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篇 烽烟四起 第五十三章 江南(上)
    第五十三章江南(上)

    江南向为鱼米之乡,高官富豪云集之地,更是天下财富聚集之地。对元朝如此,对我们更是如此。

    但蒙古人的铁蹄感受到自己身为鱼肉的命运多难。、

    方志远前脚刚走,刚刚被我们占领了不到一个多月的江南等地区立即便落入了蒙元军队的手中,那些偏远地区的百姓,根本不曾感到,曾经有一支军队来过这里。

    蒙元朝廷受了我们的土地政策的影响,此次借着我们内乱重回江南,自是不再敢象以前那般猖狂,变得尤其谨慎起来。

    忽必烈再也不敢放心让范文虎的流氓军再坐镇江南各地,特意派来了甚为器重的蒙古干将和两万余蒙古铁骑驻守。

    这些蒙古铁骑一来,倒是让各地的治安状况好了不少,许多流氓地痞们也收敛了一些。

    但我只觉得深深的悲哀,想不到我堂堂的中华,竟要倚仗外族人的介入才能保一方安宁。

    江南的百姓们如今的日子过得以前还松了一些,或许早忘记了蒙元人曾经加诸于他们的血腥屠杀,竟安心的做起了蒙元的顺民来。

    方志远是个闲不住的人,再说,江南失手,他隐隐揽作了自己的责任,自是不服这口气。因此,他出狱没几天,身体还没有好利落,便立即找到了我,要求立即重回前线,重新拿回江南。

    我能有什么办法,只得叫住了他又仔细交待一番,无非是要求他要稳扎稳打,尽量将每一寸打下来的土地都要管理好,变成我们能真正控制的地方,便放任他走了。

    临出发前,我又从各地抽调了几十个善于做思想工作和善于地方治理的年轻人们,并交由邓玉光亲自带队,用以协助方志远届时治理当地的政务。

    末了,我心中隐隐感到还有些不妥,一见凌旭百无聊赖的样子,立即心思一动,立即叫过他:“凌旭,带上你的小队,协同方将军作战,记得,一切可得听从方将军的安排。”

    “那不行,皇上,我要是走了,谁来保护你的安危?”凌旭初听很是兴奋,可立即又躇踌起来。

    “看看,看看,太骄傲了吧。你以为没有朕身边的能人就只有你了吗。朕这里还有肖峰的上千人的皇家戊卫队呢,再说,白胜的小队也不差的。”

    “看上,我不是那个意思,”凌旭或许是让我指穿了他的要害,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不过是担心皇家戊卫队刚刚成立,有些情况还不熟悉嘛。”

    “得了吧,别以为朕不知道你的那点小心思。你如今眼看着陆涛、胡皓等人一个个都建功立业了,自己心里痒痒了不是?你放心的去吧,记住,不立下大功可别来见朕。至于朕的安危你大可不必担心,你不信肖峰的皇家戍卫队,还能不相信自己的小弟白胜。再说了,朕身边可还有一支红粉军团呢。”我不自觉的将目光瞄向了正在认真的训练一众女将的杜娟的身上。

    看到我都这么说了,凌旭再不好言语,满心欢喜的就跟在方志远的背后走了。

    我们当初在吕宋建立娘子军的时候,由于当时人口稀少,外族较多,又多是轻壮,除了极少数的女子跟着文顺娘、朱秀珍等人做了医护工作外,其它的竟在很短的时间就去从事我们伟大的造人和育人工程中去了。就连当初发誓一定要手刃亲仇的文顺娘,眼见着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都安心的做起了专职的家庭主妇,一心照顾起范伟松的后防起来。

    如今听说我们又有组织娘子军,或许这些年总是围着几个孩子转,让她也有些闷起来,竟立即带着两个仍未成年的孩子,径直跑了过来。

    可令人意外的是,文顺娘甫一见到杜娟,便双双抱头痛哭起来。我看到当时的情形,细想之下,马上便明白了过来。文天祥和杜浒可是肝胆相照的战友,要说她们两个,年幼时能少得了来往吗。因此,我一见此状,马上便识趣的走开了。

    “皇上,文姐姐也要加入我们的娘子军,可她还有两个孩子要她照顾呢,这可怎么办?”杜娟眼尖,一眼便发现我要走,立即把我叫住了。

    “大姐,打仗这可不是好玩的事情,那是男人的事情,你们女人只在尽心尽力的替我们看好后方就是莫大的功勋。”没有外人的时候,我和范伟松一家都很随意,因此言语之间也不是那么正式,“再说了,我这支娘子军可是专门为了保护朕自己的,你来掺乎什么?”

    “保护皇上也是天大的事情啊。要是皇上真有点什么事情,不说我们这两家子不知道下场如何,这天下可能指望得了谁呢。我们家那个老范,就知道老老实实的干事,对于那些投机取巧,钻营结党等官场的习气根本不会,要是没有皇上你在上面罩着,他怎么斗得过那众多的奸险狡诈的小人们。你看看这阵子你不在,大家有多担心,这局面有多乱,大家都失了主心骨了。”

    她这是夸我呢还是在损我呢。难道我便是那奸险狡诈的小人了,他们家老范却是无比忠厚老实的老好好人。难道她不知道,我的许多坏主意可也有范伟松的智慧在其中呢,怎么这会全算在我的头上了。

    事已至此,又不忍破坏了人家老范在她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只得无比痛苦地说:“也罢,杜娟已经有了身子,许多事情不是方便,你要真愿意干,便好好的帮帮她吧。”

    方志远领了我的旨意,果然比以前更谨慎了。他把三万的护国军队按团营为单位,分作了几十个独立的作战小组,除了大的作战方征战略由他亲自制定之外,具体的作战细则全部由各团营长自行决定。没想到本是无心之举,倒是涌出了不少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出来,无疑又是给我们增添了一份值得信任的力量。

    经过这一场变故,我也深深的感到了自身兵力不足的现状。我们的精兵政策是不错。但若想以二十几万的兵马席卷整个天下,却难免会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之中。

    加上福建、两广、湖南各地的百姓们从军的热情也异常的高涨起来。不说别的,从军后,受了伤有抚恤,死了后家人也有专人照顾,就算老了干不了什么重活了还能分到各农场作坊作些轻松的活儿,还能享受保家卫国的荣誉,谁不眼热着去干?

    再者,数十万的建设军经过这几年来的反思和培训,也深深悔恨起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来。他们感到,他们这辈子要是再趁着现在还年轻,做出几件利国利民,以后可以拿出来和子孙后代吹嘘的事情出来,那可再也对不住自己一这人世间一遭了。因此,经过认真筛选,严格审核,我们又扩充了近二十万的军队。

    这些新兵们,虽然战斗力可能差些,但如果我们采取以老新,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的策略,想必经历几场战斗的磨炼,他们很快的便会成长起来。他们这群新兵们,曾经将中华爷们的血性看作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但如今有这些老兵的言传身教,想必他们很快便会找回他们久违的激情。他们将会亲身的体验到,身为中华爷们的那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壮志豪情所带给他们的荣誉和责任。

    方志远又将那几十个未来的地方官员们打散了分到了各团营中,除了担当作战文书之外,他们还可以帮助做一些识字教育、宣传督导、沟通民意等工作。也是让那些团营长们真正的认识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主动的配合了他们的工作,要求除作战之外,将士后们平时都应以他们为楷模,一时风气大好,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不少战斗力。

    但一旦打下一两座城池,这些早已分工好的年轻人们便要各自带着自己的工作小队去做他们的本份工作,安抚地方,发展发生,是他们早就在心中酝酿了许久的事情。至于军队中的那些琐碎事情,则早被他们已经带出来的徒弟们学了去。

    但那些团营长马上便发现自己吃了大亏了,好不容易发现了几个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正想好好的培养一番,可还没有等到找人家谈话呢,就被那些曾经的战友,如今的地方官们要走了。他们的理由让自己无法拒绝,说是军队更应该支持他们地方的建设,军民永远是一家云云。团营长们无奈,只得忍痛选择了放人。

    方志远却亲自领着一队人马径直奔温州而去。一路上晓行夜宿,马不停蹄,眼见着山势渐渐平缓起来,温州城也是指日可待时,却不想突然间听到了前方的树从中响起了密密麻麻的枪声。

    “怎么回事,我们的斥候怎么没有报告上来。”方志远虽然心中狐疑,自己却是径直策马来到了最前面,拿起望远镜来了望。

    可到了现场,看了当时的情形,方志远不禁有些哑然失笑,随即竟有些隐隐不安起来。

    那些流氓兵们趁着方志远的部队不在,不仅杀了我们几千的将士,还趁机掳走了我们不少的枪支弹药和望远镜。这回却是他们隔出几里路便发现了我们军容整齐,威风凛凛的杀奔而来,立即慌了神,端起枪托就是一阵乱射。但因为隔得远,除了打落几片树叶,惊飞几只飞鸟外,对我们自是毫发无伤。

    “这群废物,除了会跟在蒙古人的屁股后面,欺负自己的同胞兄弟外,还能做些什么。好端端的糟踏了这么好的枪支,刘营长,把你的兄弟们叫了来,教教这群废物们如何使用这些枪支。”

    “好嘞,”刘营长立即应了一声,迅即领着几百号兄弟出列,只听一声令下,转眼间便已匍匐奔至对方身前不过几百步,这才齐齐的止住了身子,各自端起了火枪,瞄向了对方,而此时对方仍浑似未觉,仍在胡乱的放枪。

    一阵清脆尖厉的枪声响过,战士们运用了他们射击时的各种技巧,平射、扫射、卧射,个个都不想落于人后,转眼间便让对方没有了声息,只得领着所剩不多的人转身逃窜了,战士们仍觉得有些过瘾,还没有好好的教教他们用枪呢,他们就跑了哪里能成。

    方志远趁势便掩杀了上去,顷刻间便已追上了对方,只杀得对方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这才暂时止住脚步。

    第一次来到江南地方上的蒙古骑兵们对范文虎坐拥二十几万军队,却会败于方志远两万人马之后自是十分的不屑。他们不止一次的诘问范文虎的部将们:“就算对方有火器,可毕竟数量有限,能斗得过他们的大刀长矛,铁骑如风,能敌得过我们蒙古勇士们无敌的勇气吗?”

    可他们马上便为自己的轻率和无知付出了代价。

    方志远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算真正的领教了凌旭们的威力。

    只见凌旭只领着五十个兄弟,背上的长枪比他们用的枪略长一些,只瞬间便消失在树林中了,可一再过一阵子,便可以从望远镜里看到蒙元兵当中的千户、万户中纷纷的掉落了马下,马上便明白了定是凌旭他们干的好事,立即又催着马追了一程。

    随着凌旭他们又近前了一些,这回却是看见他们轮番扔了一顿手雷,炸死了一片流氓兵之后,蒙古勇士们当时莫名其妙的丢了几个千户、万户,这里虽然有些后怕,但如果此时退了,只怕让那些流氓兵也会看自己不起。如今见枪声和手雷都停住了,心里暗想,大概他们的火器都用完了吧,他们就那么几千人,如今也该我们的蒙古勇士们来发挥了吧。

    于是刚刚有些低落了的士气又高涨起来,乱嚷着催动着股下座骑,竟乱哄哄的挥起大刀就要杀奔而来。

    可护国军将士们根本就不和他们正面交锋,他们只略一侧身,掉转了马头,躲过了蒙元兵的冲势,那根根从身后掏出的狼牙棒立即便让蒙古勇士们吃尽了苦头。

    这种狼牙棒是由精铁浇铸而成,一头大,一头小,棍身的大头还装上了许多的倒刺,棍顶部除有根三棱形的尖刺,尖刺下面还有颗拳般大小的铁球。蒙古兵只要一挨上这铁棍,不是被钩钩上了,便是被刺中了身上的哪个部位,立即便可以看到鲜红的血汩汩流出,要不就是被铁球往他们的头上砸上几下,立即便会让他们脑浆迸裂。

    这只是一场较小规模的短兵相兵,但从这个时候开始,蒙古兵们开始隐隐感到,护国军除了火器厉害,让他们一想到就会胆战心战外,就算近身肉博也会让他们感到战栗的法宝。自此役后,他们一见到护国军,再也不敢如此前一般吹牛说大话了。

    方志远这边不紧不慢的如同推土机一般慢慢的推进,其它各部也在同时齐头并进,不过月作,方志远部已将浙江大部收入囊中。

    但一俟战事稍停,邓玉光一开始推行新政,便立即感到从未有过的头痛起来。

    浙江各地的百姓们对我们的新政完全采取了不对抗、不合作的态度,令邓玉光等人的工作根本无从开展。

    江浙许多大户家中都守着上千亩的良田,此历,经历年的发展,人口增长极多,抛荒之地更是很少,我们之前设计的土地政策更是实行不下去。

    那些豪门大户们,口口声声的都声称自己的田地都是祖上辛辛苦苦的积累而来,又加之家中人口众多,而且他们对我们的转让各种专利技术,授予他们某种专营权的政策更是毫不感冒,他们坚决的不同意让出部分的家中田地,而且还有一抗到底的态度。或许,他们早已经忘了他们被元兵们将他们的女眷和家财一掳而空的情景了,正如慈禧说的那样,他们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他们要守着这些田地,哪天好交给自己的外邦主子,却是万万不能交给那些四等人的贱民们的。哪怕付钱买也不行。

    邓玉光只得无奈的向我发了一封求助信,信中说,同意出让土地的也就唐珏和付作良等数几个中小地主,其它的人根本是油盐不进,他现在是举步维艰。

    这些动作或许早在我的意料之中,我没有邓玉光那般气愤。但看到唐珏的名字,我不由眼前一亮,就是他了,或许就因为他,我得亲往浙江一趟了。 <div style="margin:10px auto;width:96%;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iyc.ifeng.com/clientDown/index.shtml" title="客户端下载"><img src="
" style="max-width:320p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