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7章:心中事(2)
    曹操知道,卞氏掩了心事,找此台阶下。不过,这话也正中他曹操的下怀,他亦想大饱耳福。只是面上有些过意不去,借故说:“昨晚厅堂之上,琰儿已抚琴一曲……”

    卞氏冷笑:“可为妾并未亲耳听。”

    蔡琰当然不能拒绝:“刚才蔡琰正要抚琴,可巧丞相和夫人就相继到了。”蔡琰说着,已起身走到案几前,掀开红锦,露出父亲留给她的焦尾琴。蔡琰本想弹奏一曲广陵散,因为此曲是她父亲生前最喜欢的古曲子,可转念一想,又恐曹操多疑;她想弹奏父亲的《游春》、《绿水》等美妙之曲,又恐怕一不小心就弹成了《坐愁》和《秋思》。于是,她急调琴弦,换成了高山流水遇知音。

    只见她的十根玉指轻轻拨起,妙音如珠,缓缓流出。

    立时,丝弦珠鸣,声声入耳,音如天簌,听者痴醉。

    一曲终了,曹操和卞氏仍余味无穷的样子。

    蔡琰趁曹操和卞氏高兴,急忙起身,上前请求:“回汉途经蔡家庄,乡亲追随十几里,声声呼唤蔡琰的名字,只是汉使团赶路急,故里一晃即去,蔡琰请求丞相和夫人,容蔡琰回蔡家庄去住几日,祭祖访亲后,再续写汉史……”

    曹操心中暗笑。续写汉史只是赎你回汉的幌子,大汉人才济济,哪能再用你费神劳躯。

    卞氏不等蔡琰说完,立即起身,反抓住蔡琰的手,满口的应允:“人之常情,理所当然。人这一生,最牵挂的就是生养之地。琰妹这一别,就是十二载,不回故里祭祖访亲,岂不被乡邻道不是?”

    曹操不乐意了。蔡琰刚回到他身边,他还未向蔡琰表明心迹,更不知蔡琰对他的意思,可蔡琰就要回故里,这是多么的不合他的心啊;但既然卞氏已抢先承许,他也不便阻止,只得点头同意。

    曹操思量再三,还是提出了他自己的建议:“此事不必太惊动,省得惹出麻烦事。可让董祀带人陪同,以防万一。”

    卞氏和蔡琰皆认为曹操说的有理。

    是夜,曹操歇宿在卞氏的住处,两个人躺在帏帐里,是相依相拥,看上去恩爱至极,却各怀鬼胎。那隔着一层肚皮的心呀,都暗打着小鼓,闷想(响)着各自的心事。

    正室丁氏,自长子曹昂阵亡之后,她怨恨我曹操,一直闭门念佛,虽食着人间烟火,却形同活尸,不问世事。而身边的卞氏呢,现在虽非正室,却代替正室统管后院,是任劳任怨,通情达理,充分展现着她的贤德和风范。她虽非正室,可家人仆佣也皆视她为正室。今晚亲近蔡琰,情急之中,她也无有流露出厌烦,想必她也是有意的,可正好废丁氏,尊蔡琰为正室,只是,蔡琰她能驾驭得了这身边的卞氏吗?再就是,她卞氏身边还有四个儿子初长成,是挤挤成林,虎势威威,况卞氏又城府极深,心机颇重。

    曹操想到这里,睁开一条细缝,窥了一眼身边的卞氏。

    月光透过窗纸,渗到室内,洒了一地的清辉。

    卞氏正侧身而卧,面向曹操,睁着双眼;那副装满心事的面容,沐浴在清辉里,目光却散乱迷茫,她虽不知道曹操偷窥她,却知道曹操是装睡。

    曹操将眼缝轻轻合上。窗外虽月光皎皎,他却没那个贼胆引诵那首诗了,只继续佯装熟睡。卞氏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还是举足轻重的。

    卞氏的心里,却是另一番意景。

    如果是一般的女子,也就罢了,男人嘛,视女人为战绩,占有的越多,战绩越辉煌。但蔡琰不行,她是名臣之女,又才华横溢,曹操一旦拥有了她,肯定废丁氏,尊她为正室。那自己这些年的任劳任怨,岂不付之东流去?不!不能让曹操的算计得逞,那样只会害蔡琰,使她晚年福寿不全。

    终于,卞氏忍不住了,她知道曹操装睡,便打破寂静,开口道:“丞相,如何安置蔡琰的下半辈子,比赎她归汉要更费心智。”

    曹操知道卞氏的用意,不但没反应,反而打起了酣。

    卞氏生气:“丞相该不会让她住在那院落里老去吧?赎蔡琰归汉,惊天动地,辅排盛大,天下人皆知,无不称赞您的圣德。如果不给蔡琰一个好的归宿,不只天下人耻笑,恐怕南匈奴的单于也会惦记着,逮着机会,就以此为借口侵扰边界,祸害百姓。”

    曹操的酣声是高低有致,真酣也不过如此。卞氏的话,他是一字不落,全听到耳里了。只不过,是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出,全没有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