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章 第 13 章
    第十三章

    张慧英一路跟她拉着家常,“你兄弟一人帮你做活,你这房子得修多久才能修好怎么不多请两人帮帮忙”

    裴静姝大概知道张慧英找自己的目的了,便道:“没那么多钱请人,我哥帮我忙,我只管他吃住,没开工钱。”

    张慧英笑道:“大嫂说没钱是骗人的,我们金沟村就属大嫂你最有钱。大嫂你就别谦虚了,我又没说给你借钱。”

    裴静姝:“那笔钱要留着养娃过日子,经不起用。”

    “省着点,用四五年还是绰绰有余。我和老三才叫穷得揭不开锅,婆婆的心都偏到天边了,嫌你和我没给她生孙子。你好歹有娘家人撑腰,我那娘家人一个个都不顶事的,老三以前做木工赚的钱,她也一分没给我们,这接下来的日子还不知怎么过呢!”张慧英诉说道,想在这话题上和裴静姝找点共鸣。

    “养孩子费力费神,养儿子更难,没有孩子落得轻松,有儿子也没什么好羡慕的。”

    张慧英发现裴静姝没以前那么好说话,就不再拐弯抹角,“老三这门手艺,也是大哥出钱让他学的。唉!大哥要是还在多好,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你要是忙不过来,也可以叫老三帮忙。你一个女人拖个小孩也不容易,修房更是麻烦事,大嫂不要因婆婆和二嫂不讲理就疏远我们。”

    说起来顾老三确实算个老实巴交的,但是老实过了头,就显得有些逆来顺受。他做得一手好木工,按理来说应该很受家中长辈喜爱才对,但顾大娘却嫌弃他只会埋头苦干,不会打人际关系,再加上结婚几年都没一儿半女,媳妇也是个闷着来的,对这两口子就越发看不顺眼了,逢人就说老三只会傻干活,老三媳妇下不了蛋。

    之前没分家的时候,家里苦差都是这两口子干得多,到头来还是吃力不讨好。

    “其实也没什么好忙的,现在有地方住,慢慢修也没事。”裴静姝说道。

    顾老三毕竟是顾家的,要是她开口请顾老三帮忙,那顾大娘不知又要闹成什么样子,更何况裴静姝也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有求于他们。这生产队的木工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有钱还怕请不了劳动力

    话说到这份上,张慧英也有些气馁,不觉间就到了池塘边。现在正值下午,村里大部分人都去挣工分了,池塘边也没有多余的人。

    张慧英的桶里只有两件衣服,她做活又是利索的,两下就洗完了。她见裴静姝还一件都没有洗完,心中暗道果真不是做活的人,便主动说:“你这么多衣服,得洗到什么时候,我帮你洗一桶吧!”

    也不等裴静姝回答,她就殷勤地把先前提的那桶衣服拿去捶洗了,“这是你兄弟的衣服吧男人的衣服就是这样,又脏又臭。”

    裴静姝见状没有阻止,她从来没给异性洗过衣服,前世连她自己的衣服她都少有洗,毕竟那时有洗衣机和干洗店。

    张慧英确实是个能干的人,没一会儿就洗起来了,还帮她洗了两个小孩的衣服。

    晾晒了衣服后,张慧英又道:“你这些竹子竹枝堆放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别人路过就给你顺走了。”

    裴静姝道:“又不值钱的东西,谁会偷”

    “你别不信,东西不值钱,但可以当柴烧啊,家家户户都在找柴,那天我就见王建容在你这拉了两根竹棒走。我帮你收拾了,你垒在屋檐下,下雨也不会打湿。”

    张慧英一说,裴静姝倒是想起那天两根大楠竹不翼而飞的事,她当时还没在意。

    裴静姝就由她去了,“你今天不出工”

    “今天腿痛,上午跟队长请了半天假。”张慧英道。

    裴静姝上下重新打量她一眼,这人提着两只桶都能健步如飞,哪像有腿痛

    张慧英和顾老三两人没小孩,平日里挣的工分也多,其实倒不在乎这半天工分,只是眼下家里样样都缺,又没个钱,实在难捱。

    张慧英把细竹枝挽成小小的竹把,这样就可以直接扔进灶里,倒也方便。裴静姝想了想,也没再多言,任她收拾那堆满一地的竹枝。

    昨儿裴静姝分了红薯糖给村里的小孩,今天两个小家伙和那些小孩打成一片,也不知跑去哪里疯玩了。

    张慧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满地的竹枝收拾了,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屋檐下。

    别的不说,在做这些家务杂事上,张慧英确实是一个好能手。看她这么卖力,裴静姝也不好没有表示,最后就送了一只南瓜给她当作谢礼。

    张慧英有些失望,不过面上还是笑着接下了,她地里那点小白菜也经不起吃,有总比没有好。

    顾老三听闻下午张慧英没去做活,又见她提着一个南瓜从裴静姝那边回来,不禁皱眉:“你还真去大嫂那边要东西”

    “什么要不要的,不要说的这么难听,一只南瓜而已,值几个钱我还帮她做了一个下午的活呢!说起来还是我亏了。”张慧英没好气,她原本以为裴静姝会送点好东西给她,没想到却只是一只南瓜,心中多少是失落的。

    顾老三抱怨:“正儿八经的工分不去挣,去别人家瞎掺和什么你真是分不清轻重。”x

    “说你是个草包,你还不承认!耽误几个工分算什么大嫂根本就不是个做活的人,你看着吧,她肯定过不了多久就会改嫁的。她置的家当能带走,但这房子是带不走的,她和妈、二嫂的关系都不好,我们现在帮衬着点,今后这房子问题不就解决了。”张慧英美滋滋地盘算着。

    “你想得倒美!天还没黑就开始做梦了!”顾老三泼她一盆冷水。

    张慧英骂了他几句,抱起南瓜打皮扔锅里煮了。她其实不喜欢吃南瓜,尤其是白水南瓜,没盐没味儿,只是现在确实没有别的东西吃。

    没过多久锅里的水就开了,张慧英又传了两把火,揭开锅夹了一块尝。不料这南瓜软糯香甜,还带着一股清香,完全不像那种晒恹的无味南瓜。x

    张慧英喜出望外,尝了一块又一块,而后赶紧去把撮箕里的南瓜籽捡起来。

    顾老三看她翻着一堆垃圾,脸上还带着喜色,只觉得自家女人越来越疯癫了,“你在垃圾堆里找什么”

    “大嫂给的这个南瓜太好吃了,我要把南瓜籽留起来做种。”

    顾老三难得搭理她,抽了筷子,拿着一个糠粑粑就着白水南瓜一同吃。入嘴之后,他才发现张慧英刚才说得没错,他活了二十多年,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南瓜,又甜又糯,连南瓜汤也是甜的。

    “我还没吃呢,你别把南瓜给我吃完了!你不是很清高吗吃什么我要回来的南瓜!”张慧英挖苦道。

    另一边,夏金桂分家的粮食也吃完了,就跑去给顾大娘借粮,她知道顾大娘还藏着些以前没吃完的粮食,这次分家没有拿出来。

    顾大娘舍不得两个孙子挨饿,“借”了一升米给夏金桂,说是借,其实也是有借无还的。

    借到米之后,夏金桂也没有离去,站在灶台边聊起来。

    “我说今天张慧英怎么就没去挣工分,原来是跑去巴结裴静姝了,先前我还看见她手上提着一只南瓜,多半是从那边得来的。”

    “南瓜那狐狸精哪里来南瓜”顾大娘疑惑道。竹林里那块菜园地确实种了南瓜,但那南瓜藤种子不好,只开花不结果,顾大娘再清楚不过。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就看见张慧英手上提着一只南瓜,长长的,不算大。没准儿是她娘家妈给她背过来的,那杨孟英最近跑这边跑得可勤了。”夏金桂阴阳怪气地说。

    “她娘家妈就是铁公鸡,怎么可能给她背南瓜过来”顾明春有些不信。

    “还不就是看中了她手上那几分钱!”夏金桂道。

    顾明春择着菜,“她以前在我们家里什么活都不做,也没听说过她会熬糖,怎么分了家就突然会了”

    顾大娘骂咧咧,“什么不会就是装的!这狐狸精手上有钱,现在本事大着呢!我就看她把那些红薯全部挖了,钱用完了,怎么过这个冬”

    顾家这边的谩骂,裴静姝全然不知,她现在正忙着大丰收。

    原来今天在她将所有的土壤都升级之后,所有的作物都陷入了疯长的状态,入夜之后,玉米菜籽水稻和红薯都相继成熟了,整块农田也跟着升级,还多了一键收割功能和兑换功能。

    裴静姝点了一键收割后,仓库里便多了水稻十斤菜籽二十斤玉米十五斤红薯若干斤。

    不过这个逆天新功能也有一个限制,花费太多,足足耗费了她40个农场币。

    裴静姝又看了一眼兑换功能,十斤水稻能换八斤普通大米,菜籽也是兑换普通菜籽油,玉米和红薯则不在兑换的名单内。

    这两个新功能都非常实用,不过裴静姝觉得今后还是尽量不升级土壤,不然长得太快容易引人注意。

    收割了这一批作物,裴静姝种了一点小葱和姜蒜,以及一些当季的时蔬,这次她没再升级土壤和施肥。

    才刚刚分家没多久,家里样样工具都缺,菜刀砧板也不知用了多少年,又钝又旧,裴静姝打算去集市上买一把新菜刀和砧板回来。

    顾珊珊一直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妈妈,你要去哪里”

    裴静姝蹲下身摸摸她的头,“我去集市上买点东西,你太小了,路太远,就在家里和哥哥一起玩。”

    “你什么时候回来”顾珊珊不安地问。

    “中午之前就回来,在家乖乖听话。”裴静姝柔声道。

    顾珊珊站在村口目送她远去的背影,闷闷不乐,连裴朝辰叫她去玩,她都不理。

    今天正是赶集的日子,这个集市离金沟村不远不近,大约五里路的距离,不过中途有山又有弯,走一趟还是很累。

    蚕桑坡上,一个佝偻的老人背着一只沉甸甸的背篓,手上杵着一只拐杖,气喘吁吁地走着,画面有种说不出的心酸。

    “何阿婆,你歇一歇,我帮你背吧!”后面跟上来的年轻女子说道。

    老人拄着拐杖往后面看了一眼,满脸堆笑道:“原来是静姝呀!你今天也赶集”

    “嗯,家里缺点东西,上街看看。你怎么背这么多红薯还有鸡蛋。快放下来,我帮你背吧。”裴静姝帮她接住背篓。

    何婆婆很不好意思,“这怎么行我还背得起哎哟,你这姑娘真是太心善了!你的空背篓给我吧!”

    两人交换了背篓,裴静姝顿时觉得肩上沉了许多,她也不得不佩服这老人,快要七十岁了,还背得起这么沉的东西。

    这位何婆婆也是金沟村的,丈夫死得早,独子前年去山里伐木摔断了腿,命保住了,却落了残疾,没法下地做活。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残疾老公,她儿媳妇受不了这种没盼头的苦日子,扔下几岁的儿子改嫁了,留下何家一屋子老弱病残。

    何婆婆其实才六十八,但头发已花白,被风霜折磨得像十的老人。不过在这个贫穷落后的时代,像何婆婆这样的可怜人还有多。

    “你和明轩都是长得好,心也善良的,可惜老天爷没长眼,像我这种该死的老婆子不收,却把那么好的人收走了。”何婆婆万分感慨。

    “你别这么说,人各有命。你这些鸡蛋和红薯是拿去卖的吗”裴静姝没兴趣听她感慨顾明轩,就岔开话题问。

    “说来也不怕你笑话,家里没钱用了,拿去换点钱。”

    “能卖多少钱一斤呀”

    “红苕能卖三分钱就算好的了,鸡蛋倒是能卖六七毛一十,我这二十个鸡蛋也凑了许久。唉,这年头你见谁卖过粮食我也是走投无路,家里还有个到死不活的病人,若真不管,那就只有死了。”何婆婆抹了一把泪。

    这时的人都是从灾荒年代过来的,把稻谷、小麦、红薯、玉米等主粮看得比命还重要,裴静姝也确实只见过卖菜的,却极少见卖主粮的。

    裴静姝也是感慨不已,“你这鸡蛋就卖给我吧,我正愁没鸡蛋吃。”

    何婆婆见她不像开玩笑,就道:“你要买的话,我给你算五毛钱一十。”

    乡下的鸡蛋多半是按数量来卖,大点的叫价高一些,小个的叫价低些,价格在57毛之间。

    “你凑鸡蛋也不容易,该卖多少就算多少。”裴静姝说道。

    何婆婆客气道:“前日小江还在你那里端了一碗糖,那可是贵重的东西,我是许多年不曾吃过了。你也太舍得,那么大一碗,得要多少红苕才能做出来”

    裴静姝帮忙背了两里路才赶到集市,又给了何婆婆一块五毛钱,把二十个鸡蛋拿走。

    何婆婆道:“这怎么使得明轩走了,你也不好过,我收你一块钱就够了。明轩以前帮了我那么多,你又给小江大碗糖,我们还一分钱都没给过你,这鸡蛋就算不收钱也是应该的,怎能反卖你高价”

    裴静姝把钱塞到她手上,“拿着去给你儿子买药吧,我还年轻,有手有脚,不缺这点钱。”

    说完裴静姝就转身走了,一脸风霜的老人站在菜市口处,浑浊的眼睛热泪盈眶。

    在不远处,一名英俊青年目睹了这一切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