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章 结怨
    不一会儿有好事者请出了沈十三娘。杨无病定睛一看,见这个女孩不过十五六岁,长得面若桃花,身材婀娜,仿佛就是越王楼那晚给自己笔墨的女子。

    沈十三娘从容不迫向大家做了一个万福,柔柔的说道:”不知诸位公子叫小女子来所为何事”

    赵公子就指手划脚的向她讲了整个事件的来由,沈十三娘听了不由得眼睛一亮,对杨无病做了一个万福道:”这位就是做《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那位小公子吗"

    杨无病连忙回礼道:”区区小事,就麻烦姑娘了”沈十三娘听了,羞涩的一笑:”既然那样。我就试一试吧,只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见她同意了,赵公子就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开始出题了”。

    王有德连忙反驳道:”姓赵的,你要不要脸,既然你和小杨公子比试,怎么可以自己出题呢“赵公子听了脸上寒光一闪道:”那你说叫谁来出题”王友德得意地说:"只要不是笨蛋也知道,肯定是叫裁判来出题嘛"。赵公子理屈,只好说道:”那行吧”

    沈十三娘见大家意见一致,就小心翼翼看了一眼赵公子道:”既然大家一致叫我出题,如有不周之处,请多包涵”

    赵公子不耐烦的一挥手道:”叫你出你就出,哪来那么多废话。”

    沈十三娘沉思了片刻道:”秋天已至,此刻明月高挂,就以秋月为题,做一首诗,两位公子觉得如何”

    赵公子思索片刻,张口就来:”一轮秋月照大江,半江瑟瑟半江红。南山寺上钟声起,一缕幽魂回故乡。”

    沈十三娘听后,不由得抿嘴一笑。

    王有德哈哈狂笑说道:”赵大诗人,那月亮可能发红光吗,你是不是眼花看成太阳了。你借用别人的诗句给别人打个招呼了吗南山寺上,哪来的钟楼?你是不是在梦里梦见的”

    王有才马上接着阴阳怪气的嘲笑道:”大哥,你难道没有听清楚吗赵公子人如果死了,肯定能在阴间看到南山寺上的钟楼。”

    赵公子听了脸色铁青,也不理会他们,只对杨无病说:”我已吟完了,现在该你了”

    杨无病心道:好险,幸亏在前一世背过这一方面的一些诗词。在脑海里过滤了一遍,决定选用宋朝诗人陈颢的那首秋月来冒充一下,只是稍做改动。他思索了一下,提起笔来写道:”涪水流过西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读了他写的诗,大家不由得拍手叫好。而沈十三娘反复念着最后那两句: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看了他一眼,陷入了沉思中。

    这一下高下立判,赵公子不由得恼羞成怒,但又不好发作,他给旁边的那人丢了一个眼神。

    那人马上走了过来,皮笑肉不笑的对杨无病道:”杨公子真是一个天才,咱俩好好结交结交。“然后一只手闪电般向杨无病的肩上拍去,杨无病一惊,发现他拍过的手上巨人夹了两支钢针,闪闪发亮。不由得惊怒交架:”你他妈的,不就是写个诗吗你未必还想要人性命“心才一动,手就如闪电般挡了上去,顺势一带,大家还没有看清是什么情况,那白衣人就如同箭一般的射向了墙边,力道之大,把船上的柱子都撞断了一根

    大家都惊呆了,白衣人人爬起来对杨无病阴阴一笑:”没想到杨公子如此好的身手,见识了。”然后一瘸一瘸的走到了赵公子的后面。

    赵公子看到文的武的都讨不了好,恨声道:”咱们走,今后找他们算账。”看这种情形,其他的几个人如同吃了苍蝇一般,觉得很没有意思,就纷纷的向二王兄弟和杨竣鸿告辞回家去

    杨无病也觉得很没有意思,想:看来这个梁子结定了,就得二王兄弟说:”两位兄长,那我们也回去吧”。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沈十三娘低低地说道:”杨公子,有时间就来这里坐坐吧。贱妾还想向公子请教下诗词呢。“杨无病这时哪有心情和她纠缠,就敷衍道:”姑娘请留步,有时间我一定过来砌蹉”二主兄弟看了他一眼,满脸艳慕。

    三个人闷闷不落的来到杨无病住的地方,都对今天的事情感到担心。

    王友德思索了一下问杨无病道:"兄弟,看你功夫很是厉害啊,师出何人门下?”

    杨无病苦笑道:”我哪里练过什么功夫啊,不过是反应快而已。”

    王友德不可思议地摇了摇头,又担心地说道:”如果没有师门帮你,那么这个事情有点麻烦。”

    杨无病道:”有什么麻烦的”

    王友德解释道:”开始和你动手那白衣人人我感到很面熟。兄弟,我也是练过功夫的。回想一下,感觉这个人像是青城派余观主的儿子。余观主这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伤了他的儿子,他一定不会和你善罢甘休的。”

    杨无病道:”到时候再说吧,现在说这个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两兄弟担心他的安全,叫他搬到自己家里面去住,但杨无病拒绝了。千叮嘱万叮嘱之后,两王才告别他回家去,并说明天叫人给他送件武器过来好防身

    话说赵公子出门之后很奇怪的问那白衣人道:”余少侠,你的功夫那么厉害,怎么会被一个十二三岁的毛孩子摔倒?”

    余公子突然吐了一口鲜血恨声道:”赵公子,此人虽然年纪小,但我感觉他功夫深不可测,也许只有家父才能对付他。”

    赵公子不相信:”你怎么看出他的功夫的?”

    这人檫了一下嘴上的鲜血恨声说道:”这小子的速度和力道太大了。我开始用的是青城十八拍里面的杀手,但是根本挡不住他那一挥手。我使出这招的时候,就是我的师兄弟们,也没有一个能够抵挡住。”

    赵公子恨恨的说道:”妈的,我跟他没完。有机会请余老观主亲自出马,一定要干掉这小子。”

    第二天一早还在床上,仆人杨忠就进来禀告,说昨天来的王氏兄弟前来拜访。杨无病忙起床在门口迎候。

    进到书房后,王友才献宝般拿出一个包袱说:"兄弟,今天我和哥哥来给你送一件防身的武器。"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个木匣子显得十分的古朴,打开木匣,是一把匕首,通体灰暗,长一尺有余,很是古朴,却不引人注目。

    杨无病拎起匕首感觉份量沉重,他随手往桌上一刺,一声轻响,匕首全身尽没,明显此物不同凡响。他就对二王道:”两位大哥这件礼物太重了,小弟不敢收受。”

    王友德豪爽的一笑:”兄弟,咱们看你人品贵重,真心结交,些须小礼不成敬意,这也是家父的意思。”

    杨无病心道:”黄鼠狼给鸡拜年,肯定别有用心。倒想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打算。”于是就微笑着说:”那,小弟就却之不恭了”

    王友才觉得杨无病不知道这把匕首的来历,让他把自己所送的礼物看低,就告诉了他这把匕首的出处。原来据说这把匕首是战国的徐夫人所造,用的是来自天外的玄铁。

    二十年前,王父在外经商的时候在一个破落的世家中无意中发现,他看出此物不凡就用重金收购。

    昨晚回家之后向父亲讲了与赵公子的冲突,父亲就拿出这把匕首让送给杨无病防身。

    杨无病心里琢磨道:”俗话说无奸不商,这王氏父子到底想从我身上得到什么呢还是先摸摸底吧。”

    也许王友才看到了他心里的懝惑,就主动解释道说:”杨兄,其实我家里世代经商,父亲兄弟三人,家父最小,所以在老家守着这份祖业,主要种些茶叶和开了一个铁坊,其他的两个伯父或在成都府,或在长安经商。昨晚回家之后我和大哥把和你结交的事向父亲一一禀告,父亲觉得你是一个很值得结交的人,而且对你的茶叶也很感兴趣。如果杨兄看得起我们商人,家父打算在这上面和杨兄合作一下”

    杨无病心里默默地计较了一下:”这两兄弟才能不错,乱世即将来到,自己手上也没有几个能堪大用的人。”心里计较已定就笑着说:”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既然叔父这样感兴趣,我不妨让老家派几个人来,教你们怎样炒茶。而且我手上还有一个经过改良的纸张配方,说话间就拿出了父亲让人送来的样品。

    王友才连忙拿起一看,又用手揉了一揉,不由的眼冒金光,说到:”兄弟,你这纸比现在的简直好太多了,不知道成本几何”杨竣鸿道:”成本比当下的造纸低多了。”又拿毛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纸上没有一点墨汁渗透,两兄弟感到更是满意。

    接下来双方进入了友好的谈判中,三人愉快的划分了各自的权限和义务,以及分红的比重。大家约定:杨无病出技术以及教技术的人,王家出资金以及今后的销售渠道。王友才主动提出杨家占六成,但今后的其他技术必须优先考虑和王家合作。

    杨无病爽郎答道:”那行吧,只要二位兄长感兴趣,我肯定优先考虑和你们合作,但这分成必须五五对分,因为我已经占太多便宜了。”

    因为上一世的父亲曾告诉他,在经商过程中,必须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合作才能维持长久。不然占弱势的一方迟早会起异心,即使没有,合作也不会长久。况且他还惦记着今后能否好好的利用一下王家的资源。

    经过双方的友好协商,大家都皆大喜欢,并约定待杨无病考试之后就展开。

    接下来杨无病又详细地询问了王氏家族所做的其他业务以及在平武山中的那个铁矿。

    当送两兄弟出门的时候已经中午了。就在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人,说是王大人手下的一个仆人,奉王大人吩咐请他马上过去吃饭。

    来到衙门,王大人已摆好酒席。寒暄几句,王大人就问他是否在昨天晚上和赵家公子发生了冲突,杨无病老老实实把昨晚的情形向他说了一遍。

    王大人沉吟片刻道;”赵家父子人品低劣,欺压黎民,强男霸女,睚眦必报,迟早有一天会招报应的。但在涪城这一亩三分地还不是他说了算。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还是要小心一点他们。另外崔大人前段时间给我来信,还问了有关你的情况,并且希望你在合适的时候去成都府,他想和你好好叙一叙。贤侄你乃人中龙凤望好好把握,当今天下不平,朝廷会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的。”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