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章:防微杜渐居安思危
    长江塑胶厂经历过了濒临倒闭、岌岌可危之后,生机焕发,订单如雪片飞来,工厂通宵达旦生产,营业额呈现出了几级级数的增长。李嘉诚的信誉此时是有口皆碑,银行不断地对他放宽贷款限额;原料商许可他可以赊购原料;客户们也很乐意接受他的产品,送来了大笔订单给他,这一切都源于对他的信任。

    居安思危,上一次危机,正是在春风得意时就天降人头的。等在工厂生意再次狂热时,李嘉诚的头脑异常地冷静,他在思考着有关长江厂发展的现状及未来。

    香港的塑胶及玩具厂已有300多家,长江厂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家,而且还只是一家经营状况良好,却缺乏特色的一家。就长江厂里出口的塑料玩具同别的厂家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只是在款式上有细微的变化而已。除了同业之外,谁还会关注有一个“长江塑胶厂”呢?李嘉诚不满且忧虑。

    的确,香港的塑胶制品在国际市场卖得很“火”。细究之,香港产品的优势却是廉价,这实在是可悲的事情。

    长江厂从创办起,所生产的两大门类——塑胶玩具和塑胶日用品,先后变化了几十款。这大部分是按照代理经销商的订单设计改造的。厂家为商家所左右。李嘉诚曾想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推出新产品左右商家,因为太忙,风险又大,只能作罢。

    虽然从事塑胶业已有7个年头了,但李嘉诚却还自问只属于这一行业的一个平庸之辈而已。但就他个人而言,他却从来就不甘于平庸,不想平淡。他盼望着能有一个巨大的突破,好使长江厂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发射他自己独有的光芒。

    想要寻找突破的视野,就不能完全把视野放在香港这片市场中,而应该在国际市场中去寻求。李嘉诚时刻关注着塑胶业的动向信息。

    也就在这时,李嘉诚那扎实的“英语童子功”发挥了他巨大的威力。

    一天,李嘉诚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读到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将投入批量生产,推向欧美市场。

    敏锐的李嘉诚立刻与从另一本英文杂志看到的消息挂上了钩。那个消息说,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两条看似不搭界的消息,立刻在李嘉诚脑海中电光火石般接上了轨。

    他在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户外装饰花卉,但是快节奏的变幻使人们无暇种植各种娇贵而美丽的植物花。如果想解决这一问题,何不利用塑胶花?塑胶花较植物花,一则可以节省好多时间,二则同样可以变幻无常,正好迎合了生活的快节奏。用塑胶花代替植物花,怎么能不发展的呢?

    李嘉诚甚至立即判断,塑胶花的面市,将会引起塑胶市场的一场革命。

    李嘉诚更长远地看到,欧美人天性崇尚自然,塑胶花革命势必不会持久。因此,必须抢先占领塑胶花市场,否则就丧失先机。

    一直在苦苦寻找突破口却又茫无头绪的李嘉诚,如夜行的航船看到了灯塔,一股希望之光油然升起。经过再细致的了解,李嘉诚注意到港九各大商店几乎都没有塑胶花,而港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越来越喜欢摆设。这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生产技术要求又不高,他在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