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71、遗迹
    周玉典是负责土地丈量勘测和安置规划的。

    在移民到来之前,他就带人四处探查,寻找前人生活的遗迹,寻找宜居地点,已经找了岁余。

    只是前朝河川改道,地貌有诸多变化,处处都是蔓蔓衰草,没有人烟,他们人手太少,这些人手全撒开也做不出太多成绩。

    经由他也找到一些前人生活的痕迹,但是太少了,少到他都渐渐动摇,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觉得这里或许原本就没有人类活动。

    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他在这里找到了他们之前没有找到的水井和前人留下的房屋遗址。

    “带我过去看看。”

    周玉典要求袁弘德带领他过去实地看看。

    袁弘德不知道这位大人为何突然这么激动,只得带着他往发现水井的地方过去。

    周玉典的随从人等知道原因,急忙给他们牵来马,并跟随上。

    其他三户人家表情阴晴不定,也远远辍在后头跟随着。

    正在挖牡丹根的袁家诸人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动,就看到一群人骑马过来。

    不知道这些人的来意,大家匆匆找地方掩藏行迹。

    掩藏好之后,就看到那些人停在了他们之前挖地黄的那处附近。

    袁少驹带着顾重阳过去打探了一下,回来说“是曾祖父带人来的,来看那处水井。”

    知道不是威胁,袁家诸人也过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周玉典正跟袁弘德相谈甚欢,问他祖籍哪里家里都还有什么人

    经过勘查,这里确实曾经是前朝时期的一处聚居地,有水井有房屋,还有数处像是打谷场的地方。

    还有更大的收获,水井旁边被发掘出一条数米宽数百米长的青石板道路。

    石板路面在河川改道的过程中被淤泥掩埋了,从表面上看不到一点踪迹。

    如果不是周玉典带人过来发掘,或许它就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等淤泥被清理干净,路边对着水井的一侧,隔着三米距离就有一个洞,洞里有腐烂的木屑。

    周玉典一行人百思不得其解,参不透水井旁边修这样一条石板路的用途。

    他扭头问袁弘德,“袁先生可能看出这是个什么场所”

    他们过来的一路上,袁弘德骑术娴熟,言谈举止文雅,谈话引经据典言之有物,早已让周玉典刮目相看。

    只是他这个问题还真问错人了,袁弘德这个前世家公子,对市井之事可谓是一窍不通。

    袁弘德摇头道“看不出名堂。”

    袁明珠站在他旁边,倒是心有所感。

    悄悄对她曾祖父说“看着倒有些像是一处集市。”

    袁弘德经她一提醒,也觉着像是。

    对周玉典说“大人,此处是否是一处集市”

    周玉典恍然大悟,可不是嘛,这些洞里面之前应该是栽下去的一根根木柱,是集市边搭建遮阴遮雨棚所用。

    拿过一把铁锹亲自挖开一个洞,果然下面没有树根,证实这里之前就是栽下的木桩而不是树木。

    夸赞袁弘德道“袁先生见多识广,果然有大才。”

    把袁弘德夸得十分残酷。

    不过,总不好跟人炫耀说是他家年幼的小儿推测出来的吧只能他愧领了。

    透过这些生活的场所的遗址,能够看到此地曾经的富足、繁华。

    周玉典一直在寻找的就是这样一处地方,用以佐证他选择这里做迁徙地的正确。

    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总也找不到,本来他都心灰意冷准备放弃了,却阴差阳错之下找到了。

    如此振奋人心之事,当浮一大白。

    对随从说“去置些酒菜来,我跟袁先生一见如故,得好好喝一顿酒。”

    吩咐一部分下属先去下一处丈量田亩,亲自带着一部分人开始丈量这处遗迹周围的土地。

    袁弘德只能放下家里的活,领着袁伯驹几个陪同着。

    当量到袁家人正在挖的那片牡丹的时候,周玉典惊奇的“哦”了一声。

    “袁先生还懂得岐黄之术”拎着一墩刚刚挖出来还带着新鲜泥土的牡丹根仔细观察着“这是牡丹根”

    袁弘德刚想否认,就觉察自己的衣袖被人拽住了,还晃了晃。

    低头看到他家小宝正眉眼带笑的看着他。

    袁弘德说出的话就改变了,“不敢说懂,略知道一点皮毛。”

    周玉典是以特殊能力入仕的官员,他本身通的是风水堪舆术,也称为相地术,这样的人本身也通一些医术。

    听袁弘德如此说,更是把他引为知己。

    拿着拿墩牡丹根说“这株牡丹花,看着真不小。”

    袁弘德把袁明珠之前跟他说过的话拿出来现学现卖道“看根系和植株大小,长这么大至少得八玖年以上的年成,

    之前我们在前边一点,就是水井往北那块坡地上,还找到一处地黄,也得好几年的年成了,

    这地方是块好地方啊,靠水近容易灌溉,排水还通畅,近些年应该没有过大的洪涝灾害。”

    袁明珠觉得这位周大人的眼神,他若是手里面有相机和录音设备,非得把曾祖父的话录下来,把这片牡丹拍下来不可。

    回去的途中,袁明珠绕道水井那边看了看,地上用石灰做了标记。

    集市那边应该规划还是做集市。

    他们四家人家的宅基地也分配好了。

    吃酒的时候,周大人对袁弘德说“你看中的那块地我也看了,确实不错,尤其那块沙壤土,种植西瓜肯定又大又甜。”

    听话听音,他这话的意思就是同意把那块地分配给袁家了。

    说完土地,周大人又说“按照风水论,这住宅的大门不可正对着井台,所以,我建议先生选井台南边的这块宅基地。”

    袁弘德说“全凭大人做主。”

    等把土地和宅基地都分配好,周大人就带着人走了。

    袁弘德站在送行的路边,看着周大人一行走远,招呼袁明珠他们“回去了,收拾一下咱们得挪到井台那边去。”

    那边离着他们家的田地近,省得每天下地干活还要走那么多的冤枉路。

    看到袁家搬家,其他三家也跟着搬了过去。

    四家人以那口井为中心,住在井台四周。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