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零八章 扬州省亲
    信寄出后,殷琦便开始数着日子盼来信。每天在翘首以期待中渡过,便不觉得时间虚度,相反多了一丝丝甜蜜的充实和憧憬。

    只是这封信寄出后,竟如泥牛入海一般没了影踪,再也不见远志的回信。殷琦每天上学放学故意从传达室里穿过,平时从传达室路过时,也总要假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隔窗扫一眼那张桌子上,如果桌上桌空无一物的话,她便心里空落落的低垂了头过去。若是桌上有一堆信件的话,就借口看看有没有本班同学的信件,进去翻拣一会,为了装得像些,真要是有本班同学的就顺带着给带进教室交给那位同学。为此,陶小桃戏称她是本班的信鸽,二传手的邮递员。又因她时常穿一件绿色的外套,小桃又喊她绿衣天使。殷琦因为始终没有收到远志的回信,情绪低落,对于小桃的戏谑,每每报以一个白眼以示抗议。不过,小桃脸皮实在是太厚,压根不介意。

    人真是奇怪!殷琦想:从前认为你来一封我去一封的很没有意思,所以对别人的来信漠然视之,不给人家回信,想要率先结束这通信的游戏。怎么如今自己去了一封信后,反而眼巴巴的盼着人家的回信了呢?

    殷琦肠愁百结,脑子一空闲便想着那封迟到的回信:也许在路上被邮差给弄丢了?也许地址写错,寄到别处去了?也许远志最近很忙很忙?也许……殷琦终于尝到了牵肠挂肚的滋味,也终于尝到收不到别人回信的滋味。难道远志是故意的?就因为我去年冬天没有及时给他回信。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盼望一天一天的落空,殷琦渐渐失去等待的耐心,只是一颗心又无法转移到别的事上去。于是每天都心事重重的,比起刚进入高中那会更加的忧愁烦闷不快乐了。

    奶奶以为是高中的学习难度大,她学得吃力了。一天晚上,她在房里做家庭作业时,特地煮了一碗糖水鸡蛋给她送到楼上。并劝她注意休息,至于读书学习的事尽力而为就行,不要有太多的思想包袱。当初她上学那会,因为父母也只是打算让她认识几个字,并没指望能学出个什么名堂来,也不指着她能成个女状元。所以她学习时并不像别人那样十分的刻苦用功,头悬梁锥刺骨的,只是也不偷懒,该学的学该记的记,最后升学时轻轻松松的就过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尽人事,听天命吧。上不上得了大学,也是要看造化的。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考不上大学并不代表整个人生就垮掉就无路可走。不是也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吗?

    过后,奶奶又去了殷锦的房间悄悄叮嘱她,别老在殷琦面前提努力学习,不考上大学不罢休的话。别把殷琦逼紧了。巧云就是前车之鉴。果然,从那以后家里的风向就变了,就连殷琦爸妈也时常说:“真是考不上大学也不要紧,就待在家里,爸妈会永远养着你。”

    听得殷琦心里暖暖的,更加发誓要学出一个样来,不教父母、家人失望。在学期结束前填报文理分科申请时,她毫不犹豫的填下文科。紧接着便是期末考,拿成绩书,暑假开始。

    这个暑假里,远在扬州的舅舅做六十大寿。

    殷琦妈决定带她姐弟仨一同回娘家祝寿,后来考虑到一来一去,路上就要三四天的时间,再加上难得归宁,肯定要待上个十天半月的,甚至更长,而殷锦现在和工商所的小伙子正处在热恋中,心里是肯定舍不得分开这么久的。虽然殷锦没说不愿意去扬州的话,但是小伙子已经提出殷锦能不能不去?如果都走了,留下殷锦她爸一人在家谁来照顾?所以,最终殷锦被留了下来,理由就是照顾爸爸和奶奶的饮食起居。

    殷琦也不是很想去。她想着远志既然没有给自己回信,那么是不是这个暑假里他会回来,想给自己一个惊喜。要是他来找自己,发现自己却去了扬州会不会失望?唉!但是她又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舅舅家也不是能常去的,几年一次,又逢这样的喜事。左右为难,难以取舍。最后,还是母命难违,跟着她妈和小满去了扬州。

    临行前一晚,殷琦又特地去了学校一趟,看看是不是那封信耽搁到暑假里才寄到。当确定还是没有自己的信后,她也死心了,感觉自己纯属自作多情,于是义无返顾的踏上去扬州的行程。

    去扬州先坐车,然后在镇江转乘船。由于她们母子三人都晕车,坐车去镇江的路上都晕的不行,个个吐了个翻江倒海。好不容易捱到了镇江,晕头晕脑,两脚似踩着棉花般坐上船,等到船行后,水上的凉风徐徐吹来,晕车的感觉才好些。到底船行平稳,且机舱里用得是柴油不同于汽车烧得是汽油。

    看着两岸不停变换的景致,一会城市一会乡村一会青纱帐,殷琦的心情终于轻松下来,感觉到了旅途的愉快,也忘记了远志带给自己的烦恼。小满不时的将脑袋探出舷窗看船舷两侧激起的浪花,看得不过瘾又拉着殷琦去船尾看。殷琦按捺不住新鲜与好奇,跟着他去了船尾。果然,船破浪前行时身后掀起的浪花一朵又一朵雪球般滚滚流去,十分有趣。看着看着,殷琦突然想起一句偈子:何立从东来,我向西边走。此时此刻,自己正在远离故乡的路途上,而远志或许正行走在归乡的途中……心情忽得一下就黯淡下去,懊恼、沮丧,竟是想回家了,也不知道她们会在扬州待多久?

    下船时舅舅已经等在码头上了,一同前来迎接他们的还有表姐。表姐比殷琦大几个月,长相酷似殷琦妈妈。当她和殷琦并肩站一起时,小满顿时嚷嚷道:“表姐,你真漂亮。比我二姐漂亮呢!”

    殷琦听了故意拉下脸,吓唬小满道:“你能不能不这么直接?”

    小满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然后调皮的冲殷琦说道:“你怎么办哦?在家没大姐漂亮,出门又没表姐漂亮。”一说完,就闪到妈妈身后“咯咯”的笑起来。

    殷琦无奈道:“你不说,别人就不知道了吗?自古扬州出美女,表姐生在扬州当然漂亮。”

    一旁一直偷着乐的表姐,这时才说话:“你别听小满逗你。你很漂亮的。我就喜欢你这样子的。”

    殷琦挽起表姐的手,率先走在了前面:“你就不要安慰我了。你八岁那年去我们家时,大人们就说过了。说你和我姐不分上下,都比我好看。唉!从小到大,走哪我都听到这样的话,谁谁比你漂亮,谁谁比你聪明。唉!我到这世上来,大概就是为了给你们这些优秀的人做陪衬的……”

    身后小满在问舅舅:“为什么说自古美女出扬州?”

    “呵呵”,舅舅末语先笑开了,“世上的人都这么说。这个或许是与隋炀帝有关吧!当年,他可是搜罗了全国各地的美女,带着一同下江南,走到扬州时又将这些美女都给放了。然后这些美人回家乡吧!路途遥远……最后就留在了扬州。所以啊,从那后扬州的人越来越漂亮了。”

    以后的日子里,殷琦便跟着表姐在扬州城里四处逛。去瘦西湖划船,去平山堂拜佛,去朱自清故居访旧,去个园看从家的大户人家园子,去富春楼吃蟹黄包、烫干丝、狮子头……有吃有玩,殷琦和小满早忘了家在哪里了。殷琦偶尔想起远志,便猜他一定跟去年一样在家中拼命的劳作呢!然后转瞬又被表姐将注意力引到别的事项上去。

    临回家前一天,表姐拉着他们去了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表姐带着她和小满一路欣赏古迹一路逛那些商店铺子,说要选购一些礼物送给她俩。在一家文具店,殷琦发现许多漂亮的信纸,淡绿、淡兰、淡红、淡紫……好多颜色,上面并印有浅浅的花草图案,隐隐约约若隐若现,且张张清香四溢。殷琦一见爱不释手,想着以后再给远志写信时就用这样的信纸,那多美!于是每一款都要了一本。表姐正愁不知道送什么给她是好?看见她挑了信纸,便抢先付了钱,说:“这算是我送你的礼物哦!”

    殷琦乐得顺水推舟的收下,反过来也挑了一只木帆船送给表姐,寓意正如帆船上写得那样:一帆风顺。表姐也笑纳了。至于小满,表姐送给他的礼物可就多了,尽是一些吃得、玩得、学习用品,琳琅满目。小满乐坏了,一路上屁颠屁颠的跟着她俩到处逛荡,一句怨言也没有。

    除此之外,殷琦也买了许多扬州当地的土特产:牛皮糖、董糖、谢馥春鸭蛋粉、帽子、长统丝袜、扬州最著名的三把刀……帽子是送给爸爸的。香粉、丝袜是送给奶奶、大妈、姐姐、尧信嫂还有木兰姨她们的。三把刀一共两份分别是送给尧年和尧信的。牛皮糖、董糖买得量最多,其中一部分是要送给淮山的。至于送给远志的礼物,左挑右选也没有看中有什么可以送给他的,直到表姐催着回去她还没挑好,最后还是买了扬州最著名的三把刀。买完后,殷琦又懊恼,觉得送刀不太吉利,只好闷闷不乐的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舅舅一家将他们送上码头。上了船后,殷琦妈趴在舷窗口,不停的同舅舅他们挥手致意,心中想着不知道又要多久才能回娘家,和哥哥一家团聚,竟是泪洒运河,挥泪而别。岸上的舅舅也悄悄的抹了抹脸上的热泪,微笑着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