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第 18 章
    第十八章

    “一个个见利忘本的!老娘辛辛苦苦养你们几十年,你们倒好,看见一点好处就上套。让你们给我做一条板凳,你们推三阻四,转眼却拿去讨好外人,我这个亲娘还没外人亲!”

    张慧英羞得满脸通红,她最近没钱过得太憋屈,心底也是一股窝囊气,“我们什么时候没顺着你老三赚的钱全都在你手上,你分家也没舍得分一分一厘给我们,家用家具全都在你们那边,老三做条凳子你也要抢”

    裴静姝本不想理,但那两人声音都不小,听着心烦,便出门道:“凳子是我花钱按市价六毛一条买的,你们要吵别对着我的门口吵。”

    昨日张慧英硬塞给她几条凳子,说是他们家老是一墙之隔,今后要彼此照应,意思便是想抱团取暖,不过裴静姝知道说到底她还是眼红凉粉买卖。

    正巧裴静姝家一共也就三条小凳子,一张长凳,平日吃饭的时候,裴朝辰就坐一只大木桩。她也想买一些凳子和桌子,奈何集市太远,她一个人扛不动。

    张慧英送货上门,裴静姝不想占她便宜,就按市价算给她。

    那顾大娘听了裴静姝这话,心中才终于平衡一些。不过周边邻里见了,都对顾大娘连连摇头,暗道顾大娘越老越糊涂,三天两头挑事儿。顾明轩一走,顾家就散架了。

    想赚凉粉钱的人很多,七八天后,裴静姝终于松口,告诉大家有多的凉粉,七分钱一斤,也可以用等价的鸡蛋或麦子换。

    她收鸡蛋和小麦的价钱比集市上稍高一点,有些拿不出本钱的人家也愿意用自家的鸡蛋或者小麦来换。

    裴静姝本来也没想只顾自己赚钱,这样太容易招人眼红。虽说现在的政策宽松了,不像以前那样抓得那么严,但若真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尾巴,也是一件麻烦事。

    若是能与更多的人共赢,到时候就算有人存心想害自己,肯定也有很多人站出来帮自己说话,毕竟他们已经处在同一条利益链上。

    再则,这个时代贫穷落后,裴静姝看着那些人穿着补丁衣服光着脚下地做活,其实也很心酸。她前世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新时代,接受着先进科技和高等教育,如果她能为这个时代做一些改变,她也愿意为之努力。

    尝到一些甜头后,有的人就背去更远一些的集市,因为在那种地方通常能卖到比较好的价钱。裴静姝给他们打的油辣子很多,有的人还喜欢把油辣子上面那层菜油倒一些起来自家用,每次油辣子有剩时就拿回去当蘸料,蘸着白水菜吃,或者做凉拌菜,味道倍儿爽,连不喜欢吃白水菜的小孩也不挑食了。

    杨孟英最近一收工就到金沟村来帮忙,她之前还劝说裴静姝不要养牛,现在她自己却很想养一头牛,这样就不用天天去山头上按部就班地出工了。

    裴静姝屋后的竹林砍了,有些竹子质地很好,就这么当柴烧掉也很可惜,她便让裴建国锯断做一些竹筒,一来以后可以做竹筒饭,二来现在可以用来装蘸料,给那些上门拿凉粉的人。现在又不像后世,有各种塑料胶带或者塑料盒,这穷地方连塑料都少见。

    杨孟英每天过来帮她忙,裴静姝也和她商量好了,以后每个月给她开工钱。杨孟英自是巴不得,现在也不再嘀咕了,连她自己家里的活都不再上心,放手丢给了她儿媳妇,搞得窦晓霞满腹怨言。

    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供销社又要下乡来做交流会。交流会只是当地的说法,也就是供销社的人每逢过节前会带一批货物下乡,到各个生产队动员大家买东西。不过大部分人只是去看热闹,真正有钱有票买东西的人实在很少。

    裴静姝也带着两个小孩去了,但供销社的东西确实大部分都要票,就连买白糖也要副食本。还好裴家有,裴静姝借用裴建国的副食本买了十斤白糖五斤红糖以及一些调料等。眼瞅着两小家伙盯着一旁的糖果,她又掏钱买了大袋大白兔奶糖和薄荷糖,这种吃的糖果倒不需要票或证。x

    其余小孩看见裴静姝买那么多糖,一个个都艳羡不已,想去讨点吃。大人见了自是赶紧拉着他们,平日没当着面倒也罢了,现在这么多人在场,若是任由小孩这样讨糖吃,传出去会被说没家教。

    “静姝,你买了这么多东西呀有钱果真好。”丁大嫂笑着说。

    她最近在裴静姝那里拿凉粉去镇上卖,镇上人多,卖得起价,运气好一次能赚两三块钱,把她美得每天都喜笑颜开。

    裴静姝看她的背篓里也装着些东西,就问她:“你买了些什么”

    “没买些什么,也就几块肥皂,两封饼子,一些副食。家里的衣服没有肥皂还是洗不干净,穿在身上始终有股汗臭味儿。”丁大嫂说。

    “现在找到钱讲究起来了,以前你就这么在水里洗两下,还不是穿了。”一旁的杨孟英抬杠道。说起来他们都该感谢静姝,没有静姝,他们想买肥皂狗屁都没不起!

    供销社的人今天也欢喜,“早知道你们要买这么多东西,我们就多带点货下来了。上次端午节来你们生产队,口水都劝干了,你们一个个光看不买。”

    “那时是真的没钱呀!有钱谁不想买”

    “现在怎么都有钱了”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又问。这个生产队的购买力一下就起来了,几乎人人都能买一两件东西回去,不需要票的糖果月饼基本都快售罄,其他生产队可没几人敢像他们这样掏钱买糖给小孩吃,就连月饼也销不出去。

    “是我们金沟村出了一个巧媳妇,做了凉粉让大家去卖钱。那凉粉便宜好卖,我们手上才有了几个钱。”

    “原来凉粉就是你们这里产的呀!是不是刚才那个买了10斤白糖的漂亮女同志”供销社的人又问。

    “就是她!除了她,谁敢一口气买10斤白糖”

    还有那大白兔奶糖,买一包都可以买多少粮食了呀!也只有裴静姝才舍得买那么贵的糖果给小孩吃。

    夏金桂最近特别憋屈,裴静姝不知从哪里学来了一手做凉粉的本事,搞得大半个生产队的人都朝她那边跑,也跟着她挣了钱。这次交流会人人都买东西,反而衬得她像个破落户,一样都不敢买。

    中秋节回娘家总不能空着手回去,以前没有分家的时候,她也不需要开生活,就跟着顾大娘吃。顾明轩一半的工资就够他们一家人吃穿用度了,每逢端午中秋还会寄一些礼品回来,她随便挑一样回娘家,脸上也非常有光。x

    现在顾明轩死了,顾家也分家了,这次回娘家,她就只好自己掏腰包买,便买了一封最便宜的月饼。

    顾小军和顾小伟看着村里的大部分孩子都有糖吃,连最穷的何江,他奶奶都给他买了一块薄荷糖。两兄弟哪里能不眼馋,见着夏金桂掏钱,就哭着闹着要买糖。分家后夏金桂置家当也花了不少,现在正心疼钱用得快,哪里肯给他们买

    “家里有吃有穿的,吃什么糖!吃了以后一口黑牙,媳妇都娶不了。”夏金桂说道。

    “我不娶媳妇,我要吃糖!”

    众人听后一阵哄笑。

    杨孟英背着背篓,衣兜里揣着一大把大白兔奶糖,吃得津津有味,“这糖真香,果然一分钱一分货。”

    顾珊珊见裴静姝没吃糖,就拿一颗给她,“妈妈也吃。”

    裴静姝对这糖倒没啥兴趣,她前世更好的糖都吃过了,不过既然是小家伙的心意,她还是顺手接下,“谢谢珊珊!”

    “看来你还是没白养,珊珊真孝顺。”杨孟英说道,“我想买一盒月饼,你爸最喜欢吃了,这大中秋的没有月饼怎么算过节”

    裴静姝装作听不懂,“你刚才怎么不买那我们在这儿等你,你去买回来。”

    杨孟英一噎,“人家过节都是儿女买给父母吃,怎么到我们家就颠倒了”

    “我本来想那供销社卖的月饼太糙了,改天给你们送好点的。你既然喜欢那劣质月饼,那我现在去给你买两袋也行,但买了之后就没有别的月饼了。”裴静姝道。

    杨孟英一听忙换上笑脸,改口说:“算了算了,都走到这里了,我只是随便说说的,你别当真。”

    裴静姝只觉好笑,这个杨孟英身上一堆毛病,又爱贪小便宜,却意外有些贱贱的喜感。

    看风水的人来她的地基看了一番,最后说了一通玄之又玄的风水学说,裴建国还给了那风水先生两块钱,最后定在八月十二动工。

    中秋将近,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马上就可以走亲串门了,小孩子们欢天喜地,无论是和父母去串门,还是亲戚到自家做客,肯定都少不了一顿好吃的。若家里有辈分高的老人,还会收到一些后辈送来的月饼,这是一年中难得的几天好日子。

    刘二娘的娘家离县城比较近,她中秋也要回娘家一趟,不过这次她打算带点凉粉去城里卖了再去娘家看父母。她走到裴静姝的屋后檐,便闻到一股诱人香味。

    “幺妹,你又在做什么好吃的我们还没走到就闻到香味了。”刘二娘跨进门槛就说。

    “刘二姐来得正好,尝尝刚做好的月饼。”裴静姝给刘二娘和唐二哥各递了半块切好的月饼。

    刘二娘颇有点不好意思地接下,“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那月饼跟供销社卖的五仁月饼不同,无论是外面的壳还是里面的馅,都香软可口,里面还有蛋黄,让人留恋忘怀。刘二娘知道这就是广式月饼,她三妹嫁得好,每年回娘家回就会送一封这种广式月饼。不过那味道和裴静姝这种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无论是外壳还是内陷,都没这么香软。

    “幺妹,怎么样样好吃的你都做得出来你可真舍得放东西,这月饼吃的怕是钱吧”刘二娘笑道。

    其实里面也就蛋黄贵一点。

    裴静姝道:“还好,拼命赚钱不就是为了改善生活么你们这是打算中秋也不休息”

    “我想着反正我娘家离城也近,空手走一趟浪费,不如顺便背点凉粉去卖,把月饼钱赚回来也好。”刘二娘说。

    “县城可不近,你们背这么沉的东西走那么远,太划不来了。”裴静姝道。

    “没事,你唐二哥背。”

    “你们真想去城里卖东西,我建议你们卖月饼。”裴静姝提议。,,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