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百姓经济
    当严打整治斗争暂告一段落后,王国鼎就又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谋发展上,要利用严打专项斗争所换来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快发展。

    为了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化解群众积怨,共谋发展,王国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套“干部下访寻问题解决”的新机制。

    开始,不少乡、村干部急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问题来了躲都躲不赢,还入户寻问题,这不是找麻烦吗?

    王国鼎很固执,反复讲一句话:问题找到一个,解决一个,也就少一个。

    凤头村李大明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村干部都把公章吊在裤腰带上,农民办个结婚证明、迁移证明,要漫山遍野找干部。“脚板都跑大了,半个月还盖不来章,有时还得送礼啊!”

    王国鼎会同班子成员马上研究对策:乡里设立政务村务集中办事大厅,乡村300多个公章都集中在这里,十八寨乡每五天起集,凡是起集这天,乡、村干部集中坐在办事大厅为群众办事。

    王国鼎的这一做法,在整个K省属于首创。但因为阻力太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十八寨乡老百姓都说,没有想到,王大虎家的老大原来和群众这么帖心。

    听到儿子在家乡的表现,老爷子王大虎的心里很是快慰。当然,钟可人那就更别提有多高兴了。就连远在北京的钟浩然从女儿口里得知了王国鼎在基层的工作情况,也很高兴。

    钟浩然就对妻子白雪说,你看看,我当让国鼎下基层这招棋是走对了。这不,已经是乡镇党委书记了。

    白雪说,主要是人家孩子有本事,也争气,你能起上啥作用?

    钟浩然对妻子说,怎么,我是管方向的。方向对头了,别的事情就好办了。你还不知道吧,近期组织上还会对我的工作有一个大的调整。

    白雪有些吃惊,老钟不会是又出事了吧。

    看到妻子那不安的神情,钟浩然哈哈大笑道,看看你那兔子胆!真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国能有几个像林副统帅那样的坏蛋?我这次是要到K省任军区司令员,兼任省委书记。

    白雪说,你当上省委书记了!

    钟浩然说,前面还有省委第一书记。我这个省委书记,其实就是副书记。

    白雪说,省委副书记,这官职也不小了。你到K省后,还能关照一下国鼎这小子。

    钟浩然说,还是让他自己在下面摸索、打拼吧,我是不会帮他说话的。难道,你还想让我搞不正之风不成?

    白雪说,我能不知道你的脾气,我只是随口说说。

    “穷则乱,富则安。”王国鼎深知,只有帮助老百姓发展致富,才能真正斩断矛盾丛生的根源。

    通过进一步审视,王国鼎认为十八寨乡虽然山场、草场面积很大,但群众生活并不宽裕。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干部长期热衷搞“马路经济”、“政绩工程”,这任领导下令栽桃,下任领导动员种梨,来回折腾。乡里流传着顺口溜:“张书记栽树李书记挖,王书记来了重规划。”

    另外,老乡们习惯于种粮食,对于其它经济项目,不敢碰,也没有启动的资金。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王国鼎提出一个新词:“百姓经济”。他认为,农村增收致富,首要的是尊重民意,因地制宜搞服务,百姓愿干的支持,不愿干的坚决不干。

    有一次,县委组织部长王天虎希望十八寨乡在几个村里推广种植榆树,白送树苗,还付劳务费。王国鼎到白草湾调研后,发现农民担忧榆树根系发达,又遮阳,影响种庄稼。老百姓说不种那就不种,王国鼎就把王天虎的安排顶了回去。

    倒是杀虎口乡的古大中对王天虎的提议很热心,一下子就在杀虎口发展了1万多亩的榆树。

    王国鼎深知,发展农村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必须让老百姓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经过调研,他觉得十八寨乡适于发展中药材与花卉种植,于是从免费举办中药材与花卉种植培训班入手,向群众投石问路。

    开班时,兴致勃勃的王国鼎进门就愣了:尽管通知到各村,但只来了二十几个人,到第二天只剩下十来个人。而这十来个人中有几个还是他王家寨的本家,怕他太没面子,才勉强留了下来。另外,龙头村在村支书周龙影的要求下,也留下了几个人。

    王国鼎一问,才知道老百姓还以为新书记又搞“老套路”。吕宏伟有些气馁了。

    王国鼎安慰沮丧的吕宏伟道:“这不怨老百姓,是我们过去犯了错。”

    随后,王国鼎就来到龙头村村民李长旺的家,他此前已经从村支书周龙影那里知道了李长旺是十八寨乡花卉种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就开始种植花卉。种花育苗由于周期长,生长缓慢,这几年不仅没有获得理想收益,还倒贴不少生产资料,为此李长旺没少受村里人嘲笑。

    王国鼎认真地听了李长旺关于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看法和建议,还有老百姓在发展苗木时面临的主要困难。

    王国鼎就对李长旺说:“长旺啊,你选择的这条路子是对头的,不要被眼下的一些困难所吓倒。你放心,乡政府一定会全力扶持你的项目。另外,你也要发挥好带头作用,把更多的老乡带到发展花卉苗木这条路。你也知道,苗木基地越大,你的生意也越好做。”

    李长旺感动地说:“王书记,请你放心,我一定会把我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

    当了解到李长旺缺少发展资金时,王国鼎就和乡信用社协商,将李长旺作为花卉种植试点给予5万的信贷扶持。1983年,不少客户上门求购花卉苗木,全村人都傻眼了。

    1984年年初,一算帐,过去这一年,李长旺卖苗木赚了1万多块钱,掘得了“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