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传国玉玺的传说
    楼下有条狗见狗怕的大狗异常凶猛,名字也凶猛,唤作“皇上”。整个小区的电线杆无一幸免都被它“淋幸”过。狗尿的性质类似于官府盖章。皇上为盖章都尿脱水了,建议它家主人做个玉玺。“玺”,就是印章的意思,原字形写做“尔土”。玺在前秦时无论贵贱谁都可以用,始皇帝一统江湖后把这字没收了,并且规定只有自己的印章可以用玉的材质来做,改字形“尔玉”了。君权神授,抽象的王权必须通过具体的器物和仪式来展现。玉最初是巫师装神弄鬼的道具,它是联络上天的媒介。秦始皇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代表上苍管理人世,只有他可以单独与上面通话,玉就被他独占了。始皇帝这个印章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字体叫“鸟虫篆”,这种字体的笔画像飞鸟。中国人认为鸟能上天,估计能见到耶稣……又是一种沟通工具。如此,与天对话有了双保险,相当于大哥大加call机,杜蕾斯加毓婷。伟大的“传国玉玺”就这样诞生了。

    传国玉玺没用几年就给了子婴。这个不孝的混蛋嫌戴在腰上又重又硌得慌,害怕腰椎间盘突出于是送给了刘邦。刘邦也不戴,放阁楼上。他对传国玉玺并不是太在乎,玉本质就是块石头,又不是肾结石胆结石干嘛天天戴在身上?办公时也不用它,汉朝皇上有六个玺(给国内发布文件用皇帝玺,国外用天子玺),于是这石头就天天待着,也不是下岗,退居二线吧。直到西汉末年才重出江湖返聘上岗,谁想晚节不保身败名裂了。事情发生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新朝新CEO王莽先生跟太皇太后王政君要这块石头,王老太太是王莽的大姑,这个女人嫁了老公就忘娘,对娘家人很不好,怒斥侄子后把玉玺扔在地上破了一角,王莽用黄金补上,传国玉玺成了二等伤残……于是有了赫赫有名的俗语“金镶玉”。当然这是扯蛋,《汉书》里面只有摔玉的记载,并没写过它缺角。摔是摔了,没坏。这事启发了刘备,没玉他就摔孩子玩,反正摔不坏。

    江湖传言“传国玉玺”所以摔不坏,是因为原材料乃赫赫有名的“和氏璧”。这传言有点扯蛋。《说文》曰:“璧,瑞玉,圆器也。”它的模样像漏气的救生圈,特别薄。但史载传国玉玺“方四寸”,这是豆腐的造型。和氏璧单薄得像周迅,去演沈殿霞不可能胜任。并且“螭兽纽,上交五蟠螭”,璧的造型根本完成不了。所以始皇帝的传国玉玺大概用的是“蓝田玉”。当然只是推测,具体什么样谁也说不清楚,它既没留下封泥,也没有拓片。

    三国,这块石头转了一圈最后落到了司马家,南北朝后又转了一圈到了李家。每逢战乱它都出门旅游,直至五代十国。石敬瑭攻洛阳,它离开唐末帝李从珂后彻底杳无音信,贪官出逃一样无影无踪了,后周皇帝郭威找不到它,只好打墙上办证电话私造个“皇帝神宝”,北宋徽宗时蔡京说找到了真的,但群众怀疑它是从韩国整容回来的,十分可疑。元朝又有传闻说找到了,监察御史杨桓说是真的,但除了他没人再看过,估计手术不太成功没脸见人。明孝宗时期又说见了,老大朱佑樘看完没提韩国,给它四个大字评语——“西太毕业”。皇太极当政它又鬼头鬼脑冒出来,底气不足的满人坚信是真的,由此将“后金”改国号为“大清”。但坐稳江山就翻脸,乾隆说它“篆文拙俗”,“好事者仿刻所为”。民国时鹿钟麟特地到醇王府问传国玉玺在哪里,溥仪回答得很明确——所有玉玺都在交泰殿里。传国玉玺?我们根本就没有过!

    后唐以后的传国玉玺都疑似赝品,有学者甚至怀疑从汉献帝开始它就丢了。可为了这块破石头,各朝皇帝动用无数人力物力去寻找,说到底就是自信不足,就是心虚。江山是你的,何必在乎这么个玩意?江山不是你的,这破东西又有什么用?

    还是浪漫的英国人看得开:19世纪的执印官布罗厄姆,一次带着国玺参加晚会,在几个漂亮小丫头的忽悠下,将国玺拿去做了饼干模子,稍后宴席上摆出了“国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