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章 克难攻坚
    1985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在新建乡村道路补助政策也有了明确规定。王国鼎得知后兴奋得一夜未眠。他通过广播动员干部群众:“国家补助乡村公路的机会百年难遇,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大家一起捐款、筹资修路吧。”

    修路的事情刚刚有了头绪,却流言四起。

    有人说以后修路国家全包,不用群众给钱了;有人说王国鼎这是想捞政绩,百姓的钱交了,他提拔走了,到时“鸡飞蛋打”;还有人说,他们看到包工头多次到王国鼎办公室,肯定有回扣……

    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咋这么难?!

    甚至还有人给西山县委、县政府写了匿名信,上告王国鼎为了给自己捞政绩,干的是劳民伤财的事。另外,他还从包工头那里拿了5万块钱的好处费。县委组织部长王天虎非常重视,提请县纪委出面清查王国鼎。但纪委书记欧阳明给书记和县长交换意见后,认为这些举报都是捕风捉影的无头帖子,也就没有采取组织行动。只是让人给王国鼎捎信,要他在工作中多注意。

    面对怀疑和诽谤,王国鼎初感愤怒,随之而来的是苍凉与孤独。但强烈的责任感使他毅然选择了坚持。妻子钟可人坚定地站在了王国鼎这边,她说,国鼎啊,我相信你,也永远支持你!只要是为大家办好事,就不要顾忌那些风言风语,大胆地往前走。

    接下来,王国鼎通过有线广播向全乡人民庄严承诺:修建环形公路,实行公开理财,群众代表管钱,实行专款专用。路不修好,我王国鼎决不离开十八寨乡!

    各村群众代表召开会议,同意“一事一议”集资修路方案。

    王国鼎带头捐资1000元。

    公路开工前,县委组织部长王天虎向王国鼎推荐了一名包工头,希望承担工程。还有他的老上级古大中也给他打了招呼,也有自己的亲戚朋友们来找王国鼎,想把工程揽下来。但王国鼎都一一回绝。

    组织部长王天虎就想,这个王国鼎在工作是有办法,但在官场上还是青涩。身为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怎么能不听一个组织部长的话呢?

    最后,十八寨乡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让浙江人来做工程。但仍是好事多磨,公路修建过程中,资金缺口又出现了。王国鼎四方奔走,多处“化缘”。他的执著和真情打动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

    就连妻子也被王国鼎督上了阵,向孩子们的外婆白雪借了5000块钱。

    听说十八寨乡修路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赵小花也来找到王国鼎,送上了积攒多时的400块钱。

    环乡公路在人们的质疑声中一天天延伸,最终连到了一起。

    通车那天,群众放起鞭炮,给乡里送来锦旗,就像过年一样高兴得合不拢嘴。

    县长宋光明、纪委书记欧阳明、组织部长王天虎、副县长古大中等人也来捧场。根据欧阳明的提议,全县16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都来了。

    杀虎口镇党委书记胡小云在现场看了看,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她也觉得王国鼎就是一个能克难攻坚、干大事的人。

    这样的人,自视清高的胡小云打心眼里佩服。

    看起来只是修了路,却疏通了“百姓经济”发展的经络。一年多时间里,这条公路沿线就冒出几十个农副产品营销大户,在农村偏远之地,竟然出现了几处小楼房。

    无独有偶,这条环乡公路和幸福渠一样,也是168公里。真是吉利啊!老百姓也干脆把这条新修的公路叫做致富路。

    为了把十八寨乡的工作进一步搞好,也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帮手。在王国鼎的全力推荐下,杀虎口镇的老民政何天明被组织上破格提拔为十八寨乡的党委副书记。

    杀虎口镇办公室的小祖羡慕地说,何民政,不,何书记,恭喜你啊!王国鼎书记到了外乡,还在想着你,可见你的工作能力非同一般啊!

    何天明说,其实,王国鼎书记现在已经成了乡镇工作真正的高手。我怕我即使去了也帮不上大忙了。

    小祖说,何书记,你也太谦虚了。

    何天明笑笑说,小祖啊,真正谦虚的人是国鼎王书记啊!

    何天明到十八寨乡后,便沿着幸福渠和致富路看了看,心情格畅亮。他觉得,小楼房的问题可不小。

    农村从草房到瓦房用了多少年?从瓦房到楼房又用了多少年?现在,十八寨乡的一些富起来的农民居然盖起了楼房,这绝对是改革开放的缩影!

    王国鼎带领乡党政一班人,紧紧依靠乡、村两级干部,狠抓了产业链的延长和加粗,在种植上,突出苗木花卉;在养殖上,突出网箱养鱼;在加工上,突出大理石和地毯。

    王爱民在凤凰山躲了四个月,老婆小翠终于给他生了一个带把的,王爱民高兴坏了。他把自己的儿子取名叫铁牛,希望小家伙能像铁牛一样越长越皮实。

    当他下山的时候,家里早就是空荡荡的了。三个女儿眼下是在爷爷家吃住。家已不像个家,但王爱民的心里感到很受用。经过村里研究,他的校长一职也被免了,但他毫不为意。本来村里连民办教师也不想让他当了,但找不到合适的人。王爱民下山后,就还是当了老师。

    王爱民就自豪地对老婆小翠讲,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你老公我是有真本事的,有真本事的人,到啥时候也不怕。因为知识是无敌的。

    小翠撇撇嘴说,拉倒吧,你就别在我面前吹了,我还能不知道你!

    看到这两年十八的群众通过发展经济,手里都有钱了,王爱民便想在两河水库上租1000亩的水面,搞网箱养鱼。用王爱民的话说,要玩,就玩一点技术含量高的。

    小翠说,养鱼是好,可咱们手里哪里还有钱啊?

    王爱民说,王国鼎提出大力扶持群众上项目发展经济,我知道,他这个人说话是算数的。你就放心吧,我去找他,让信用社给咱家贷款。

    王爱民先到乡党委办公室去探口风,问贷款方面的政策。

    黄景达对他说,你们家是超生游击队,不能享受贷款政策。

    王爱民说,一码归一码,我超生是不对,但我想上项目是符合乡里政策的,乡里怎么不贷款给我?

    在两个人争执的过程中,文化人王爱民还拿出了两页纸的“关于两河口水库大力发发展网箱养鱼的可行性报告”来,他拿在手里晃了晃说,我不同你讲了,我找国鼎王书记去,他是我的本家兄弟。

    何天明听到办公室里有人在争吵,便过来看。一见是王爱民,老何就笑着说,是爱民啊,走,啥事上我办公室去说。

    当何天明问清了王爱民的想法后就说,不错,你的这个想法好,和乡里的意见合到一块儿。这样吧,国鼎书记那里你也不要去见了,我现在就给信用社联系,乡政府作担保,贷给你两万块钱,你看怎么样?

    王爱民激动地说,好好好,不用跟国鼎书记说?你真的能作主?

    何天明笑笑说,国鼎书记是按政策办事的,只要你符合咱们的政策,见不见他都一样。

    王爱民一拍大腿说,好好好,太感谢了。何书记,你放心,我会让这两万块钱生仔的,两万变四万,四万变八万。

    何天明说,好,爱民啊,下面就看你的了。

    王爱民还是有一点钻研精神的,一年下来,网箱鲤鱼这一项就为他换回来了三万元的钞票。不仅还上了贷款,他还又租下了1000亩的水面。

    大家见王爱民养鱼比种花卉苗木来钱更快,不少人也在水库上搞起了网箱养鱼。不久,两河水库的网箱养鱼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

    到这里,小翠才隐隐感到知识的力量。

    经过两年的发展,十八寨建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特色经济示范带。198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元,3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