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01、火坑
    ??正因为杜氏不是后娘,才对子女更严苛。

    她信奉的是惯子如杀子。

    尤其是对女儿。

    女儿在娘家只有短短十余年,之后要在别人家渡过漫长的岁月。

    其中在婆婆手底下讨生活的年月,一般都长达二三十年甚至更久。

    在娘家惯着长大,出嫁后怎么办?

    难不成真像老话说的,用十年的懒散换二三十年的悲惨?

    这些是她亲娘传授给她的,凭她的人生经验看也是对的。

    小女儿针线活都不用心做,送她去女学也不情不愿。

    这些在她看来太糟糕了。

    杜氏的慈母心肠表现出来就是严厉,可她的这些严厉总被陶氏给挡着。

    矛盾一直都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的时候就爆发了。

    被杜氏说的,袁树都有些动摇了,也觉得小女儿如此下去不行,开始倒戈“我去跟祖父说说?”

    虽然语气不是很坚决,不过态度值得鼓励。

    杜氏心情好了一些。

    袁伯驹对他爹实在哭笑不得,“爹,你就别跟着添乱了。”

    把杜氏扶着坐下。

    “娘,你觉着我们家如今跟以前比日子过得怎么样?”?

    虽然不知道长子问这话什么意思,但想着越来越有奔头的日子,杜氏还是露出笑脸。

    这种喜悦是从心底里发出的,眼睛里都带着笑意,灯光之下,脸庞都泛着莹莹的光。

    抚了抚鬓角,“日子当然好了,要不是你小妹让人糟心,我觉得如今的日子再没有可烦的。”

    大郎媳妇怀上了,年底他们家就又添一辈人,过完年正月里给二儿子圆房,二郎就由他媳妇管也不要她操心了。

    三郎安静寡言些,但也得了莫先生青眼,他们家放出风声要说亲,最近也有几家有意要相看。

    四郎就更不要说了,也不要她操心。

    大姐儿自上次姚家大奶奶见了,喜欢得什么似的。

    她瞧着倒是还好。

    就是祖父对姚家三郎不太中意。

    但是架不住姚家大奶奶殷勤,托了李家又说了好几次,这事也有些眉目了。

    就是五郎,就算比不上几个哥哥,也还算规矩。

    他们家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蒸蒸日上。

    袁伯驹也不反驳他娘的话,又问道“娘你如今还用得着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吗?”

    杜氏摇摇头“不用。”

    他问的是杜氏另一个觉得日子有奔头的地方。

    家里添了两房媳妇,又添了两个帮佣,她可不就清闲自在多了。

    这些日子家里应酬多,衣裳都是让城里铺子量了尺寸做的,她连针线都动得少了。

    早个半年,她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若是袁明珠在此,就能用现代的一句话来总结杜氏这种情况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杜氏没错,错的是她的认知。

    在她的认知里,女人就该十项全能,起早贪黑任劳任怨。

    像小女儿这样娇气的,到了婆家擎等着受气吧。

    被婆家打了娘家人去撑腰都不硬气。

    所以杜氏想起袁明珠的样子就愁得吃不香睡不着。

    不过杜氏虽然受眼界的限制保守了些,却不木讷,稍微想想就想通了长子问她这两个问题的原因。

    “你的意思是说……?”

    袁伯驹看他娘有些要转过弯来了,说“我们家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这次我们兄弟若是再能中一个秀才,家里不仅能免赋税和徭役,也有了使用奴仆的资格,

    到时候家里再添几个使唤的人,也用不着您和妹妹再做活了,

    就是嫁了人,我们家水涨船高,小妹嫁的人家也该是能有使唤人的人家,小妹做不做活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

    见杜氏有话要说,袁伯驹止住她的话“娘你先听我说完。”

    “我知道娘你是担心以后小妹出嫁遭人嫌弃,娘你大可不必担心,妹妹有我们五个哥哥呢,我们得多窝囊,能让妹妹在人家吃亏?

    小妹娘家得力,谁敢看轻她?

    再说小妹不一定非得出嫁,往日曾祖父不是说过了嘛,给小妹招个女婿回来,眼前就有个现成的,我瞅着重阳还不错。”

    在外头偷听的樊嬷嬷听到袁家大少爷打的让她们少主入赘的主意,气得暗自咒骂你们家那个又懒又馋的夜叉女,嫁不出去就打我们少主的主意,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配不配?

    杜氏听说要把顾重阳招赘给小女儿,手摇得飞快“不行,不行,重阳不能招,就他们家那一堆乌七八糟的茅包事,听着都糟心,

    就那样的亲爹,都不如没爹跟后爹过的,还有那样歹毒的晚娘,我可舍不得让我们明珠跟他。”

    袁树也赞同孩子娘的意见,那样的背景,太复杂,他们这样的人家,还是选个简单点的人家结亲。

    樊嬷嬷这些没眼光的人,居然嫌弃他们少主。

    更生气了。

    一时寻思着还是大少爷有眼光,一时又寻思着就该让少主把他们家闺女娶了,狠狠打没眼光的杜氏的脸。

    一时又替顾重阳和顾氏伤心,摊着那样的亲爹和丈夫。

    又听了一会,知道袁家没有起异心,就离开了。

    因为心情复杂,警惕性差了点,没发现自己偷听的一幕已经落入梁氏的眼睛。

    梁氏见丈夫去了公婆屋里那么久了,也不知道说得如何了,担心的靠着西厢房的窗子往堂屋公婆那屋张望。

    把樊嬷嬷偷偷趴窗户口偷听看了个正着。

    梁氏怕樊嬷嬷发现,忙从窗口离开。

    她也隐约从丈夫口中知道一些樊嬷嬷的底细。

    却不知道这人还刺探他们家,是她自作主张?还是有人授意她这样做?

    刺探他们家是只单纯的提防他们生异心,还是为了对付他们?

    不说梁氏思前想后,等着丈夫回来告诉他这件事,只说袁树他们三口把要不要招赘顾重阳认真的讨论了一番,最终把顾重阳给否决了。

    杜氏以前也是打过顾重阳的谱的,那时候担心长女说不上好人家,也不是没考虑过他。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他们家正是最低潮的时候,也还不知道顾重阳的真实情况。

    能有更好的选择,没有当娘的会明知是火坑还让闺女往里头跳。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