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二章 见郑校长
    第二天晚上,欧阳文按照和卫莉的约定,提前十几分钟将车开到了一个小区的大门口。这是一片相对比较老的小区,基本都是那种火柴盒子样的四层建筑,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单位建的公房。后来实行房改,每户象征性的交了一点钱,就都办了产权证房产归了个人。类似这样的小区里,初期进驻的物业公司都有着半官方性质,把业主当成了下属来管理,服务意识一般都不到位。这就造成了物业和业主的矛盾对立,很多业主由于不满,便拒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因为维持不了正常运转,只好收拾收拾走了人。这样的生活区有很多,名义上由街道代管,实际上就是基本没人管,门卫也就形同虚设了,只剩了个空房子,黑咕隆咚的却像狗皮膏药似的糊了满墙的广告贴。

    这时候的欧阳文心情是愉快的。自从上次见过卫莉以后,她的身影就挥之不去地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那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让他觉得舒服又无法解释得通。还有卫莉的端庄优雅,也使他在心里产生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欧阳文这会儿的心情,似乎还有一点小小的兴奋,他自己都觉得这不该是他这种年龄的心态。正胡思乱想间,远远的就看见了卫莉穿了件米色长裙,正飘逸优雅地向大门口走来。因为卫莉并不认识欧阳文的车子,欧阳文便赶紧按了一声喇叭,闪了两下车大灯。

    卫莉发现了欧阳文,快步向这边走了过来。上车后,卫莉微笑着客气道:“真是不好意思,又麻烦你。”

    欧阳文说:“不麻烦,你不用客气。我和胡安刚什么关系啊,胡安刚的事就是我的事。”

    卫莉愣了一下,欲言又止。

    问清楚目的地的方位后,欧阳文启动了车。他扭头问卫莉:“那个郑校长要跟我聊聊,聊什么呢?你说说大致情况,我好有个心理准备。”

    卫莉说:“前天晚上,我把你写的字送到了郑校长家里。郑校长展开来看了半天,不说好,也不说不好。然后问了很多你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你的具体情况,就只好把从胡安刚那儿听来的一些只言片语都告诉了他。他很感兴趣,问我能不能安排和你见一面聊聊,所以我就打电话找你了。”

    “哦。”欧阳文说:“你对郑校长这个人什么感觉?”

    卫莉想了想说:“我也说不准,总体感觉这人蛮守旧的,说话间会不自觉地夹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他特别喜欢字画,好像有点入迷。哦对了,那天展开你写的字后,他盯着看了好半天,说你的字有云山老先生的味道。他还特意提到自己曾有过一幅云山先生的梅花图,年轻的时候自以为是,自己在家里装裱,结果不慎给裱烂了,一直非常懊悔。”

    说到文山的梅花图,欧阳文一愣。这幅相同的梅花图目前留在社会上的并不多,仅存的一部分,也基本是被人深藏不露的。近几年,收藏界对梅花图已经有所炒作,可就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佛下来。拥有真迹的人从来密不示人,只是一个劲地吆喝炒作,可能就是以神秘感来达到抬价的目的。

    欧阳文问卫莉:“你说郑校长有云山的梅花图?”

    “嗯,他说可惜烂了。”卫莉有点吃惊地问:“你也知道那幅梅花图?”

    “不清楚校长所说的梅花图和我知道的是不是一样。”欧阳文点点头说。他问卫莉:“知道校长那幅有多大画面吗?

    “不知道,他说挺大的。”

    欧阳文车速减了下来,有点犹豫的样子,不一会儿,欧阳文把车开向路边,慢慢停了下来。他扭头盯着卫莉问:“你估计孩子上学的事能成吗?”

    卫莉说:“现在还说不好。”

    欧阳文说:“卫莉,你说孩子一定要上这个学校,如果上不了怎么办?或者换句话说,这次孩子上学的事对你有多重要?”

    卫莉吃惊欧阳文为什么会突然这样问,她说:“很重要。”

    “重要到什么程度?”欧阳文追问。

    卫莉疑惑地看着欧阳文,脸上写满了问号。她低下头说:“这孩子性格比较固执,甚至可以说是偏执,她认准的事要是办不到,就会很麻烦。我是担心她出现拒绝上学,或者成绩一落千丈的情况。本身我也把她看得很重,在我心里,她的事是第一位的,比我自己的事重要的多。”

    欧阳文说:“你女儿怎么会这样?看你的性格蛮随和的啊。”

    卫莉抬头看着车窗外,轻轻叹了口气:“像她爸爸。”

    “哦。”欧阳文也叹了口气,说:“我明白了。”

    卫莉激灵了一下:“你明白什么了?”

    欧阳文笑笑没有回答,他是不好说出来。从卫莉说话的语气和神态里,欧阳文感觉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卫莉女儿脾气不好,遇事容易走极端。二是卫莉对她丈夫不甚满意,她和她的丈夫之间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异。

    卫莉是个极聪明又敏感的女人,她显然已经感悟到欧阳文的心里活动,所以才会这么问他。这会儿,欧阳文有点心不在焉,多年前的那个“洋娃娃”朦胧的话语,鬼使神差地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那我以后就叫你卷毛哥吧!欧阳文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这个时候想起“洋娃娃”来了,他忽然觉得卫莉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此刻他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尽自己所能,帮卫莉把孩子上学的事情办成。

    欧阳文重新启动了车子,但并没有继续往前开,而是掉头往回走。

    卫莉不解:“你这是要去哪里?”

    欧阳文说:“我先回去拿样东西。”

    卫莉见欧阳文不说拿什么东西,自己便也不好多问,只得安慰欧阳文:“和郑校长约定的时间还早,你不用着急。”

    欧阳文把车一路开到了自家楼下,对卫莉说稍等一下,自己就上了楼。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个长长的黑色塑料圆筒子。

    到了郑校长家门口,卫莉上前敲门,敲了几下没有应答。再敲,门内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谁呀?”

    卫莉答:“我找郑校长。”

    “郑校长不在家。”门内女人迟疑了一下说。

    卫莉和欧阳文面面相觑,有点不知怎么办了。欧阳文想了想,示意卫莉再敲一次门。卫莉会意,于是试着边敲门边冲着门里边说:“我是前天来过的小卫,今天和郑校长约好了的。”

    门内没有回应,两人正犹豫间,门“吱呀”一声开了,正是郑校长本人。郑校长笑着说:“请进,请进。”

    和郑校长一照面,欧阳文就看出了郑校长的老夫子习性。因为他表示欢迎的动作不是握手或是其他什么动作,而是象征性的拢住袖子,向上抬了抬。欧阳文觉得有点意思,看面相,这郑校长也不过五十多岁的年纪,怎么会有这么老气横秋的做派呢?

    等欧阳文和卫莉落座后,郑校长叫夫人泡茶,自己对欧阳文和卫莉解释道:“没有办法,每年到这个时候,我是电话不敢接,生人不敢见。”

    欧阳文也笑道:“理解,理解。”

    郑校长的客厅摆设的充满中式味道,一应的防红木的飞檐曲腿家具,居然还有一对多年不见了的手工雕刻的木制花几。墙上那对隶书楹联写的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欧阳文一看就知道,那是省文史馆葛老先生的笔迹,看内容应该是三十多年前写的了。

    郑校长问:“这位就是欧阳总吧。”

    “小老板,个体户,郑校长就喊我欧阳文吧。”欧阳文客气道。

    郑校长笑笑,算作对欧阳文客气的回应。他说:“你写的字我仔细看了,有点味道,所以拜托卫科长把你请来,想当面讨教一二。”

    欧阳文说:“哪里,哪里,万万不好说讨教二字,郑校长太客气了。”

    欧阳文的说辞和动作,完全是随着郑校长起舞的。卫莉看着有点别扭,还感觉有点滑稽。想笑,又觉得不合适,还是忍住没笑出来。

    欧阳文发现,卫莉每每在有疑问或者开心的时候,都喜欢略微倾斜着脖子看着你。

    郑校长去书房拿来了欧阳文的字,展开来问欧阳文:“你的字是临的什么帖子?”

    欧阳文答:“大部分是小时候在家里跟着长辈学的,二王和欧、颜、褚都临过一些,浅尝辄止,不是很扎实。”

    “哦,那你的家庭一定是书香门第。”郑校长说。

    欧阳文谦虚地说:“就是会写几个字而已。”

    郑校长说:“你的字既有欧体的俊秀,又有颜体的雄霸之气,看得出来是有功力的。云山老先生你应该知道吧?你的字很有他的风骨。如果不论挥笔的老道,不论韵味里的仙气,也不论返璞归真的超脱,你的字几乎与云山的字如出一辙。甚至你可以说,这就是云山的早期习作,没人会怀疑的。”

    欧阳文笑笑:“我从小就是照着他的字学的。”

    “怪不得呢。”郑校长说。“这就可以理解了,不过,你也一定是下过一番苦功的。”

    欧阳文说:“是下了点功夫,不过应该说是给逼出来的。”

    郑校长有些好奇,身体往前倾着问:“怎么叫逼出来的呢?”

    欧阳文说:“小时候,我比较贪玩,根本坐不住,也觉得写字太枯燥,就是耍赖不想干。可我爷爷不放过我,他认为我在写字方面有点灵气,就逼着我写。他规定我每天必须认认真真地至少写五百个正楷,其他的多多益善,写的不够或者写得不认真,就要拿那个戒尺对着手心打三大板子。”

    郑校长听罢哈哈大笑:“是要这样干。你看现在的孩子,学的知识基本功不扎实,还是因为管得太松了。”

    欧阳文说:“是啊,现在是理解了。可小的时候,恨不能家里突然起一把大火,把那些纸啊笔啊通通烧光了。”