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5章 无以家为
    离开华山,两个人就直奔西安而去。

    下面仍是出自于吴天然的旅行札记。

    7月22:叩问生命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真的举世无双啊。这里著名的景点有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城墙、钟楼、鼓楼、华清池、西安碑林等。但西安这地方,我曾经来两次,因此别的地方就没再去看,只是到聪聪的学校——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转了转。

    在我的眼里,四医大又大又漂亮,是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一踏进大门便被庄严肃穆的校园所吸引。正对大门的是一个环形花园,里面盛开着争芳斗艳的各类鲜花,向来客尽展婀娜多姿。紧挨环形花园的是一个塑像,象征着四医大的尖端医学成果。后面是一个庞大的圆形平台,供学生休息、散步。四医大核心部分是圆形平台后面巍然屹立的高楼,中间部分鹤立鸡群,楼前飘动着五色旗帜。进入主楼,两边墙壁上雕刻着“八.一”建军节的塑像,让人肃然起敬。这栋楼有校史陈列馆、图书馆、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等。主楼后是机关办公楼。整个校园非常庞大,我们走了两个小时没有参观完。除了教学楼,点缀其中的是苍翠的树木,各种颜色的花。让人留恋,令人向往!

    聪聪的宿舍采用的是军事化的管理方式,8个学员一间,内务非常整洁。

    我对聪聪说,妹,我这辈子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到军营里来锻炼。

    聪聪说,没关系,你可以做一个称职的“军哥”。

    现在往西北方向去的人并不多,我俩虽然买的是硬座,因为人不多,累了还能躺在长椅上睡个大头觉。我们带了不少的方便面、火腿肠、榨菜、苹果、茶鸡蛋之类,饿了就吃,也不论什么饭时了。

    邻座有一位姑娘,比聪聪的年龄稍大一些,似乎也比我稍大。女人的年龄有时候很难弄准确。她是从连云港过来的。她还说要一直坐到新疆国境线上的阿拉山口。也就是说,她要横穿整个中国。

    对于她这种旅行的壮举,我和聪聪都很敬佩。但这位姑娘却是一脸的苦笑。她说自己现在的心情很低落,也很困惑。这次从东到西横穿中国,为的是要叩问生命的本质,寻找人生的意义。如果找不到答案,她就决定了却自己的生命。

    她的话,让聪聪我们俩极为震惊。

    聪聪就说:“大姐,你的心事和经历我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但你肯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你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即使这一次横穿中国,没有找到人生的终极答案,但也肯定能调节你的心情。”

    那位女士就说:“我已经走向社会了,不像你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有些事情,不亲自经历,是的是无法理解的。”

    我就说:“同志,我们这次西行,是为了开眼界,找寻西部的苍凉、雄浑与厚重的。想进一步增进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当然,我们理解的层次和你比起来,肯定还相当浅薄。但咱们还是有共同点,如果有可能,咱们是不是可以结伴同行呢。”

    聪聪也说:“是啊,大姐,你一个人也没啥意思,咱们就一块儿吧。”

    那位女士就说:“跟我在一起,会把我的情绪传染给你们,那就破坏了你们的兴致。”

    聪聪说:“大姐,看你说的。我们如果能和你同行,肯定能从你这里学到很多东西。”

    那位女士就说:“好吧,反正我现在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

    聪聪就高兴地说:“太好了,大姐。”

    在交谈中得知,这位大姐名叫孔祥云,上海人,已经参加工作。这一次,她是从上海乘船来到了江苏的连云港,又从那里坐火车向西穿越中国的。

    西安和咸阳近在咫尺。

    我们要在这里游览西行的第二站——咸阳茂陵。

    现在又多了一个朋友孔大姐,我们的活动就更加丰富了。

    简单吃过午饭,我们就租了一辆车,前往位于咸阳兴平县的茂陵了。

    咸阳原是秦始皇建都的地方,如今在它四周的塬上,有帝王陵27座,王公大臣陪葬墓800多座,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其中西汉王朝有十一个皇帝,有八个葬在了咸阳。我们参观的茂陵,是汉武帝刘彻之墓,这是西汉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动工为自己兴建陵园,直至他寿终正寝,用时达53年。当时陵园周围兴建了庙堂宫殿及大量宅园,成为拥有27万余人的城廓,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这巨大的城廓早已没了踪影。

    如今的茂陵,冢基周长240米,高达50米,正如一座小山。其上荒草凄凄,榛棘没人,兔鼠乱窜,苍鹰盘旋,乌鸦聒噪,好不凄凉。来到这里,聪聪举目四望,问道:“皇帝的坟在哪里?”我指着眼前的大丘道,这就是汉武帝的坟,聪聪惊叹道:“这会是坟?这不是一座大山嘛?!”孔大姐也站在那里,不言论语,但显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登临茂陵的游人甚为稀少,来到此地人们主要是为了一睹其旁霍去病墓的风采。因为这里尚保留着大型的汉代石刻群,如今已成为一座西汉断代史博物馆。来到这里,每人的门票是20元,进到里面,看到这里的管理十分规范,广场整洁,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喷泉在阳光下闪亮,古乐在轻风中悠扬。

    我花去10元钱,身著古代武士的戎装,手挥三尺龙泉,在大院里四处摆着姿势拍照。聪聪则同样花掉10元钱,在古乐演奏厅里,裹上古时女俑的长袍,在磬和编钟的伴奏下,拂起了长长的古琴。她也请孔大姐坐下来弹弹琴放松一下,但孔大姐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进去。

    她们两个人一起携手在大院里慢步,我则漫步于廊下的石雕群像间,让心灵在2000年的艺术长河间来一次无声的穿越。

    对于汉代的石刻艺术,我是有所了解的,在河南省南阳市的汉画馆,我曾目睹了其间收藏的1700余块汉代画像石,早已为古人那刚健、浑重和质朴的艺术追求所折服。而在这霍去病墓前的巨型石雕前,我的心灵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这里的石雕,卧虎、卧牛、卧象,石人、石蛙、石鱼,马踏匈奴、怪兽吞羊、人熊相搏,无不更为拙厚、古朴和旷远。

    正如贾平凹在《“卧虎”说》一文中所言,“卧虎”重精神,重情感,重整体,重气韵,具体而单一,抽象而丰富,内向而不呆滞,寂静而有力量,平波水面,狂澜深藏,正是东方的味,是我们民族的味。并说这卧虎是其“有生以来,所见的唯一艺术妙品”。这里的雕像,都结合着石块的天然形状和纹理,稍加刀斧,几无加工,如此的单纯、朴素、自然和真切,既有卧牛的写实,也有卧虎的写意,还有着石蛙的抽象,来此静观,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对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有一个全新的体味。难怪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曾言:“我简直要跪在汉代先民的面前。”

    沿着石级,登上霍去病墓,举目四望,心潮澎湃,止不住一唱三叹。

    一叹时间的伟大。霍墓的右手,极高大者乃汉武帝陵,近旁者乃卫青之墓,左手乃金日石单之墓,更有大大小小不知名的坟丘在古原上排列。我想这些墓的主人,在当时肯定也是显赫一时的。夕阳西下,残阳如血,陵墓如聚,大地无声。如此众多的英雄豪杰,为自己、为国家的利益奋斗了一生,算计了一生,挣扎了一生,可到头来仍是化为一把尘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位历史老人的面前,人们的争来斗去,霎时间都失去了意义。

    二叹人的伟大。像这正在黄土下沉睡的霍去病,十八岁从军,20岁成了西汉王朝最年轻的将领,24岁时暴病而亡。在他短短5年的军事生涯中,六击匈奴,每战必胜。他以他卓越的军事天才,创造出了骑兵大规模远程突袭的战略战术,他的铁蹄向西迂回数千里踏到了居延海,控制了河西走廊,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向北又进击到了贝加尔湖,封狼居胥,把匈奴赶到了漠北。从而彻底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汉武帝要为他建造府第,去病坚辞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在他死后,汉武帝为表彰霍去病的战绩,下令将其墓冢用巨石垒成了祁连山的形状。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扼腕叹息,不得不从永登到罗布泊修起了一条长城,以抵御匈奴部落的侵扰。24年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浪花一朵,在历史的天空中仅是流星一闪,而这位年轻的天才军事家又创造出了多么灿烂的人生辉煌呀!

    作为平凡人中的我自己,当以霍去病为榜样,不立业就不要考虑成家。虽然我很喜欢聪聪。

    三叹艺术的伟大。在这成群的墓冢中,汉武帝的茂陵本是主角,但它早已荒草没膝,土堆一个,无人谒拜。霍去病的墓应是陪衬,如今却是亭台楼阁,观者如流。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在其墓前尚保留着的那14件质朴无华的石雕作品,看来,艺术的生命更长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这小小的石雕面前也不得不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

    两位女士站在上面的凉亭里,也是四下观看。在这样肃穆的场景中,她俩不仅没有笑声,就连说话也很少。肯定,她们也在深思。我想这样的深思,对孔姐姐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那应当是很有帮助的。

    我问聪聪道:“妹,你知不知道,谁是咱们中国的第一个冠军?”

    聪聪说:“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了?让我想想,是容国团,还是丘钟惠?”

    我笑了:“是霍去病!”

    聪聪说:“霍去病?开玩笑吧?”

    我说,在一次围歼匈奴的战役中,因为霍去病歼敌最多,俘虏敌人重要头目最多,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听了这个典故,孔大姐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