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没同意
    听到小花也想找一个城里人,麦收嘿嘿一笑:“有合适的,我给你留意一个。”

    正说着,门一开,子雪精神焕发地走了进来,小花和麦收都盯着她看。麦收说:“怎么样?有戏吗?”

    子雪绯红着脸点点头。

    “这么晚才回来,不是出去压马路去了吧?”小花眼中闪着小星星说,心是羡慕的不行。

    子雪把两只高跟鞋脱下来,放在一边,揉着脚脖子,说道:“脚脖子都快断了。以后再也不穿高跟鞋了,简直是活受罪。”

    “这小田也真是,一点也不知道怜香惜玉。回头我非说说他不可。”正这样说,电|话铃响了起来,麦收拿起桌上的电|话:“喂。”

    “子雪到家了吗?”田子伦的声音从话筒里响了起来。

    麦收说:“到家了,正坐着揉脚脖子呢,小田,我可是要批评你呀,一点也不知道怜香惜玉,把我们的大美人累成这样。”

    话筒里传出嘻嘻的笑声:“麦哥,回头我请你喝酒。子雪呢?让她接一下电|话。”

    麦收把话筒交给叶子雪,叶子雪对着话筒说道:“喂,子伦。”

    “子雪,到家了。没累着吧?好好休息,明天我带你去看电影。”子雪还没说话,小花却一把把话筒抢了过来,说道:“子伦,我可是子雪的妹妹,你不请我看电影?”

    子伦说:“你是小花吧,我听子雪说过你,明天你们一块过来,要是麦镇长有空,也叫他,我买票。”

    “这还差不多。”小花说道:“明天我可一定要过去的。”这时候子雪早又把电话夺了回来,说道:“就这么定了,先挂了吧。”

    子雪犹豫了一下说:“麦哥,我这边没什么意见,他要是也乐意,你跟他说,把亲事定下来?”

    麦收说:“最好你的父母出头,这是终身大事,我们可不敢做主,这事不能太草率了,最好你带着你的父母,到他家看看,双方的老人再碰个面,都同意了,就定婚。”

    这时候,太阳快落山了,把最后一抹嫣红透过穿玻璃投在雪白的墙壁上。三个人都低下头,各自想各自的事,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

    “叮咚,叮咚……”门铃响了起来,小花从沙发站起来,跑去开门。

    “麦镇长回来了吧,我看他的车停在院子里。”一个男人的声音响了起来。麦收起身迎了上去,见门口站着的人,三十五六岁,光头,一双小眼睛特别有神,上身穿一件青灰色夹克衫。不认识,便问:“我就是,你是?”

    “麦镇长,我榆树村的,叫魏明亮,来看看镇长。”一边说着把手中的烟酒都递了上来。

    麦收说:“拿这些东西干吗,屋里坐吧。”并不接魏明亮的东西,却也把他让进了客厅。

    这时候,子雪站了起来,说:“麦镇长,天气也不早了,我该回家了,再晚了就没车了。”麦收又客气了一番,说以后常来玩,子雪便走了。

    小花递上一杯茶水,两人寒喧了半天,麦收才弄明白,这魏明亮想进村委会找个事干。跟村主任大成说了,大成也同意,要再跟镇长说说。

    村里都同意了还要让镇长拍板?显然是村长没同意。麦收说:“村里的事,村长就能做主,除非村长不能做主的,才汇报到镇上。”

    魏明亮从口袋里又掏出一个大信封,推过去,“镇长,你就跟村长说说吧,这是一点小意思。”

    麦收看看信封的厚度,足有一万块钱。便说:“那我就说,成不成我可不敢打保票。”

    “你镇长都发话了,他一个小小的村长,能不听你的吗?”

    麦收问道:“那你想在村委会担个什么职呀?”

    “是这样。”魏明亮拿出烟来,抽出一支递给镇长,又自已叼上一支,给麦收点上,又把自已的点上,长长地吸了一口,说道:“村里搞了个农贸市场,我看挺热闹的,天天都那么多人,我想当这个农贸市场的主任,承包了也行。”

    麦收回道:“农贸市场还行吗?人多不多?”

    魏明亮说:“多了去了,以前我们村是三八集,现在有了农贸市场,天天都有集。大成他们又派人到城里去联系客户,现在每天从城里过来拉菜的汽车,多了去了,以前的山药,十块钱一大口袋,现在五毛钱一斤,现在一口袋,起码能卖三十块钱。还有卖大白菜的,卖青椒的,卖苹果的,都发财了。”

    “卖青椒一亩地能收成多少?”麦收问道

    “抓住种了二亩青椒,我听说卖了二万多块钱,除去花肥,农药,烧地,雇人摘青椒什么的,也得净得一万多吧。”

    麦收说:“这个活不错,能捞不少外快。”麦收拿起了电|话,直打到了村长大成的家里,找到大成说:“你们村的魏明亮,我看挺有头脑,镇上准备让他管理农贸市场,你看给安排一下?”电|话那头,大成沉默了半天,说:“已经有人在管这一摊了,一个小小农贸市场,用不了两个人管,收摊费的还缺一个人,要不让他收摊位费,行不行?”

    麦收不悦地说:“你安排吧。”便挂了电|话。麦收转过头来说:“魏明亮,你回去吧,村里答应给你安排。”魏明亮千恩万谢地走了。

    看看暗下来的天光,麦收也没什么觉得肚子饭了,叫小花赶紧做饭。自已拿了一袋牛奶,慢慢喝着,打开了电视,看着看着,一阵阵困意袭来,麦收头一歪,便在沙发上睡着了。

    因为常务富县长朱怀春想当县长,需要政绩,所以催麦收快出成绩。麦收想到榆树村办公贸市场挺红火,小杨村建了福昨养老院,新建的校舍,这些都应该算政绩吧。还有焦村新修的公路,一一写进去。

    朱怀春说,不够,还远远不够,还得往深里写,往大里写,建税收的数据再加个零,人均收入翻两翻。村委会的房子要重盖,收拾得一尘不染,要贴上大红的标语。尤其是培养村民学新技术的校舍,一定要收拾得象那么回事,一点也不能马虎,上面说不定会下来查。

    麦收心说:这不是形象工程吗?风光是风光了,可是将来要是查出来,可就麻烦大了。但是也只能答应下来,马上打电|话给大成和陈立杏两个村长,要他们如此这般布置一番,上边要派人来检查。

    麦收还拉着朱怀春去了趟市里,之所以让麦收开车去,是因为朱怀春不想让县政府的人知道,其实现在郑县长因为犯了错误,被双规后,好几个副县长都往市里跑,这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要觉得有点戏的,都不懈余力地给上边送礼,所以县里认命的事,一时也不好说就一定就是朱怀春的。

    上边通知,市里考查正绩的小组后天到,由高副市长带队,还有五名随行人员。

    考查点是麦收早安排好的,一个是榆树村的农贸市场,一个是小杨村的福利院,还有一个是焦村,就安排在小素家。主要是考虑到小素是毛纺厂的一把手,大志又是种田能手。都事先交待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应往大里说,什么往小里说。考查完了也就差不多中午了,高副市场等人就回镇里吃饭。

    麦收想起了杜小娥,这小寡妇还挺够味的,便开着车直到了小杨树,来到村委会办公室,一看正收拾呢,原先的墙皮都刮掉了,重新和草泥,糊墙,重新喷粉子,已弄好一间,白得跟馒头似的。只等干了贴画,贴标语。院子里的垃圾都清理出去了,树叶子被风吹得满地都是,麦收叮嘱立杏一定要安排好人随时清扫。

    吩咐完了,便问:“你们村的妇女主任呢?怎么没来?”

    麦收刚问完,便听到了一个干活的农民的笑声,陈立杏瞪了他一眼说:“不许笑,好好干活。”那个农民才不笑了,便肩膀一颤一颤的,显然压抑得挺辛苦。

    陈立杏说:“杜主任今天不舒服,所以就没来。”麦收问:“怎么,病了?什么病?”

    陈立杏还说话,那个爱说话的农民又说了:“子宫里长了个肉疙瘩,听说刚从县医院里做完手术,正在家养着呢。”

    麦收听了便到商店里买了水果和营养用品提着来到杜小娥家。一进门,杜小娥家里坐着几个妇女,正陪着杜小娥说话。见麦收进来,连忙要从床上起来,麦收说:“别动,别动,在床上躺着就行了,我听说你病了,买了点东西来看看你。”

    杜主任满脸的笑容说:“镇长来看咱一个小老百姓就是天大的面子,还买那么多东西干吗?”麦收说:“应该的,应该的。”几个坐着的妇女们便纷纷告辞走了。

    麦收说:“你得的什么病?是不是有了?”

    杜主任说:“已经打掉了,休息两天就没事了。”

    麦收看杜小娥的脸,有几分苍白,便说:“好好养两天,千万别落下病。”于是陪着杜小娥说了会儿闲话,又问杜小娥承包工程的事,杜小娥说:“先是陈村长不肯,说应该收村里出面承包,我说是你的意思,才勉强答应,他问你了吗?”好象想问,又没问。

    两人正说着话,门帘一挑,满囤从外面走了进来,说道:“小娥,好点没?我给你买的红糖。”

    小娥说:“放那吧,这几天你辛苦了。”

    满囤脸一红说:“都是邻里街坊的,平时就该照应着点。”

    麦收冷眼旁观,小娥秋波流转,眉目传情,应该是相好的,便说:“你们谈,你们谈。”便告辞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