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篇 向南向南 第十三章 土改(下)
    第十三章土改(下)

    转眼间又是春暖花开,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吕宋各地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少住在山里的土人们眼看着我们的日子好过,也时不时带点山货什么的来交易。更有甚者,举家搬入宋城诸地,要求分给土地的人,举不甚数。

    如此一来,宋、新洛、新唐诸城加起来已是数十万人的规模,方圆两百里之内,基本上为我们所控制,吕州、吉州等新城也相继建立起来,势力前方更是*近马尼拉附近了。

    与此同时,马尼拉附近爆发了百年一遇的大旱灾,成片的土地几近绝收,可那些官家富翁们却根本不为所动,依然顾我地过着他们纸醉金迷的生活。许多百姓们流离失所,饥民到处都是。终于在一个饥渴难忍的一个午夜,部分饥民冲进了皇宫,正在饮酒作乐的吕宋王被吓得根本不知所措,匆匆收拾了一些东西,在一众妃嫔和大臣的簇拥下,慌慌张张地从后门逃了出去,并一路往三屿逃窜而去。

    之后,在众饥民的推选下,猎户出身的阿其诺被选为临时首领,并派出代表直奔宋城而来,要求中华帝国的皇帝派出官员,整顿秩序。

    阿其诺更是义愤填鹰地说:“我们也是天朝皇帝陛下治下的子民,如今您的子民们正在受苦受累,还请皇帝陛下对吕宋王以前的傲慢无礼不予追究,如今吕宋王已被吕宋的百姓们推翻,吕宋人民重归大宋,哦不,是大中华的怀抱,望皇上以天下万民为重,从速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宋兴国宋国强等人秘密协议下的结果。而阿其诺,不过是宋兴国的一个远房表亲而己。

    于是,在众大臣的反复争执及权衡之后,我们派出了一支3000人的救灾队,分赴吕宋各地,开棚设厂,煮粥救灾。

    在如何处理这些灾民们的问题上,一个叫李卫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以工代赈。吕宋大旱,部分原因是天灾,但更多的却是人祸。吕宋人习惯了靠天吃饭,从未有人注意到兴修水利的问题。同处在一个岛上,我们没有受灾,他们却受灾了,这就是原因。

    于是,所有有劳动力的灾民们都被要求,一律参加兴修山塘水库的工程当中,不劳动者,没有饭吃。虽然众人皆是不解,但看在能混碗饭吃的份上,还是很踊跃地参加了。

    如今,岛上的原住民可能在我们的10倍以上了,因此,在阿其诺要求我们马上接管其它地区的时候,我们还是很慎重地接受了:即要求各处灾民安置点,各派出若干代表,分别进入宋城,新洛,新唐诸地,同中国的官兵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各种管理和耕作的经验。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感受一下这里的民主和自由的气氛,只有让他们真正明白了自由的好处,才不致于使他们的起义只是沦为地主们夺取政权的工具。

    随着龙飞,邓伯光,宋国强等人的迅速上位,邹玉强、杜仲勋、马光义,傅秋山等人也迅速成长起来,如今他们在范伟松的身边,亦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随着吕宋其它地区的纳入,正是他们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至于说起义的灾民们,都被要求就地安置好,并按其现在所在地分给土地,这些百姓们的要求其实也挺简单,只要有饭吃,有地种,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只要日子过得下去,谁愿意造反啊。

    当然,也不能就这么放任他们,有点文化的人都被要求徒步来到宋城诸地,学习汉字,汉语及汉家礼仪。我想经过一样的一番洗礼之后,中华两个字必将烙入他们的血液中去,再也不能更改。

    那些地主们可就苦了,不但原先的锦衣玉食全部没有了,他们的土地还被拿了出来,除了留下可供他们全家人耕种的土地之外,其作的全部以市价收回并分给百姓们。这个时候土地烂便宜,因此尽管不愿意,他们还是得配合。也有些人不服气,组织了几次小小的反抗,可大刀长矛怎会是火枪火炮们的对手,不几下就被张怀庆的小股部队打得作鸟兽散,部分人接受了自耕农的命运,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其实这样未必不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这样不能象以前那相饭开张口了,但在这里只要你努力干,不要担心当官的隔三岔五地来骗吃骗喝的。

    他们更是看到,一个义军首领不过是吃了顿不给钱的饭,马上就被撤职了,并奉上三倍的饭钱。更何况,他们还可以不用花钱,就可以送自己的子孙去读书、写字。虽然不承望能当个官什么的,但学点文化,懂点技术什么的,以后在作坊里找份工干,也轻松啊。如今宋大人的族人们的例子可不就摆在那里。可让人眼热了,于是,宋兴国的门槛几乎被他们踏破。

    当然也有些想不开的,却又没有他法,只得偷偷的收拾了细软什物,领着家人们,径往三屿投奔他们的王爷去了。

    我们对他们的自动退出当然是是巴不得的,留着这些大爷们,还不知道以后要如何伺候他们呢。

    不过,经过这一番折腾,仓库的粮食是越见窘迫了。如今负责管理粮食这一摊子杂事的邹玉强却如同热窝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台湾那边要粮食,还要拨不少的粮食进行赈灾,宋城三地的百姓过日子也需要不少粮食,按这个状况下去,无论如何也捱不到秋收的。

    虽说渔猎也能够补充部分的食物,可经我们反复的捕捞,近海的海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捕捞的了。为了找到足够的食物,如今的渔船是跑得越来越远了。

    不过,比较开心的是那些单身的士兵们。过来学习的义军们将以前嫁过来的女子们在这里的经历和遭遇回去和家人们一说,更有部分女子腆着个大肚子,让她们中国的夫婿们陪着往娘家这么一走,让那些吃不饱饭的人们可顿时眼热起来。不停的托关系,找熟人,硬是要把自己家的成年未成年的女儿或表妹堂妹的嫁过来。于是,嫁个中国郎一时成为风尚。

    虽然这些女子不如中原的女子们那样细皮嫩肉,但多数却多温柔贤淑,又能吃苦耐劳。让士兵们倍感欣慰。更可喜的是那些老兵,打了一辈子仗,眼看就要奔五十了,原以为这辈子就要孤苦伶仃,客死异乡,没想到到老来还能有个伴。虽然年纪有些大了,长得也粗壮一些,但总算回到家里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了。

    如今已然深夜了,寂静的夜里忽然听到阵阵喧闹的声音。听脚步声似乎是往皇宫这边走,接着便听到喊门的声音。小雪迷迷糊糊的掌上了灯,打开了门。立即风风火火的跑进我的房间:“皇上,是凌大人找你的,说是有急事禀告。”

    凌震特训后一直在海上巡逻,如今三更半夜来此,定是遇上大事了。也顾不上暖和的被窝了,我马上一骨碌爬起了床。

    院子当中,火把通明。凌震威武地站在院子当中,他的身旁,几个士兵挽着个形容萎顿的中年人,只见那人身着一身破烂的仆人服装,脸上,身上到处都是划破或擦破的伤痕。身子瘦成一堆皮包骨了,如若不是有人扶着,只怕一阵风就可以将他吹跑。

    “禀告皇上,末将正在巡逻时,发现了此人,自称是大宋的商户,去大食一带经商,途经渤泥时,遭遇渤泥人的抢掠,所有人物皆无幸免。只此一人,偷偷驾驶一小舟逃脱,不料遭遇大风,船翻海中,幸遇我方渔船,并转运至我军巡逻船才得到搭救。”

    印尼!想起前世他们他们曾经加诸于我们的同胞们身上的种种非人的举措,我不禁怒火中烧,我们现在忙得还顾不上找上你们,你们却自己找上门来,那可怪不得我们不客气了。原来,你们的强盗本性,是与生俱来的。

    “快扶这位将士找个地方休息,并让大夫帮他看一下。再慢慢的和朕说来。”我连忙急急地吩吩凌震。 <div style="margin:10px auto;width:96%;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iyc.ifeng.com/clientDown/index.shtml" title="客户端下载"><img src="
" style="max-width:320p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