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二章 一半的银子
    第二日,靖王带着木一一起来到船上,一起重新看了船身被撞的地方以及其它地方,朱雨晴看到靠着摆放官银的船弦处除了有麻线须子外,看到船身水位地方随着浪的摆动,有若隐若现的断绳出现,朱雨晴和靖王耳语了一番,靖王吩咐王标去办了。

    因为靖王和知府大人一行人再次来到船上,王标立马让人全船搜查以及侍卫一一搜身检查,包括副将和押运官徐大人一起。

    但是一无所获,不过搜查时木一站在一旁观察着各个侍卫的表情,看到于力被搜查有点不自然,不过却也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等着搜查,就算搜查完了还不是像别人那样动着,着实有点可疑,朱雨晴让靖王派人后面暗地跟着于力的行踪。

    最后再次打开装银子的屋子大锁,进入到屋里后,靖王直接说:“请徐大人让箱子里的石头倒出来看看!”

    徐大人不解但是照办,让人开始倒出石头,没有想到在箱底部竟然倒出石头外还有官银出现,徐大人更是一惊:“官银?真的是那个通渠之银。”

    徐大人拿着手里的银子确认后递给靖王,“你们把所有箱子倒出来看看!”

    随后每个箱子里都有官银,不过一起加起来差不多四万两银子,整个船只查下来没有其它发现了;

    此刻靖王说道:“既然已经找回了四万两,现移交给知府方大人,让方大人先安排通渠的人先运作起来吧!”

    “谢靖王!”

    方大人有些小惊喜。

    “其余的银两本王定会很快找出来,徐大人可以先行,无需再派人轮流值守了,这个屋子还是锁起来,钥匙就请方大人先拿着,等到案子破了,再打开,钥匙在交还给徐大人!”

    “尊靖王殿下!但是在下还是亲眼见证此案破了才安心!”

    徐大人和方大人一起同意行礼。

    到了夜晚,夜色降临,街上夜市也开始热闹起来,百花楼又迎来了一个老客,直奔找荷花去了。

    第二日,靖王和木一去了百花楼,因为收到信息,荷花姑娘有请。

    荷花姑娘拿出一个布袋子:“昨天夜里于力来找我了,他让我帮她保管这个锦囊,说是他万一事发了,就可以保命的,好像他准备要回乡去。”

    “哦,就这些吗?有没有说些其它事情?”

    “其它也没多说了。只说原来这个王爷不是那样的。”

    荷花回忆道。

    “看来也意识到事情发展的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了。”

    王标说到。

    木一打开布袋:“这把钥匙看来就是于力想法去配的,只是不知道是哪里配的?此时查很难查了,也许一出盛都就配了,也许就在他们撞船前就配了。”

    “此事倒是不易但也不可能一点章法也没有?”靖王说道。

    “何意?”

    “这个你有所不知,大唐虽然物流地广,但是对于每个地方的物品,都有自己的标志和区别之处,还是根据每个地方的生活人文习惯的不同,总能找到一丝蛛丝马迹!”

    靖王解释。

    “这样就简单多了,只要知道是哪个地方所配的就可以了,王标钥匙你拿去,找专业配锁人员,特别是那种老匠人去问问不就行了。”

    朱雨晴眼睛一亮。

    “好的。”

    “不知王爷和王妃还有何需要我做的?”

    一旁的荷花问道。

    “暂且你还是按兵不动,这个布袋你收好,找个差不多的钥匙放在里面即可,如若他回头要拿你就直接给他,不可露出破绽。”

    朱雨晴交待道。

    “奴家明白了!”

    “嗯,你还继续弹曲吧。”

    待到晚上,知府大人已然来到行府拜见王爷,说是按照吩咐查到了。

    “回王爷,下官按照王爷吩咐各个县令查可疑外来人员,查到淮东县令林家山很小的时候,有个表弟于姓的随着父母一起去了盛都定居,不过那个人叫于伟,是个仵作,人称于麻子,据说父亲犯了一点小事后举家搬迁走了,但是看家谱,时间和年纪总归和于力一般大,下官也密切地找徐大人把他们一行人的信息了解了,确是于力无误。”

    “证实了这点,下面就该了解淮东县令的情况了。”

    靖王说道。

    方大人一下跪下:“下官也有罪!”

    众人一惊:“方大人这是为何?”

    “平时下官倒是和淮东县令走的联络挺多的,竟不知道他竟然牵扯到此事?”

    “方大人不必自责,你作为知府和下面县令联络多,也是你应该需要了解的,此事你没有参合就于你有什么关系呢?”

    靖王说道:“难不成你们也有亲戚关系?”

    “那倒没有,鉴于于侍卫和林家山的关系查出,我也查了一下其它的,下官还有一个发现?”

    “你说!”

    “淮扬城负责河运水上路线的曾府,现在的夫人段柳她的娘家是淮东县人,和林家山竟也是表亲关系,那年于侍卫一家离开后,段柳家也离开了淮东县搬去了淮南县定居了。”

    “哦,负责水运的曾府?他们三都是表亲关系!方大人说的曾府家夫人姓段,是否家主是曾府的上门女婿孙老爷?这个段夫人是他的续弦?”木一问道。

    “是的,此事整个淮扬城人人皆知!”

    “那这个孙老爷的曾府原家夫人怎么去世的?”

    “据说是爆病,后来就去世了,也是可怜,去世时留下一儿子才六岁,当时的曾老爷可是善人,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到一年段夫人就进屋了,曾老爷可气得不行,奈何年迈很快也去世了,段夫人第二年就生下了女儿孙青红。

    曾老爷在世只要淮扬城的官商阜亲的都会给曾老爷七分薄面,现在的孙老爷经营上虽然继承了曾老爷的一些做法,但是跟曾老爷当年相比还是差距不小,现在官商给三分薄面,一来曾家的孙子曾青云还有毕竟掌握水运,还需要曾府来商闕。”

    方大人叹息地说道。

    朱雨晴在一旁默默的想着什么,想着如此复杂的家庭关系,可看到的却是曾家兄妹倒是关系很好的样子,一点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心梗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