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2章 客家人
    与全国其他制鞋产区一样,**制鞋业的发展主要是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机遇,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获取竞争优势,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领头雁的**制鞋业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鞋业,已成为**引以为豪的系列产业名片的一张“王牌”。

    全市现有鞋类企业3000多家,鞋类出口企业445家,从业人员超过35万,年产各类鞋达9亿多双,年产值近200亿元。其中,旅游、运动鞋总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20%,产品60%打入国际市场,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业中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市场份额的知名品牌,如安踏、361°、特步、喜得龙、金莱克、贵人鸟、乔丹等。

    王国鼎知道,20世纪80年代,**鞋业主要依靠几支锤子、几把剪刀、几台缝纫机起步,从事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的珠拖鞋、硫化鞋生产,鞋业生产企业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市场效益低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制鞋业开始通过嫁接外资,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装备,走增资扩营、规模扩张之路,着力打造制鞋业的“航空母舰”。

    目前全市已拥有年产值超过千万的企业100多家,其中超过亿元的企业10多家。在全国旅游运动鞋生产企业年销售额前20名的排行榜中,**制鞋企业占了一半,安踏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国内首位。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制鞋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目前**从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机直至数字模都有区域内的专业厂家为成品鞋企业从事配套生产。

    王国鼎在思索,为什么在**这个弹丸之地上为出现这么多知名的企业和品牌?

    客观上,闽南面朝大海,侨乡较多。**人在利用外资和承接海外相关的产业转移中具有先天的优势。

    主观上,闽南人身上特有的“爱拼才会赢”的精神面貌,也许是**民营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标本所在。

    作为西山县,在山阳市相比,人们身上的拼搏精神还是一流的。但和闽南人相比,恐怕就只能算是三流了。

    区位优势和创业精神的碰撞和磨合,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模式、**品牌便由此产生。

    闽南人身上特有的精神气质,让王国鼎过目难忘。

    泉州、**、石狮人是我国地理上的标准南方人,但他们的性格中却充满北方人的豪爽、霸气。他们不拘泥小节,敢说敢做,言语中充满血性,大方又讲义气。在喝酒的时候,即使不甚酒量为了朋友也会一饮而尽。如果有个开店做生意的**、石狮人突然跟你说他想再开个大店想再多赚一份钱时,他一定能够做到。这一切都是性格使然,比起其它地方人这些性格特点体现得很明显。

    王国鼎通过分析,认为闽南人身上的这种北方豪气并不是偶然的。

    闽南人的主体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西晋“八王之乱”及随后的“五胡乱中华”,导致大批黄河、洛水流域民众南下到达福建沿海,他们把这里的一条江命名为“**”,以示自己是晋人;他们自称为“河洛郎”,他们的语言则被称为“河洛话”,表达对于故乡河洛(洛阳)地区的眷恋。

    因为那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都编入“客籍”,当地人称呼客家先民为“客籍人”,并逐渐演变为“客家人”。这个他称性的名词,后来成为客家人的自我认同。更具悲情意义的是,这种认同也是客家先民长期迁徙形成的“处处无家处处家,日久他乡即故乡”这样“做客人家”的族群心态。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据估计,客家人分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1.2亿人,中国内地约有7000万人。其中,香港华人1/3是客家人;台湾有1/5到1/4是客家人。除闽赣粤外,湖南、广西、四川等地也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有许多客家人,典型表现是有不少“永靖同乡会”。永,是福建永定;靖,是福建南靖。这两个“纯客县”是著名的侨乡,有着世界遗产“福建土楼”。

    孙中山先生就是一位地道的客家人,他当年在海外募款,即得到海外客家同胞的大力支持。

    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些独特的现象引人瞩目。展现客家文化的“下南洋”、展现山东文化的“闯关东”和展现晋商文化的“走西口”,堪称为中国人民伟大的“迁徙三部曲”,反映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移民历程。

    身为华夏汉民族的典型代表“河洛人”,最后却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客家人”,这样的一种心理落差,反而铸就了客家人爱拼敢赢、抱团创业的精神风貌。

    也许用闽南话演唱的这首《爱拼才会赢》能够代表当地人的精神物质吧。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王国鼎他们现在虽然远在异乡,但在这里却找到了家的感觉。因为闽南人有太多的地方和中原人相似了。比如,喝酒。K省喝酒是比较凶的,而且喜欢猜枚。南方很多地方是根本看不到猜枚的,没想到在**、石狮这里,王国鼎他们发现,当地人居然同样喜欢猜枚喝酒。

    **人喝酒必配猜拳,他们是不可能一杯一杯干喝的,猜拳、杯杯、豪饮,那气势那凶劲那热闹劲,让吴天然他们找回了在东阳时的感觉。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别人喝酒都是一瓶一瓶来的,**、石狮人却是一箱一箱来的。

    朱胜利看到这一热闹的景象就对王国鼎说:“他们爱喝酒,好猜枚,讲义气,和咱们西山县差不离。在这里招商引资,那就好办多了。”

    王天恩说:“朱主任,是你自己的酒瘾犯了吧?”

    杜秘书长说,你们说的没错,我们客家人真的很豪爽,和你们中原人很接近。另外,我也是客家人。

    王国鼎说,是吗,杜秘书长,你们客家人,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