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7章 构建帝国
    在一处观景台,王国栋将酒打开,斟了两小杯放在桌子上。王国鼎弹了弹烟灰,端起了酒杯。

    王国栋也忙端起酒杯说:“大哥,干了。”

    两个人喝了几杯,便闲聊了起来。

    王国鼎说,国栋啊,关于你今后的发展,我谈点意见吧。一是要树立起实干家的形象。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你外在的形象就不妥。衣服太整齐,脸太白,说话太慢、太文气。你要多到群众中去,多到一线去。脸不妨再晒黑一些。不要怕别人说你太粗,太没有思想。这是指的形象。

    王国栋给国鼎书记端起了一杯酒,王书记呷了一口,接着说道,二是要干出特色,保住底线,这是指的工作。

    所谓干出特色,是指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平均用力。一定要选准突破口,看的要准,抓的要狠。要抓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干出特色。特色出来了,形象就出来了。就是错了,也显示出了魄力,何况那是组织集体的决定,作为个人是没有什么责任的。

    所谓保住底线,是指不能碰高压线。你是一把手,出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一票否决的事,那对你就很不利了。还有像特大安全事故、严重毁坏林木资源等你更要小心。对这些,你心里一定要有数。这两点其实是辩证的,一个是出成绩,一个是保位子。

    第三,眼光要放长远,善于取舍。这是指的目标。我们老王家当年曾辉煌一时,父辈曾出过一门三将军的荣耀。但在文革中我们一家人的日子却过得很凄惨。有了今天的局面,我们都应当倍加珍惜。

    我们王家这些年既是一部发家史,更是一部创业史,一部奋斗史。在我们这一代,你是比较优秀的。你要下定决心,一扪心思走到底,要干出一番名堂来。

    反过来说,做官是风光,但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你现在的情况,吃点、喝点不算啥,但要注意不要贪图便宜,接人家的小钱,坏了自己的大事。你要一心往前,不要怕吃眼前亏。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啊。

    王国栋连连点头。

    王国鼎接着说:“以后你要注意更加沉稳一些,该说该笑都没有毛病,但是不能让对方看到你心里想的是啥。”

    王国栋脸就有些发红,他说:“大哥,我听你的。”

    王国鼎又说,国梁这家伙性子急,有些事我也不便同他讲。再见面了,你劝劝他,不要总是来找我。他的事,我记住呢。如果有机会,我会给他个县长干的。但调整一个干部,得有时机,有位置,还得自然。自然,你明白吧?

    王国栋点点头说,大哥,我明白。

    明天就要下山了,王国鼎书记感到这一次的“凤凰山会议”开相当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接下来,就是抓好对干部的调整工作了。当然,有了这些前期的工作,事先吹吹风,透透气,必定能化万难于无形。

    晚上吃罢饭,王国鼎书记便回到卧室,他拿出那一本看了多遍的《曾国藩家书》,再一次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从一定程度上讲,曾国藩就是王国鼎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在官场效法的榜样。他最为佩服曾国藩的有两条,一是他的为官之术。二是他的育人之道。

    在为官上,曾国藩是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的楷模。真的是“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入朝做官,10年连升10级,37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此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方。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

    曾国藩还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王国鼎越是研究曾国藩,越是感到高山仰止。他觉得曾国藩对于所有的从政者都是一坐金矿,谁钻得最深,谁就获益最大。

    反观自己,王国鼎觉得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改革开放前,王国鼎虽然努力,但可怜得很。他赶牛车、抡大锤、背毛选、挨批斗。尝尽了人间的冷暖。

    是改革开放,是恢复高考,才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30岁步入官场,用了10年时间,由一名乡镇副书记当上了县委书记。接下来,又用了差不多10年时间,当上了市委书记。在正厅这个位置上,他已经干了7年。4年市长、3年书记。现在正处于他人生的另外一个转折点,那就是要奋力向副省级冲刺。

    今年他52岁了(档案年龄是50岁),如果今后仕途顺利,在他退休的时候,应该能做到正部级。因此,今后必须更加地谨慎,要多向中央、省里的老领导汇报工作。总之,他要以自己的躬身实践来为王氏家庭树立一个好榜样。

    在育人上,曾国藩一生写了1500多封家书,为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尽管是侯门大族,100多年来未见有纨绔子弟,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成功。

    在家里,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

    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对很多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家书中可以看到,曾国藩对九弟(曾国荃)及儿子们的谆谆教导。正是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国荃最后也做到了两江总督。

    让王国鼎最感兴趣的,要数这个封建皇朝货真价实的“高干”之家,不管天下风云变幻,几番改朝换代,其家庭终保持着严谨的家风,数代无一废人,均有建树。

    曾国藩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第四代孙曾约农、曾宝荪均是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第五代、第六代遍布海内外,大都学有所成……可以说,通过曾国藩的苦心经营,他的确是打造出了一个曾氏帝国。

    王国鼎暗自发誓,他也要努力向上攀,向前冲,营造家放的中兴,奋力打造出一个当代的王氏帝国。

    目前,应该说,他们王氏家族还是相当风光的。

    父辈们曾创下了一门三将军的辉煌,自己的岳父钟浩然还当过部长。先辈的辉煌暂且不说,自他王国鼎以下,眼下也已经相当荣耀了。

    王国鼎自己现在是市委书记,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会是副省级干部了。女婿吴天然,眼下是西山市(县级)的副市长,这小子,年轻,有思想,前途不可限量。

    妹妹王国英在中纪委虽然只是一个副厅级干部,但她的位置很重要。妹夫胡一飞现在已经是中宣部的部长助理(副部级)了,很快就要被提拔为副部长了。他们的儿子胡风现在已经是北京市北城区的副区长(副厅级)了,年纪轻轻的,前途无量啊!这一家三口,一个副部,两个副厅,风头正劲。

    叔叔王小虎一家,除了王国栋目前是青河县的县委书记外,王国梁现在是西山市(县级市)的副市长了。而王国霞则是苍台市中心区的副区长,妹夫廖不凡在河阳市(地级市)已经当上副市长了。他们这一家,一个副厅,一个正处,两个副处,也相当可以了。

    王聪聪和王明明已经远离了官场,其他的孩子,比如王金、王银目前都还小,不知道能不能在仕途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如果一切顺利,他们这西山县的一家人,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走出至少一位正部级干部(第一个当然就是他王国鼎),几位厅级干部,一群处级干部。

    真到那个时候,他王国鼎就是死,也能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