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69章 会议(九)大胆的构想
    得到斯大林重大信任的朱可夫如今终于摆脱了后方掣肘,他组织装甲力量突击斯摩棱斯克的计划,就是典型的“朱可夫风格”。



    对阵的德军也是不可小觑的强兵,平心而论,朱可夫有些担心两个机械化军就算凿开敌人防线也是损失巨大,这对后续作战非常不利。



    所以必须加强这支重要的突击力量,可问题也非常明显,前线长期的作战,军队的重武器损失很大,尤其是作为突击核心力量的坦克。



    就算加强了突击用的坦克数量,面对德军的各类反坦克炮和单兵使用的德制rpg类武器,苏军坦克还得蒙受很大损失。



    只要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因为苏军坦克的现状是比较特殊的,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凿开敌人的阵地。故而苏军不需要坦克多么的精美,座舱多么的舒适人性化。它们是一种消耗品,是凿开敌人防线的工具,苏军也犯不着希望一个车组驾驶同一辆坦克频繁作战。



    现实往往是一场战斗结束,苏军会有大量坦克失去战斗能力。



    坦克终究是一种突击平台,发动机正常,装甲没有严重破损,主炮能够开火,修修补补能继续用,这就足够了。战争前线的苏军战士想不得那么多,坏坦克拉回来,把战死的同胞拉出来埋葬,换上新发动机,装甲破损处焊上新钢板,主炮检查可用,坦克继续参战。



    除非,它已经成了一地废铁。



    归根结底,坦克发明之处就是所谓“把步兵炮装在拖拉机上突破堑壕的载具”。



    堑壕战已经是过去式了,德军修筑的防线有着错综复杂的战壕,以及被混凝土加固的堡垒。苏军修筑的防御工事也是如此。



    苏军装备了许多反坦克武器,德军更是如此。



    二战全面爆发时的许多欧洲国家,还抱着一战时的战术模式,把坦克分配到步兵部队,作为辅助步兵进攻的存在。这套理论没什么错的,它最终变成了步坦协同战术。



    德军则大胆的把坦克击中起来使用,纵使对方有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只要投入进攻的坦克足够多,一样能撕开对方防线。战斗,仿佛变成了特殊的塔防游戏。



    坦克大规模击中使用论,这最初是法国人的理论。



    黑色幽默的是法军没有采用,德军却如获至宝!



    坦克击中论当然在苏联也是有市场的,被处决的图哈切夫斯基就认可这套理论,并希望未来的苏军按照该理论建立相应部队。



    朱可夫始终支持该理论,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