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3章 造势
    很多事情,必须未雨绸缪。世事如同棋局,只有下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才能主动。现在,假如左向前已经被“双规”,那省委会考虑让谁继任新州市委书记一职呢?

    在现有的副省级干部中,客观地讲,他王国鼎还是有优势的。根据惯例,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应当在有市委书记经历的干部中产生。当前真正主政一方,在下面干过市委书记的,目前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武士龙,可武士龙现在已经是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还兼着省公安厅的厅长。恐怕你就是八抬大轿来请,武士龙也不会去干的。一个是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田冬松。老田已经是省委常委,还是常务副省长,他同样对新州市委书记这个职务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那可是省长一职啊。第三个人,就是他王国鼎了。他曾干了多年的市委书记,并且在城市发展中,因为山阳市江南新区的大手笔,他早就以此闻名了。

    其他的那几个省委常委,根据他的分析,可能会有宣传部长李大明、统战部长江一帆、秘书长郭新杰这几个人会感兴趣。但真正有实力、有威胁的是郭新杰。因为李大明前不久曾被中纪委调查过,虽然侥幸过关,保住了乌纱帽,但影响已经造成,组织上不可能再一次重用他了。江一帆,虽说是省委常委,但没有在基层工作过,对于急需大发展的新州市来说,这江一帆怕是难挑重担。而郭新杰就不同了,一是他还年轻,二是他是省委书记白中杰身边的红人。如果他硬要接手新州市委书记,恐怕真的就不好办了。

    下面那些市委书记,显然目前还不具备和他王国鼎竞争的实力。目前最有前途的应当是山阳市委书记韩冬梅,她虽说是韩华华省长的妹妹,但她毕竟刚从自己的手里接过书记一职,当前还不可能一下子就跨过他王国鼎。那样,在讲潜规则的官场上就太说不过去了。

    想来想去,在对左向前动手以前,还要先来对付一下郭新杰。当然,对于郭新杰,不能采取挤垮搬倒的战术,那样做的成本太大,不划算。只能采取调虎离山的办法,让他离开省委,离开白中杰。

    如何才能让郭新杰离开省委呢?只能让他到别处履任一个有一定吸引力的职位。或鼓动他下海,用年薪千万的工资来打动他。后一个办法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他王国鼎显然并非是国企的大佬,或跨国公司的总裁。

    作为一名秘书长,郭新杰目前最大的心思会是什么呢?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作为省委书记身边的红人,郭新杰当然明白,如果白中杰一旦调走或退下,他的政治前途也将会黯然失色。因为他在省委书记的身边呆的太久了,在拉拢一些人的同时,难免也会开罪一些人。因此,他的声望,在K省的官场上并不高。他肯定会提前给自己找到出路或退路。

    万事就怕分析,就怕琢磨。一分析,一琢磨,就能找到原因和办法。王国鼎一打听,果真是这样。省委组织部长高因为和省委副书记汪大洋长期不合,马上就要调到外省去任副书记了。郭新杰正在活动着要接任省委组织部长一职。

    王国鼎得到了这个消息,极为兴奋。他也要尽其所能,帮助郭新杰顺利接手组织部长一职。而对于左向前的打击要先放一放,等到郭新杰的位置调整后再立即启动。

    听说王国鼎副省长帮自己活动,帮自己拉票,郭新杰很感动。因为,他们俩个在以前的交往并不多。

    有一天,郭新杰到省政府见韩华华省长。事情办完后,他专门又来到了王国鼎的办公室。

    王国鼎一看是郭新杰,连忙起身说:“唉呀呀,是秘书长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郭新杰说:“王省长,你看我整天瞎忙,连和老兄你见面的时间就很少,不该呀。”

    王国鼎说:“理解,理解。整天围着白书记转,能不忙,能不累!”

    郭新杰说:“唉,我是两眼一睁,忙到息灯。都是瞎忙,一年365天好像天天都在忙,可坐下来想一想,又好像啥也没有干。”

    王国鼎说:“老弟,办公室的工作,咱们都知道,那是泔水缸活儿。一个人,是不能长期干的。”

    郭新杰说:“可不是,我整天都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时间长了,人的意志就消磨完了。”

    王国鼎说:“老弟,我已经听说了,最近你就会脱离苦海了,祝贺你啊!”

    郭新杰说:“老兄啊,我从别人那里已经听说,你在很多场合都给你老弟我不少美言啊。谢谢你了,王省长!”

    王国鼎说:“看看,这是啥话。如果白书记哪天不在家,我请老弟喝两盅,咱哥俩好好聊聊。”

    郭新杰说:“一定,一定。我请老兄!”

    万事万物皆有势。王国鼎是深谙造势、借势、用势之道的。何谓势?孙子兵法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流,以致能冲走巨石,这就是势的力量。

    在王国鼎看来,势,就像张满的弓箭,但是必须在恰当的时机,对着要射的要害射发出去,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但一个人,你不可能事事、时时都手中有势,所以无势者需造势,无力造势者需借势,有势者需用势。把造势、借势、用势这六个字吃透了,可以说无论是在战场、官场,还是商场上都可占尽先机。

    做足了蓄势待发、因势利导的功夫,那就必然会产生势在必行、势如破竹的奇效。

    在王国鼎看来,造势、借势、用势是可以统一在一起的。这是一门高级的学问,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那就是——“乘势”。

    胡雪岩说过:“做事情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他认为造势不如乘势:借势而起,借力而发,对胡雪岩来说轻车熟路。不少商人,希图以一己之力摇旗呐喊,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真正高明的商人必然是顺流而行,乘势而行。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胡雪岩为帮助左宗棠筹办船厂和筹措军饷向洋行借款成功,就是乘势而行的效果。

    胡雪岩所言,王国鼎早已烂熟于心。我们知道,曾国藩和胡雪岩那可是王国庆的精神支柱与智慧源泉。

    如果我们留心一下王国鼎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到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于采用这样一个三部曲:蓄势待发——乘势而为——势如破竹。也就是开始之前一定要蓄势,过程中间一定要乘势,结果必定会势如破竹。他是从来也不打毫无准备、毫无把握的战斗,因此,他总是立于不败之地。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定要干成。

    这一次当然也一样。通过事前的种种运作,一切都在按照王国鼎的预想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