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八章《痴狂人写痴狂苦 高墙终成脚下土》3向日葵的校园
    108、我听得入迷,觉得自己和章老师之间的那堵无形的高墙正在坍塌;再上语文课,我开始认真听讲,才发现章老师的课讲得很生动



    苏学武由衷感激,他知道如此重复几次,他头上的处分帽子就有可能摘掉。我受到鼓舞,常常将一些心里话写成作文,附在章老师的命题作文后面。章老师总给我仔细修改。



    这天晚自习,章老师来到教室,将我叫去,说:“我们谈谈作文。我发现班上除玉洁和你外,别人都只写我命题的作文。”



    “李小华写过一篇,您批过‘已阅’,不过没改一个字。”



    “李小华这人不地道,本地人,却刁一口怪腔,洋不洋,土不土,简直是瞎闹!我不喜欢他那吊儿郎当的模样!”章老师不高兴了。



    我这才想起,自初中以来,李小华就一直学书本上的口气说话,文皱皱的,声母韵母一律用普通话,声调却用本地的,让听者耳朵怪别扭,心里确实不舒服,不过,一旦和他相处久了,习惯后,也就不怎么在意。怪不得章老师如此讨厌他!我心中发毛。章老师明白我心意,立刻笑笑,说:“我发现你写作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文笔相当细腻,有时把议论文都写成记叙文。”看我有些不自在,他又和霭地笑笑,“你别担心。这不是缺点,反而是一种长处。”



    我很吃惊,心思立刻被章老师的话抓去。章老师又说:“作文只是写作的初级阶段,而文学创作才是写作的高级阶段。我发现你很有文学创作潜力。”



    “什么是‘文学’?”



    “你看过小说没有?”



    “语文书上多的是,怎么没看过?我小时就看过单本的《飞雪迎春》、《沸腾的群山》,初二时还看过上中下三集的《水浒全传》。”



    “就是这些。你认为写得好不好?”



    “当然好!”



    “这些就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比如鲁迅,就是伟大的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狂人日记》写得太好了!”



    “这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他还有更好的《阿Q正传》……”



    我听得入迷,觉得自己和章老师之间的那堵无形的高墙正在坍塌……



    章老师说:“在农中,考学希望不大,不如发展自己的特长。天下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考不上大学,也有出路!因此,根据你自身情况,我希望你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所发展,到时总有好结果!”



    “么样发展呢?”



    “你还小,见的世面还不多,暂时不宜写小说——这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因此,你可以学着写一些新诗,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等到生活积累够了,再写《水浒全传》、《狂人日记》这样的小说。”



    “我在日记本上写过几首诗,都是按古诗的大致格调写的。”



    “干那个没出息。你应该写新诗。写古诗已过时,学习可以,不必专门去写。”



    “么样的诗叫‘新诗’?”



    “比如闻一多的《静鸟》、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等,都是……”



    一会儿,我怀着感恩的心情,告辞而去。章老师看着我的背影,笑了……



    那个清晨,



    四周大雾弥漫;



    在大海上,



    您指给我道路,



    放逐我生命的航船。



    然而,



    您的心



    却一直留在我身边;



    否则,



    我怎么会



    时时回头,



    寻找您瘦弱的身影——



    如一根高细的桅杆……



    再上语文课,我开始认真听讲,才发现章老师的课讲得很生动。比如讲到“哭”和“笑”这两个字,他问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们有什么感觉?”



    我站起来,不抱信心地答:“‘笑’字象人笑咪咪的样子,‘哭’字象人掉眼睛水的样子。”



    章老师大声说:“对!正是这种感觉!我们的祖先不简单,造出来的字都有绘画(美术)的成份,给人直观想象的空间……”



    我从没听人这么启发自己,现在听到,很后悔以前没认真听章老师讲课。这时,我一旦认真学习,就觉得,农中是向日葵的校园:



    眼睛瞪圆,



    看太阳轰轰隆隆升起;



    又始终仰视



    这宇宙的慧眼——



    燃烧自身,



    照亮万物。



    睫毛金黄,



    眼与眼对视,



    心与心对接



    成桥;



    渡过去求知欲,



    渡过来真知灼见。



    看太阳躺下休息了,



    就低头沉思;



    不知不觉间,



    身体拔高一寸,



    心灵厚实一分;



    日积月累,



    籽实密密麻麻,



    粒粒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