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
    他的话,极富鼓动性。人群躁动了一阵,有声音附和道:“说得极是,愿随伍都尉前往!”

    伍介见效果达到,难掩笑容,摆摆手让大伙静下来,又说道:“我知道你们大家都来自闾左,也就是村庄中靠左居住的雇工佃农,说白了就是贫民区,家徒四壁,上无片瓦拦雨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好男儿志在四方,与其寄人篱下的终其一身,倒不如趁这个机会,求得出人头地。只要愿意跟着我好好干的,我绝不会亏待于你。如果这一路上,有人要跟我偷奸耍滑、抗命不遵、拖沓逃跑,休怪我执法苛严!”他凶光乍现,狠狠地攥了一下剑柄,继续说道:“下面由屯长陈涉向大家说一下出行的筹划安排。”

    卢绾正耐着性子听得昏昏欲睡,忽被张明猛拽了一把:“就是他!就是这个陈涉!拖欠我牲畜款最多的就是他!我将近六七成的款都放在他身上收不回来!”

    卢绾很是不耐烦地回了一句:“张老板,丁是丁,卯是卯。你把我拖到这里,总不会是让我直接找他要帐吧?你欠我们的,是你欠我们的,他欠你的,是他欠你的。你做生意了这么久,总不会连这也分不清吧?”

    张明被他呛得不知怎么回答才好,讪笑着说道:“那是,那是。只是希望老弟多体谅体谅我的实情和处境。”

    伍介的话完了好一会,却不见陈涉起身上前,把他晾在那儿很是尴尬,他转头看了县令一眼,勉强装着笑脸,又朝人群中喊道:“陈涉!陈涉!快上台来跟大伙说说这一路的行程安排。”

    县令也出言帮忙。就见队伍最前排慢腾腾站起一名汉子,他个子不高,四方脸,浓眉大眼,络腮胡子,胸宽膀圆,腰阔腿壮,灰色泛白的粗布裳,裹不住那一身健实的肌肉。他状似懒散,却掩不住骨子里透出来的精神饱满。他不管县令与都尉催促神色中压抑不住的愤怒,仍不紧不慢、气定神闲地走上台来。

    倒是卢绾对这个貌不惊人的汉子感到惊奇:“就他?这么一个土里土气的下里巴人,欠你帐最多?还这么老谱谱地公然藐视、怠慢官长?!”

    张明小声道:“你可别小看他!这陈涉,单名一个胜字。自幼父母双亡,被他大伯父陈且收养,七八岁时就为同村的财主养牛,因为牛养得好,十二三岁小小的年纪,就被推荐到楚国军中做了一名马夫,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从军中回到乡里。因为这个缘故,楚国灭亡后,秦军也未追究他为楚国从军效力的责任。他平时在乡里给人作佃农种田耕地,做得很不出色,总是心不在焉。听说有一次,他在田耕时,坐在埂垅上长吁短叹,便有人好奇地问他何故。他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苟富贵,匆相忘',就是说,假使有一天他大富大贵了,不会忘记和他一起种地的同伴。那些同伴都笑他:你都在给别人起早贪黑的犁田耙地,哪来富贵可言?这陈涉却不管别人对他的哂笑,长长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反讥同伴是燕雀这样的小鸟,怎么知道他这只鸿鹄的志向啊!”

    卢绾听到这,哑然失笑道:“哦!志向不小嘛。这陈涉恐怕是偷懒不想做农活,便做些青天白日梦,自我陶醉,也忽悠吸引同伴注意他一下,巴结于他,帮他多做些农活。”

    张明也笑了一下:“自此之后,这陈涉也得了一个'鸿鹄兄'的称呼。你可别说,这陈涉种地不咋么,可养牛养马却有一套,他替别人养的牲口,膘肥体壮,种崽成群。”

    他说得来劲,也不等卢绾说话:“就是因为他养牲口出了名,阳县周围的养殖农户都愿跟着他学做养殖,他有一呼百应的带头作用,所以我们才愿意扶持他。这陈涉起初是东家雇他养牛养马,后来见大有赚头,便也打起了借与东家养殖的当儿,自己也养些牲口的主意。他心很雄,一干就是养上千头的大户。”

    这时候,陈涉抬高声音向众人说话了:“诸位兄弟,该说的县令大人和都尉大人都已经说了,我就不再多说了。我和大家一样,戍征渔阳,虽说事出无奈,但都希望有个好的奔头。大家都是一根线上的蚂蚱,希望这一路上能同甘共苦、齐心协力。这回出行,我们阳城的五百余名役卒,在途中还将与阳夏的四百余名役卒会合,一同前往。现在我把这一路上要注意的事项,跟大伙说上一说。”他的声音不愠不火,显得有些低沉,但却有种慑人的穿透力。

    卢绾对此却是兴趣全无:“看样子,这陈涉除了会养牛放马外,倒也稀松平常,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张明并不赞同:“这倒不是。这陈涉因为随军从伍养过马,在左村右邻中算是见过世面的,而他又点子主意多,做事颇有胆量,敢做敢当,那张嘴巴子又能说会道,经常出头替人摆平事理,因而,在这班穷兄弟里,有一定的威望。县令、都尉就是看中这一点,才让他来做屯长。你看刚才他那么摆谱,县令、都尉都迁就、忍让他三分,无非是想借他来弹压住队伍。没点本事,他敢这么肆无忌惮?”

    卢绾并不关心这些,他有些不解地问道:“象他这么一个什么也没有的穷光蛋,你们泉门居然敢赊那么多牲畜给他养,就没想到今天的光景么?如此放贷做生意,不亏个精光才是怪事呢。”

    张明被他这么一说,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耳根红了起来,不无气急的争辩道:“我们哪会让他如此便宜地赊养牲口?是他们村子里那几个有钱的族亲,用宅子作抵押才赊养给他的。他还不上货款,本可以卖宅子抵帐,可当今,宅子卖不出去啊?要不,我把这些宅子都抵给你们来冲抵你的牲口钱。”

    【作者题外话】:因为章节字数的限制,以后每一节按字数2000-5000分成几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