤其是,她夸了其中一人,又许了两人前程。

    这是徐寅君头一次看到少女谋算人心,她在他心中一直是善的,这番算计,徐寅君似乎看到了另一面的她。

    但很快,徐寅君便适应过来。

    不论她是什么样他认定,此生都是她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